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61篇 |
内科学 | 1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8篇 |
综合类 | 106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89篇 |
中国医学 | 40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大蒜素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大蒜素诱导人肝癌BEL 740 2细胞凋亡作用。 方法 MTT法检测大蒜素对BEL 740 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观察大蒜素诱导BLE 740 2细胞凋亡作用。 结果 10、2 0、40ml L大蒜素皆能抑制BEL 740 2细胞生长 ,其抑制作用与剂量、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6 0mg L大蒜素作用 3h ,BEL 740 2细胞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学变化 :细胞体积缩小 ,微绒毛消失 ,染色质浓聚、边集、裂解 ,细胞表面凸起多个小泡或小球状小体 ,凋亡细胞拒染台盼蓝等。台盼蓝染色计数对照组凋亡率 2 0 2± 0 37% ,诱导组凋亡率 78 48± 3 15 % ;流式细胞分析对照组凋亡率 1 78± 0 48% ,诱导组凋亡率 74 0 7± 3 94% ,对照组诱导前时G0 /G1 、S、G2 /M期细胞分别为47 6 6± 2 72 % ,2 2 0 6± 2 0 4% ,30 2 5± 3 78% ,皆低于 74 0 7± 3 94%。 结论 大蒜素诱导人肝癌BEL 740 2细胞凋亡 ,其诱导凋亡效果明显 ,并推测大蒜素诱导BEL 740 2细胞可能自细胞周期不同分期多点启动凋亡 相似文献
293.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患者抗精子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流产及药物流产后抗精子抗体(AsAb)的产生对继发不孕的影响。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组40例,手术流产组41例,药物流产组32例及原发不孕组430例的血清及宫颈粘液AsAb。结果:手术流产组,原发不孕组患者血清和宫颈粘液AsAb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药物流产组血清和宫颈粘液AsAb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手术流产对子宫内膜及宫颈机械损伤,使精子易通过破损处进入并产生抗体,有可能导致免疫性不育。药物流产由于子宫内膜及宫颈创伤小,与AsAb产生无明显关系,故药物流产应是初孕,未婚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294.
大蒜素对皮下移植肝癌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大蒜素在实验裸小鼠体内抗肝癌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大蒜素对肝癌进行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建立人肝癌细胞BEL 7402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拟介入治疗用药方法,对6组移植瘤模型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吐温溶液,1、2、5 mg/ml大蒜素,0 .2 mg/ml阿霉素,1 mg/ml大蒜素+0 .2 mg/ml阿霉素,每次注射 0. 1 ml,隔日 1 次,连续 7 次,测量肿瘤体积变化,计算各组抑瘤率,对移植瘤组织作HE染色观察,电镜观察形态改变, TUNEL法检测组织凋亡率,RT PCR技术分析处理前后BEL 7402细胞FasL mRNA表达。 结果 移植瘤生长符合指数曲线规律,各组抑瘤率分别为: 62 .8%、72 .8%、94 .5%、76. 0%和 87 .0%;各组凋亡指数分别为(2. 2±1 .1)%、(17 .2±2. 8)%、(19 .4±2 .1)%、(28. 3±3.0)%、(22. 4±2 .5)%和(37 .6±3 .9)%;大蒜素或阿霉素组FasL mRNA表达均增加,大蒜素+阿霉素组表达上调尤其明显;大蒜素或(和)阿霉素治疗后,移植瘤组织内坏死细胞增加,出现典型凋亡形态细胞。 结论 大蒜素可以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生长,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大蒜素可通过上调FasL mRNA的表达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95.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47例确诊、但未经药物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 ,参照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法 ,按照评分将其分成A ( 3~ 4分 ) 2 0例、B( 5~ 6分 ) 15例、C( 7~ 9分 )12例等 3组。用放射免疫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 ,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2R )、白细胞介素 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L)、血清白蛋白 (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sIL-2R、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 (P <0.0 5 ,P <0.0 5 ,P <0.0 1) ,而IL 2含量明显减少 (P <0.0 1)。随着患者肝功能受累程度的加重 ,sIL-2R、IL-8、TNF-α含量依次递增 ,IL-2含量依次递减 ,A组和C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0 5 )。sIL-2R、TNF α含量与其TBL(r =0.3 3 1 P <0.0 5 ,r =0.5 18 P <0.0 1)及ALT (r =0.475 P <0.0 1,r =0.2 85 P <0.0 5 )呈正相关 ,与ALB呈负相关 (r =-0.3 19 P <0.0 5 ,r =-0.665 P <0.0 1)。 结论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血清IL-2、sIL-2R、TNF-α水平与肝功能状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9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绞股蓝皂苷(GPs)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前体细胞(NPCs)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孕14d大鼠胚胎端脑分离NPCs,体外贴壁培养7d传代.传代第1代细胞培养3d,免疫荧光法鉴定NPCs纯度后进行分组实验.加不同浓度GPs(0、25、50、100、200、400μg/mL)作用48h后再次鉴定NPCs纯度,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迭情况.结果 传代第1代培养3d的NPCs纯度达97%,GPs作用后不影响NPCs纯度,可使细胞活性增强,生长速度加快,BrdU阳性率增高,PCNA表达水平上调.结论 GPs可通过提高PCNA的表达量,促进体外培养的NPCs增殖,100μg/mL为GPs最佳作用浓度. 相似文献
298.
患者男,43岁.因右腹股沟肿块数年求治入院.患者曾行右腹股沟斜疝手术.查体:于右腹股沟区扪及一囊性包块,质软,大小约4 cm×3 cm.超声所见:于右腹股沟区见一囊性包块,大小随体位变动,站立时增大,卧位时变小.囊内探及0.9 cm×0.5 cm强回声团,后伴声影,随体位变动(图1). 相似文献
299.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Cl4损伤组、HSYA保护组(2、4、8、16?mg/kg组),每组各10只。CCl4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肝组织匀浆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含量及肝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Cl4损伤组比较,HSYA保护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 肝组织匀浆中GSH、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TNF α含量明显降低(P<0.05);CYP2E1蛋白表达量增加。综合各指标表明,以8?mg/kg保护组效果最佳。结论HSYA对CCl4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降低TNF 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00.
中药降脂1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降脂1号对高脂血症Wistar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中药降脂1号与西药(力平之,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给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连续28d灌胃后,检测高脂血症动物的血脂指标.结果:模型组与中药大剂量组,小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TC、TG 、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 HDL-C水平升高.结论:中药降脂1号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