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尿路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近年来,尿路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本文就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细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尿路感染再发机理及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用地高辛素(DIG)标记人白细胞介素2(IL-2)mRNA的cDNA探针,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涂片上进行原位杂交,并用鼠抗人IL-2单克隆抗体检测IL-2分泌细胞。结果显示,终末期肾衰(ESRD)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患者的IL-2mRNA及IL-2阳性单个核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简称肾病)组和ESRD未接受透析治疗组相似,但是,HD后IL-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33.
34.
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柱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作者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柱成功治疗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尿泡沫增多1月,尿检异常3d入院。入院检查:尿隐血+++,24h尿蛋白  相似文献   
35.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3期(7例),4期(18例),5期(非5D,17例)和5D期(23例)并发高钾血症的65例患者.中位年龄67岁.62例有高钾血症诱因.49例有高钾血症症状.24例心电图异常.47例采用透析治疗,其余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双重血浆置换(DFPP)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DFPP的12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DFPP前后生化、免疫指标及改良Rodnan皮肤评分的变化。结果:除1例在首次DFPP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外,无其他不良反应。DFPP后,患者免疫球蛋白Ig G、Ig M、血沉、球蛋白较置换前有明显下降,血浆置换后抗SCL-70抗体及抗着丝点抗体(ACA)、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抗U1RNP抗体)无明显变化,但改良Rodnan皮肤评分明显好转(17.2±7.7 vs 23.6±9.3,P=0.007)。结论:DFPP能够改善免疫反应,改善皮肤症状,是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阿霉素肾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研究霉酚酸酯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阿霉素肾病霉酚酸酯治疗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阿霉素75mg·kg-1,治疗组第6周开始霉酚酸酯粉末20mgkg-1d-1混悬于1ml蒸馏水中灌胃,10周时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较对照组肾小球系膜及基质明显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显示肾小球和肾小管区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霉酚酸酯治疗组肾小球系膜及基质的增生程度较阿霉素肾病组明显减轻,肾小球和肾小管区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阿霉素肾病组(P<005)。结论阿霉素肾病动物CTGF表达增加,观察到间质纤维化表现;霉酚酸酯可以减轻间质纤维化,延缓慢性肾病发展,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38.
目的针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尿毒症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分析术后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与处理。方法61例患者术后立即监测血钙浓度,并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使血钙维持在1.8~2.2mmol/L之间,统计手术前、后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钙磷乘积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以及手术切除的总的腺体质量。结果56例患者(占91.7%)术后12-24h即出现血钙低于1.8mmol/L,静脉立即补充葡萄糖酸钙,约合元素钙(18±6)g,补钙剂量与术前血iPTH(r=0.621,P〈0.01)、钙磷乘积(r=0.719,P〈0.01)、AKP(r=0.606,P〈0.01)及总的切除腺体质量(r=0.716,P〈0.01)相关。结论低钙血症是患者甲状旁腺术后的常见表现,与SHPT的严重程度有关,术后及早监测血钙和静脉补钙可有效、安全预防严重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高糖腹透液(high-glucose peritoneal dialysate,HGPDS)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MCs,同步化24 h后,分为正常对照组?HGPDS组?HGPDS+Flu组?单纯氟伐他汀组?DMSO对照组,各组分别刺激不同时间后,噻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RT-PCR检测FN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F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GPDS明显抑制细胞活力,HGPDS联合Flu共同培养24?36 h,细胞活力有所恢复,其中,1 × 10-6 mol/L Flu作用24 h,细胞活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GPDS明显增加人腹膜间皮细胞FN mRNA及蛋白表达(P < 0.05),并呈时间依赖性,其中FN mRNA于6 h达高峰,FN蛋白于24 h达高峰?Flu 可抑制HGPDS诱导的FN的高表达(P < 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HGPDS诱导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FN表达增加,此作用可被Flu 抑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初步探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串联血液透析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MODS患者7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FA串联血液透析(A)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B)治疗,A,B治疗顺序随机,间隔一夜洗脱期(12h).记录患者相关的临床情况并计算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及最终人肾存活情况.分别在CPFA、HVHF治疗0、5、10h采集患者血浆,检测sE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sTM)的浓度.另取不同治疗时间点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同孵育24h,检测上清液中sE选择素及sTM的浓度. 结果:(1)两种治疗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升高(99.00±18.02 vs.120.75±20.02,92.33±18.33 vs.115.33±18.50,P<0.05),且升压药剂量减少;CPFA后APACHE Ⅱ评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5±7.18 vs.19.00±6.83,P<0.05);HVHF后APACHE Ⅱ评分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00±5.29 vs.22.33±5.13,P>0.05);(2)患者体循环血清sE选择素、sTM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6.7±76.7 vs.35.1±10.4,8.44±1.81 vs.4.54±2.97,P<0.01);经过HVHF一个循环后E-选择及sTM水平略有下降(P>0.05),经过CPFA一个循环,这两种标志物的水平明显下降(179.1±77.4 vs.161.3±74.3,8.42±1.90 vs.6.83±1.39,P<0.05);HVHF或CPFA治疗后,患者体循环中血清sE选择素、sTM浓度有下降趋势,但均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3)HVHF治疗10h的血清刺激HUVEC,上清液中sTM水平明显下降(15.29±3.11 vs.10.29±2.74,P<0.05),5h时上清液中sE选择素、sTM的浓度变化不明显(37.33±8.33 vs.25.74±4.23,15.29±3.11 vs.12.93±3.12,P>0.05);CPFA治疗5h的血清刺激HUVEC,上清液中sTM的水平已明显下降(15.01±2.99 vs.11.41±2.72,P<0.05),到10h时上清液中sE选择素明显下降(37.99±8.75 vs.21.64±3.12,P<0.05),sTM浓度下降更显著(15.01±2.99 vs.9.32±3.21,P<0.01). 结论:MODS患者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异常.CPFA较HVHF在一次循环中能更有效地清除sE选择素及sTM;体外实验表明相对于HVHF,CPFA能更早且更好的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