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除引起心血管、肝、肺、肾、神经系统等损害以外,皮肤也是砷中毒常累及的主要器官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砷中毒是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或粮食所致 [1-2],而经皮肤接触致损害的报道较少.利用细胞培养的研究显示,低浓度砷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C)增生和抑制分化蛋白合成 [3-4].利用人工培养的皮肤研究显示,砷也可抑制KC的增生和表皮蛋白质的合成 [5].但是人工培养皮肤的功能和通透性均不及人体的正常皮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5例外周血Hp抗体(HpIgG),同时测定血脂及CRP。结果AMI组、AP组及对照组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3%、45.7%及25.7%,AMI组、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组与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AMI组、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MI组、A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也明显低于AP组(P<0.01);Hp感染者HpIgG水平与血中CRP、TG、LDL-C及apoA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4、0.64、0.36和0.32),而与HDL-C成负相关(r=-0.78)(P<0.01)。结论CHD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高,Hp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影响脂质代谢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七皂甙对脑水肿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脑水肿使颅内压明显增高和神志障碍,严重可导致脑疝,这些病理变化是造成脑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应用三七皂甙治疗脑水肿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机能实验室.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百日咳菌液组、三七皂甙组、甘露醇组4组.干预采用百日咳菌液注入左颈内动脉导致大鼠脑水肿.主要结局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左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左脑组织TNFα水平,三七皂甙组(457.9±92.6)Pg/g明显低于百日咳菌液组(725.6±76.3)pg/g和甘露醇组(686.4±102.1)Pg/g(q=3.52~4.18,P<0.05).左脑组织的含水量生理盐水组(78.8±0.3)%、三七皂甙组(79.8±0.4)%和甘露醇组(82.2±0.3)%均较百日咳菌液组(83.9±0.2)%为低(q=3.64~4.56,P<0.05),三七皂甙组较甘露醇组低(q=3.38,P<0.05).左脑组织的伊文思蓝含量生理盐水组(1.9±0.7)μg/g、三七皂甙组(5.2±0.9)μg/g和甘露醇组(8.4±0.6)μg/g均较百日咳菌液组(12.1±0.5)μg/g低(q=3.82~4.45,P<0.05),三七皂甙组较甘露醇组为低(q=3.66,P<0.05).治疗各组均能降低丙二醛水平,提高SOD活性(q=3.42~4.19,P<0.05).结论三七皂甙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减少TNF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2011年度我国大陆地区、日本、韩国发表皮肤科英文文章的现状.方法:在Pub Med 上搜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皮肤科学文章,删去其中在线发表和其他年限发表的以及非英文文章,并进行分析.结果:日本皮肤科发表文章数量最多(434 篇),我国大陆地区皮肤科发表文章的数量最少(267 篇);我国大陆地区皮肤科发表的文章平均每篇影响因子最高( 2.75±0.22),韩国最低( 1.253±0.06);我国大陆地区皮肤科发表文章人均产值所得影响因子最高(165.46/1 000 美元),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3.54/1 000 美元和21.11/1 000 美元.结论:我国大陆地区皮肤科学者发表文章数量虽少,但影响因子高. 相似文献
15.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中度持续哮喘的疗效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中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孟鲁司特的抗炎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2~5岁的中度持续哮喘患儿分为两组:孟鲁司特4mg/d口服联合吸入布地奈德200ug/d为A组(n=30)、单纯吸入布地奈德200ug/d为B组(n=30)进行3个月的治疗,于治疗开始、治疗第4周和第3个月进行临床评估,同时检测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和IL-5水平。结果 治疗前,中度持续哮喘患儿血清CysLTs、IL-5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3个月后,A组的患儿哮喘的症状评分、每次发作持续的天数、发作次数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总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1),同时A组患儿血清CysLTs、IL-5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5,P〈0.01),而B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ysLT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佩著提高中度持续哮喘患儿的疗效,同时减少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总量。孟鲁司特能降低中度持续哮喘患儿血清CysLTs、IL-5水平,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抑制效应可能是孟鲁司特抗哮喘呼吸道炎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嗜酸粒细胞及半胱氨酰白三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嗜酸粒细胞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将60例6~18个月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顺尔宁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而顺尔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1次/d口服2.5mg顺尔宁,疗程1周;于治疗前和治疗7d后检测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CysLTs水平,并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前,RSV毛细支气管炎各组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CysLT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顺尔宁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常规治疗组为早(P〈0.01),同时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CysLTs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患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CysLTs水平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顺尔宁能降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CysLTs水平,在RSV毛细支气管炎的抗炎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缩短病程,对疾病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氧气驱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喘憋、咳嗽及呼吸困难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和普米克令舒组,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肾上腺素组25例如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组25例如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气道阻力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肾上腺素组在缓解喘憋、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均明显优于普米克令舒组(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是快速缓解毛支患儿喘憋、呼吸困难的有效、安全方法之一,并可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哮喘患儿外周血血清白介素(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的相关性,以及此3种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探讨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儿童哮喘病患儿治疗前(治疗前组)、治疗3个月(治疗3月组)、治疗6个月(治疗6月组)外周血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分析不同病期患儿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变化,以及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7和IL-18水平在各组中最高,IL-37水平在各组中最低(F值分别为177.000、43.460、3.042,均P<0.05)。治疗后哮喘患儿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不同病期患儿血清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均呈负相关(治疗前r值分别为-0.9358、-0.9105,治疗3月组r值分别为-0.9661、-0.9807,治疗6月组r值分别为-0.9796、-0.9844,均P<0.05)。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血清IL-17、IL-18浓度和IL-37浓度成负相关,此3种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Landau一KLeffner综合征为)[童期发生的癫痫发作诱发的急性失语、伴有脑电图多灶性棘波和棘~慢波。国外已有多例临床报告,但国内仅见2处报道卜,’]。本病在临床实践中也非少见,且多见于3~9岁,与儿童的言语和智能发育密切相关,故也应引起儿科重视。现将我们所见7例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7例(5男2女)年龄2~14岁(平均5.5岁),患儿母亲孕期均正常为足月生产。5例为难产,其中1例为臀先露;1例为足先露;2例使用胳头吸引器吸出。其中1例出现颅内血肿,另1例由产钳助产。家族史均(-),既往史中3例分别于生后1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