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62.
刘洋  郝正玮  赵雅宁  张盼  刘影  张琰  王俊霞  赵颖 《护理研究》2014,(26):3213-3216
[目的]探讨整体身心调节联合娱乐疗法对养老院老年人抑郁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80名60岁~80岁意识清楚、无失明失聪、无精神障碍及沟通障碍的老年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及简单娱乐活动,干预组给予整体身心调节联合娱乐疗法。根据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每周进行3次训练,每次45min~60min,共治疗3个月。两组老年人均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病人抑郁和焦虑情况;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价老年人的情绪状态;采用纽芬兰主观幸福度量表评价主观幸福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老年人POMS、GDS、SAS评分及主观幸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老年人POMS评分中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等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S、SAS及主观幸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身心调节联合娱乐疗法有助于改善养老院老年人心境,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跑台运动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0)、模型组(n=20)、强度Ⅰ组(n=20)和强度Ⅱ组(n=20)。造模前2周开始对强度Ⅰ和强度Ⅱ组大鼠进行跑台运动训练,其中强度Ⅰ组设置为20m/min*30min,强度Ⅱ组使大鼠运动强度递增,在3min内由10m/min的速度提高到预定的19.3m/min的速度,保持速度直到力竭。用四血管阻断法(Pulsinelli 4VO法)制备全脑缺血模型,分别在建模后3h、6h、24h、48h进行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的表达情况。建模后48h大鼠在处死前采用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他三组神经元存活数目显著减少,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神经元存活数目、穿台次数明显少于强度Ⅰ组(P0.05),显著高于强度Ⅱ组(P0.05),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强度Ⅰ组(P0.05),显著短于强度Ⅱ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CyclinA、CyclinE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这两个因子的表达在模型组中多于强度Ⅰ组(P0.05),但明显少于强度Ⅱ组(P0.05)。结论:中强度的跑台运动可保护脑组织,改善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但高强度的运动会产生不良反应,可能与调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认知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效能训练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康复疗法进行治疗,效能训练组在常规认知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BADS)和韦氏记忆量表进行执行功能及记忆能力评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间的自我效能水平及执行功能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执行功能各项指标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效能训练组患者治疗后效能水平及执行功能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2组患者间的韦氏记忆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韦氏记忆各项指标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效能训练组患者治疗后韦氏记忆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2组患者间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效能训练组患者治疗后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2.30±4.68)分和(42.24±4.18)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48.29±5.73)分和(52.74±5.45)分(P<0.05)。 结论自我效能训练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能力和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65.
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排除了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在使用造影剂后2d~3d发生的急性肾损害[1]。随着医学的发展,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用于临床。介入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使造影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CIN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第3位致病因素[2]。CIN的发生不仅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使病死率明显增加[3]。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缺血性脑卒中(稳定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指导,自行训练。Lokomat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运动训练,每周进行3次,30 min/次,5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于训练前及训练10周后分别通过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L-ROM、L-FORCE和L-STIFF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及肌张力评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Lokomat组与对照组训练前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肌力及肌张力评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0周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肌力及肌张力评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okomat机器人康复训练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并降低肌张力,进一步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联合大学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偏瘫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采用常规康复疗法,Lokomat组还另外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训练方法,两组的患者总疗程为2个月.均在治疗前、治疗5周后及治疗10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关节活动度作为评估指标进行评价比较.关节活动度测定髋膝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测定用以评定下肢运动功能(FM-LE)共17个项目,最高分为34分.结果 两组患者偏瘫侧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Lokomat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偏瘫侧肢体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关节活动度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 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能明显改善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5个地区10个县,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调查表对1000名农村居民进行现况调查.同时,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53.60%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总体利用得分在4~6分之间.预防接种利用率最高,而环境卫生改造及健康教育利用率较低.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居住环境、婚姻质量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结论: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处于一般水平,建议提高农村男性、中年人、体力劳动者、无慢性病、工作时间长、居住环境及婚姻质量较差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社会参与在社区环境和社区老年人心理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社会参与量表、综合幸福感问卷中的心理幸福感分量表等量表对唐山市8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850例老年人中社会参与、周边便民设施、社区基本设施、心理幸福感评分分别为(25.43±5.03)分、(2.71±1.45)分、(1.71±0.93)分和(156.04±25.93)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参与、周边便民设施、社区基本设施均相关(r值分别为0.593、0.631、0.585,均P<0.001),周边便民设施、社区基本设施与社会参与均相关(r值分别为0.426和0.490,P<0.001)。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参与在周边便民设施和心理幸福感之间为部分中介效应(P<0.05),中介效应为0.169,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6.7%;社会参与在社区基本设施和心理幸福感之间为部分中介效应(P<0.05),中介效应为0.198,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33.8%。结论 社会参与在社区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并探讨家庭功能和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3664名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社区卫生服务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664名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为(23.58±6.77)分;社区居民家庭功能及社区卫生服务均与传染病健康素养呈正相关(P<0.0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功能、社区卫生服务可用性、可适应性为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提示社区护理人员重点关注男性、高龄、低文化程度、低月收入的社区居民,通过完善家庭功能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努力提升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