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本文报告了东北地区居民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该地区居民完全性卒中、癫痫、偏头痛、面神经炎等主要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进行了分析,并对上述四种疾病的病例-对照结果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离人表皮干细胞群并鉴定其相关的分子标记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和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方法分离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群和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整合素α6,p63蛋白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了人正常角质细胞群和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高表达α6整合素和p63蛋白,与人正常角质细胞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分离的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是富集了人表皮干细胞的细胞群。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非妊娠和妊娠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亚型,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80例妊娠妇女及181例非妊娠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基因亚型检测和分析.结果 非妊娠组妇女HPV检出率为]8.2%(33/181),其中高危型HPV感染23例,低危型6例,高低危混合感染4例,阳性者中高危型以16型为主,低危型以6、43型为主.妊娠组妇女HPV检出率为13.9%(25/180),其中高危型17例,低危型8例,阳性者中高危型以16型为主,低危型以11型为主.妊娠组妇女HPV感染率虽低于非妊娠组妇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妇女和非妊娠妇女宫颈HPV感染率水平相当,以高危型感染为主,提示重点做好孕前妇女的HPV检测及分型,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治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地蒽酚蜡棒(抗银屑病药)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斑块状银屑病患者13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地蒽酚蜡棒或地蒽酚软膏治疗。2组患者均先用0.5%的地蒽酚制剂(蜡棒和软膏),每天涂药1次,30min后洗去,连续3天;再改用1%的地蒽酚制剂,每天涂药1次,30min后洗去,直至8周。结果治疗结束时,地蒽酚蜡棒组与软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81.8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刺激症状。结论用地蒽酚蜡棒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且不良反应低于地蒽酚软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的尖锐湿疣(C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及不同细胞免疫状态下尖锐湿疣的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地坛医院就诊的HIV/艾滋病(AIDS)病人中,合并尖锐湿疣者的人口学特征、CA发病部位、复发情况及其与免疫低下的关系,以及合并性病感染的情况等。结果在894例HIV/AIDS病人中,发现合并尖锐湿疣者123例,发病率为13.76%。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7.9岁(20~57岁),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30岁(占59.35%),合并感染者中未婚率高达79.67%。经同性性行为感染HIV率为74.80%(92/123),经同性性行为感染尖锐湿疣率为81.30%(100/123)。CD4+为0~50个/μL时,CA复发率最高(66.66%),平均复发次数也最多(4.8次),随CD4+升高,CA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均呈下降趋势。同时合并第三种性病者中,合并梅毒占29.27%(36/123),合并淋病占7.32%(9/123)。结论 HIV/AIDS病人中合并尖锐湿疣者以性活跃的男性为主,主要感染方式均是同性性行为,CD4+越低CA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越高,提示全身细胞免疫状态对CA的转归有明显影响,在CA的治疗中要考虑增强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对CT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比较活跃.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是近几年才研究成功的,解决了常规PCR技术检测CT定性不定量的问题.国内一般用其检测尿道/宫颈拭子(urinary tract swabs/cervical swabs,US/VS)标本,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90%以上.我们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179例就诊于宣武医院性病门诊的患者,同时检测尿道/宫颈拭子和尿液标本,阳性者以尿液LCR进行确证,对两种取材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7.
黑素合成和黑素在细胞内的运动是非常复杂而精确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皮肤色素的沉着。黑素细胞和角化细胞转移黑素的机制尚不清楚。黑素细胞的胞吐作用和角化上皮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黑素传递的最可能的机制。其他的可能机制包括经过黑素细胞释放的包含黑素体的小囊泡,或者经过角化上皮细胞和黑素细胞浆膜的融合形成隧道单位。已经确认的最重要的和转移有关的分子是角化细胞的蛋白酶激活受体2。该分子经过吞噬作用完成黑素的传递。另外黑素传递也可经过E-钙粘蛋白、SNAREs、Rab和RhoGTP酶的活动由外源凝集素和糖蛋白的交互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外用抗人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抗IL-8单抗)乳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受试者每日外用抗IL-8单抗乳膏或乳膏基质2次,疗程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周各随访1次,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4个中心共入选湿疹患者229例,纳入疗效分析209例,其中使用抗IL-8单抗乳膏治疗组104例,基质对照组105例。治疗后第1、2、3周,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总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分别为27.88%、2.86%;有效率分别为56.73%、15.24%。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2%和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主要表现为皮损局部红斑、瘙痒加重或灼热、疼痛等,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抗IL-8单抗乳膏治疗湿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PMA刺激的U937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 方法 人髓系白血病细胞U937用PMA诱导成熟后分5组:正常对照组、LPS组、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BCG-PSN组,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的浓度。 结果 BCG-PSN刺激PMA诱导的U937产生TNF-α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PSN刺激PMA诱导的U937产生的IL-1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CG-PSN可以刺激PMA诱导的U937细胞产生TNF-α,对U937产生的IL-1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p53蛋白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B,UVB)诱导凋亡的富集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和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群,使用UVB诱导两种细胞群凋亡,蛋白印迹法比较不同剂量UVB诱导前后两组细胞的p53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两种细胞在不同剂量的UVB照射后p53蛋白表达均比照射前显著增加,在20mJ/cm2与40mJ/cm2照射剂量时,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p5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角质形成的细胞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p53蛋白表达比其它角质形成细胞对中波紫外线的照射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