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接受3.0 T飞利浦磁共振检查机DTI及DTT,测定L4、L5、S1神经根各向异性系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进行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数值的比较。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DTI及DTT均成功,DTT图可以清晰显示L4、L5、S1神经根。测量L4、L5、S1神经根FA及ADC的均值分别为0.395±0.146和(1.288±0.116) mm2/s,0.390±0.122和(1.297±0.087) mm2/s,0.387±0.117和(1.294±0.132) mm2/s。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参数无差异(P >0.05)。结论: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DTI及DTT是可行的,能够显示神经根走行并进行量化分析,为研究神经根病变提供了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23.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特点和疗效。方法  8例 (13个椎体 )腰背痛患者 ,其中 7例 (12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例 (1椎 )椎体恶性肿瘤。在CT定位及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间断扫描调整穿刺针位置及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记录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 ,术毕CT扫描了解骨水泥分布。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估 ,随访 2~ 5个月 (平均 4个月 )。结果  8例 (13个椎体均穿刺成功 ,骨水泥注射量 0 .5~ 2 .8ml,平均 (1.9±0 .6 )ml,手术时间每椎体 85~ 15 0min[平均 (118± 30 )min]。出现骨水泥少量椎管内硬膜外静脉内漏 1椎 ,无临床症状。止痛效果 8例有效 ,VAS术前 7.8± 1.1,术后 2 4h3.8± 1.3,与术前比较明显减轻 (P <0 .0 5 ) ,平均术后 4月随访VAS 2 .9± 1.8,显示疗效维持。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有明显止痛效果。CT引导下进行该手术具有穿刺准确的优点 ,但不能实时监测骨水泥注射情况和手术耗时较长。  相似文献   
24.
不同体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传统开放性手术虽可彻底减压,但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并发症常见[1]。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满意、出血少、视野清晰、恢复快,并且能有效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化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失去力学平衡,使得椎间盘的髓核从破裂口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下腰痛的一种疾病。随着影像学及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6.
脊柱疾病作为一类临床常见病,其病因较为复杂。本文主要针对常见脊柱疾病,如脊柱骨折、脊柱炎、退行性脊柱疾病等进行分析;并从早期病变评估、脊柱关节炎活动性评估两方面,分析超声技术在脊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最后分别从超声监测、超声骨刀以及预后评估三方面,评估超声技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脊柱疾病患者预后的改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7.
背景:多药耐药是骨肉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其耐药机制不明。 目的:诱导建立耐阿霉素的人骨肉瘤细胞株并观察多药耐药蛋白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肺耐药蛋白的表达。 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阿霉素浓度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143B/WT细胞株建立143B/阿霉素耐药细胞株。 结果与结论:经阿霉素诱导45 d建立了143B/阿霉素细胞株,其对阿霉素高度耐药,对顺铂、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紫杉醇亦产生不同程度交叉耐药;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143B野生型细胞相比,143B/阿霉素细胞周期中G1和S期所占比例增加,而G2/M期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罗丹明外排实验显示,143B/阿霉素细胞药物外排能力显著高于143B/WT细胞(P < 0.01);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143B/阿霉素细胞阿霉素相关性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143B/WT(P < 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143B/阿霉素细胞多药耐药蛋白1表达水平较143B/WT显著升高(P < 0.01),二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肺耐药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143B/阿霉素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与多药耐药蛋白1表达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8.
背景:多药耐药是骨肉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其耐药机制不明。 目的:诱导建立耐阿霉素的人骨肉瘤细胞株并观察多药耐药蛋白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肺耐药蛋白的表达。 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阿霉素浓度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143B/WT细胞株建立143B/阿霉素耐药细胞株。 结果与结论:经阿霉素诱导45 d建立了143B/阿霉素细胞株,其对阿霉素高度耐药,对顺铂、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紫杉醇亦产生不同程度交叉耐药;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143B野生型细胞相比,143B/阿霉素细胞周期中G1和S期所占比例增加,而G2/M期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罗丹明外排实验显示,143B/阿霉素细胞药物外排能力显著高于143B/WT细胞(P < 0.01);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143B/阿霉素细胞阿霉素相关性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143B/WT(P < 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143B/阿霉素细胞多药耐药蛋白1表达水平较143B/WT显著升高(P < 0.01),二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肺耐药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143B/阿霉素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与多药耐药蛋白1表达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30例采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实习的8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临床路径教学进行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微创强化治疗为代表的老年骨科临床教学。运用标准化试题库在教学前后对2组学生实施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前后测与组间考试成绩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组学生在教学前测试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P=0.81,操作成绩:P=0.65)。教学实施后,2组学生理论及操作测试成绩均提高(P<0.05),其中临床路径教学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理论考试:P=0.02,操作考试:P=0.01)。结论在老年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