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目的讨论使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1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情况。男16例,女13例,其中有2例为双侧胫骨骨折,均为男性;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7岁。结果本组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6个月。31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7个月。术后无皮肤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按照Mazur方法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良13例,可4例。结论选择性使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手术是治疗胫骨下段闭合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2.
63.
合理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晓峰  殷凯生 《国际呼吸杂志》2009,29(23):1442-1445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可作单独治疗,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本文从<全球哮喘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角度(治疗阶梯)出发,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慢喘支 )患者发作期呼吸音的频谱特点 ,并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 :利用传感器和微机等设备录取 1 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和 8例发作期慢喘支患者的呼吸音 ,并对其进行FFT(fast Fouriertransform)频谱分析。 结果 :发作期哮喘和发作期慢喘支患者产生喘鸣音时的呼气频率〔两组的PF ,Q2 5% ,Q50 % ,Q75% 分别为 (388.4 2± 82 .4 3)Hz ,(31 2 .96± 6 6 .88)Hz,(4 2 2 .2 4± 91 .1 6 )Hz,(5 38.76±1 1 0 .2 2 )Hz和 (35 9.4 3± 4 5 .4 6 )Hz,(2 96 .98± 6 7.84 )Hz ,(4 2 1 .4 3± 91 .82 )Hz,(5 2 3.2 87± 6 0 .1 6 )Hz〕和强度〔LSI分别为 (2 3.2 1± 0 .82 )dB和 (2 3.1 1± 0 .5 6 )dB〕无差异 (P >0 .0 5 ) ;发作期慢喘支患者吸气时的频率比发作期哮喘患者低〔两组的PF ,Q2 5% ,Q50 % ,Q75% 分别为 (1 76 .6 8± 36 .84 )Hz,(1 71 .32± 32 .6 4 )Hz,(2 2 9.6 9± 31 .87)Hz ,(382 .36±55 .2 1 )Hz和 (35 4 .2 1± 6 7.5 8)Hz,(2 86 .4 2± 5 3.6 8)Hz,(386 .77± 74 .1 8)Hz,(5 5 4 .6 8± 84 .72 )Hz,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哮喘和慢喘支患者发作期呼吸音的频谱分析 ,有助于发作期哮喘和发作期慢喘支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5.
加替沙星序贯给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加替 (Gatifloxacin)沙星先静脉、后口服序贯给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为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平行试验设计 ,入选并完成病例 5 2例 ,其中CAP 5 1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AECB) 1例。试验组 (2 6例 )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 4 0 0mg ,每天 1次静脉滴注 ,共 3~ 5天 ,继以加替沙星片 4 0 0mg ,每天 1次口服 ;对照组 (2 6例 )给予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 4 0 0mg/d ,分 2次静脉滴注 ,共 3~ 5天 ,继续以每天左旋氧氟沙星片 4 0 0mg/d ,分 2次服用 ,总疗程均为 7~ 1 4天。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可评价的病例均为 2 6例 ,有效率分别为 1 0 0 % (2 6 /2 6 )和 96 .2 % (2 5 /2 6 )。痊愈率分别为 76 .9% (2 0 /2 6 )和 6 5 .4 % (1 7/2 6 ) ,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试验组和对照组可作细菌学评价病例分别为 1 8例和 1 9例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4 .4 %(1 7/1 8)和 6 8.4 % (1 3/1 9) (P >0 .0 5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0 .8% (8/2 6 )和 1 1 .5 % (3/6 ) ,(P>0 .0 5 )。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各为 4 2 .3% (1 2 /2 6 )和 2 6 .9% (7/2 6 ) (P >0 .0 5 ) ,均系轻度 ,并呈一过性 ,无需处理。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加替沙星静脉口服  相似文献   
66.
白三烯作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炎症中的重要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2006年修订的《全球哮喘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来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7.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为气道炎症性疾病,尽管其发病机制不同,但气道炎症均可导致气道壁的增厚和肺实质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气道的狭窄和气流的受限。这样一个以气道壁增厚和炎症存在为特点的气道重塑的过程在哮喘和COPD中已有报道,但气道炎症细胞的浸润和重塑在这两种疾病中有所不同[1]。本文主要阐述哮喘和COPD气道重塑的主要差异,以便更好地了解气道重塑的机制,寻求新的治疗这些疾病的目标。1气道炎症及其与重塑的关系哮喘和COPD气道炎症的病理变化过程既存在于中央气道,也存在于外周气道,这个…  相似文献   
68.
大鼠肺泡巨噬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脂多糖(LPS)和地塞米松(Dex)作用后的肺泡巨噬细胞(AMs)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探寻炎症条件下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方法用LPS(10mg/ml)和Dex(10-5mol/L)作用于原代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4h后,从肺泡巨噬细胞中提取总RNA,再以SMARTⅢTM和CDSⅢoligo(dT)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两端具有同源臂的双链cDNA,后者纯化后,与线性质粒pGADT7-Rec共转化感受态酵母菌AH109,二者在酵母细胞中同源重组成环形的有复制活性的cDNA文库质粒,收集在缺亮氨酸(Leu)培养板上筛选出所有克隆,即为AMs酵母双杂交文库菌。进而通过诱饵质粒pGBKT7-GR转化构建成功的文库菌,筛选与GR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结果构建了具有基因多样性和库容量足够大的AMscDNA文库,共获得1.07×106个转化子,插入的双链cDNA片段的长度在0.3~1.5kb之间。筛选文库获得1个真阳性克隆,经测序和同源性比较证实该克隆为BAG-1。结论利用Clontech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肺泡巨噬细胞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GR与BAG-1在酵母细胞中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9.
茶碱在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晓峰  夏锡荣  齐铭 《江苏医药》2000,26(9):677-679
目的 探讨茶碱在哮喘治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观察 10例哮喘患者在每天口服 40 0mg的茶碱缓释片治疗 6周后 ,其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IgE水平的变化。 结果 茶碱能显著提高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CD8T淋巴细胞数 (从治疗前的 18 9%± 4 4%提高到治疗后的 2 5 8%±5 9% ,P <0 0 5 )。并有降低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gE水平的趋势。结论 茶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为重新评价茶碱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阿司匹林性哮喘的呼吸道炎症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阿司匹林性哮喘(aspirin—induced asthma,AIA)在呼吸道中表达5脂氧化酶(5-LO)的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数增加;白三烯C4(LTC4)合成酶,半胱氨酰白三烯合成通路中的终端酶,在大部分AIA患者呼吸道活检组织中的过度表达等构成了AIA独特的呼吸道炎症,在一定程度上也阐明了AI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