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 调查军人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对生活、训练的影响,并对屈光手术后应征者入伍眼部体检标准进行探讨。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2013年5-12月对解放军医院医疗体系部队中部分因近视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军人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手术前近视时间、近视度数、手术到入伍时间间隔、手术医院级别、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目前眼部不适和对生活、军事训练及作业的影响等。结果 共收集因近视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军人837例,手术年龄最小仅16岁,以中度近视为主,手术后到入伍时间间隔最短不足1周,手术主要在眼科专科医院或者三级医院眼科进行,以基质切削为主[93.1%,主要为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大部分术后恢复良好,10.4%的屈光手术后军人有明显不良主诉,其中0.8%对日常生活和军事训练有严重影响。大部分屈光手术后军人眼部情况和目前制定的有关应征者入伍体检标准相关内容相差较大。结论 军人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大部分恢复良好,少部分有不良主诉。现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入伍应征者眼部体检标准和现实情况差距较大,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32.
邢星  胡义珍  陈博 《眼科研究》2010,28(1):58-61
目的观察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特异性抑制剂(MDC)对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方法将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的LECs株HLE—B3传代后分为5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HLE—B3为正常对照组;加入10μg/LTGF—β2处理的HLE—B3为TGF—β2组;10μg/LTGF—β2与100、200、400μmol/LMDC共同处理的HLE—B3为不同浓度MDC组。用半定量RT—PCR检测tTG、FN、Col-Ⅳ在HLE—B3中的表达,计算A(tTG/β-actin)、A(FN/β-actin)、A(Col-Ⅳ/β-actin)值。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HLE-B3中可表达一定量的tTG、FN及Col-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Ixg/LTGF-β2组中tTG、FN、Col—Ⅳ的表达明显增加(t=33.95,P〈0.01;t=38.24,P〈0.01;t=13.48,P〈0.01);与TGF—B,组相比,100、200、400μmol/LMDC组中FN和Col-Ⅳ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100、200、400μmol/LMDC组各组间FN和Col—Ⅳ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C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β2诱导的LECs中FN、Col—Ⅳ表达的增加。tTG可促进人LECs表达FN、Col—Ⅳ,并参与后囊膜混浊(PCO)的形成。  相似文献   
33.
背景:体外冲击波技术是利用液电能量转换及传递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它用于治疗泌尿系、消化系结石已成为十分成熟的技术.而将其用于骨组织,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的报道很少.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验证试验,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果.方法:采用冲击波通过体外聚焦作用于骨组织,了解体外冲击波对骨膜组织代谢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骨膜组织体外培养H~3-TdR掺入放射性自显影结果.临床验证部分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16例及骨折延迟愈合16例,观察其冲击治疗后的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冲击1,2周实验侧骨膜组织H~3-TdR标记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0.01),说明实验侧骨膜成骨有丝分裂明显增强,骨膜成骨作用增强.临床验证结果表明,治疗后16周,16例延迟愈合均愈合;16例骨不连患者中13例愈合,另3例也有明显骨痂形成.所有病例冲击治疗后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提示冲击波治疗各种类型的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4.
李玉成  邢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55+315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网球肘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ESWO冲击波骨科治疗机治疗网球肘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以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行按摩、药物、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治疗后第4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T对网球肘所致的疼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5.
背景:体外冲击波技术是利用液电能量转换及传递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它用于治疗泌尿系、消化系结石已成为十分成熟的技术。而将其用于骨组织,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的报道很少。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验证试验,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果。 方法:采用冲击波通过体外聚焦作用于骨组织,了解体外冲击波对骨膜组织代谢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骨膜组织体外培养H3-TdR掺入放射性自显影结果。临床验证部分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16例及骨折延迟愈合16例,观察其冲击治疗后的随访结果。 结果与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冲击1,2周实验侧骨膜组织H3-TdR标记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 < 0.05~0.01),说明实验侧骨膜成骨有丝分裂明显增强,骨膜成骨作用增强。临床验证结果表明,治疗后16周,16例延迟愈合均愈合;16例骨不连患者中13例愈合,另3例也有明显骨痂形成。所有病例冲击治疗后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提示冲击波治疗各种类型的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比较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治疗近视对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SMILE和FS-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共67例134眼。根据手术方式及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中度近视SMILE组15例30眼和中度近视FS-LASIK组16例32眼(-3.00 D≤SE<-6.00 D);高度近视SMILE组18例36眼和高度近视FS-LASIK组18例36眼(6.00 D≤SE<-9.00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 、10 d、1个月、3个月使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4组患者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和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计算4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CH和CRF改变量,并分别比较中度近视SMILE组和中度近视FS-LASIK组、高度近视SMILE组和高度近视FS-LASIK组CH和CRF改变量的差异。结果 中度近视SMILE组患者△CH在术后3 d(P=0.030)和术后3个月(P=0.030)时均小于中度近视FS-LASIK组。中度近视SMILE组患者△CRF在术后3 d(P=0.000)、10 d(P=0.008)、1个月(P=0.011)、3个月(P=0.001)时均小于中度近视FS-LASIK组。高度近视SMILE组△CH和△CRF在术后3 d、10 d、1个月、3个月时均小于高度近视FS-LASIK组(均为P=0.000)。结论 SMILE与FS-LASIK手术都会引起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的降低,但SMILE对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MG132分别处理牛LECs 12、24、36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G132对牛LECs凋亡的影响.结果 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MG132浓度的增高(0、2、5、10μmol/L),对牛LECs增生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1).当作用时间达36h时,半效抑制浓度IC50为2.03μmol/L.同时,MG132能够明显诱导牛LECs凋亡:FCM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2μmol/L的MG132作用12h,细胞早期凋亡率为20.24%±1.51%,对照组为0.98%±0.20%(P<0.01,n=3).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牛LECs凋亡,蛋白酶体活性的丧失可能在白内障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乌什凹陷白垩系舒善河组平面上岩性差异较大,导致了地层对比困难,物源方向及沉积相展布特征不明确。文章充分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在白垩系舒善河组内识别出1个层序界面,划分了2个三级层序4个体系域,建立了该区白垩系舒善河组单井和连井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物源主要来自南部温宿凸起和工区西部,中部低隆起为次级物源区;厘定了沉积环境和砂体展布主要受古地形、古物源和古水深的影响,发育有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3大类沉积相类型,形成了包括S1地区、S2地区、S3地区在内的3套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对短期纵向数据进行模拟,从而获得长期纵向数据这一方法的效果。方法 以金属镉的膳食暴露数据作为应用实例来介绍该方法。首先计算某省成人的镉短期暴露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三个不同的模型并计算相应参数,包括固定效应参数、随机效应参数和一阶自相关系数。通过Monte Carlo模拟得到不同模拟人数和天数下人群的每日暴露量及其分布。三个标准用于评价模拟数据与原始数据的相似度:总平均值和标准差、方差成分比例和自相关系数。结果 固定效应参数:年份、地区及两者的一级交互作用被纳入混合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参数:个体间方差σb2=0.056,个体内方差σe2=0.717,一阶自相关系数AR(1)ρ=-0.026;模型选择:在同样的模拟人数和天数下,模拟结果显示含有自相关结构的混合效应模型模拟的数据结构与原始数据结构最接近;考虑自相关的混合效应模型的模拟结果:模拟人数固定为1000人,模拟天数从30天递增至360天,随着时间长度逐渐增加,个体内与个体间方差成分比例以及自相关系数都很稳定,且接近原始数据的...  相似文献   
40.
沙坪坝区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打造实现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可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辖区居民通过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可避免不必要地重复检查及各级医院的频繁往返,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居民的就医,节省了看病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