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3篇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观察新型络合剂G-Cys-DTC、G-Thr-DTC对染毒大鼠肾内蓄积镉的络合促排作用及对肾皮质元素分布的影响,比较促排治疗对肾皮质铁、铜、锌等含量的影响,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提供的硬X射线对肾皮质冰冻切片扫描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测定染毒鼠肾皮质镉及其他元素含量。结果,新型络合剂G-Cys-DTC、G-Thr-DTC能大幅度降低肾内镉负荷。染毒肾皮质中Cd与Se密切相关,而Zn和Se的相关性下降。提示新型络合剂对肾内蓄积镉有较好驱排效果;硒和锌在镉中毒作用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 1 .5%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水溶液按 1ml/2 0 0 g体重剂量尾静脉注射 ,致大白鼠高血糖 ,取血糖达 1 1 .1 1mmol/L以上者观察 8周后取坐骨神经病理制片观察 ,结果有末梢神经炎者达65.85%。血糖轻度增高者(1 1 .1 1~ 1 6 .66mmol/L) 发病率达 50 .0 0 % ,中度增高者 (1 6 .67~ 2 2 .2 1mmol/L) 发病率为 68.75%。血糖高度增高者(2 2 .2 2mmol/L~以上 ) 发病率为 76.92 % ,躯体神经发病程度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关系。其病因可能是由于血糖增高导致代射障碍 ,血管壁脂质沉积 ,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水肿、增生、肿大 ,进一步导致微循环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13.
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3  
根据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仅仅依靠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开展行之有效的医德教育,浙江大学医学院通过建立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基础,以医德教育为重点,以全程分阶段的医学社会实践为主要途径,以系统评价为保证,努力探索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6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年行颅内动脉瘤手术 2 9例 ,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ASAⅠ~Ⅱ级 2 9例 ,男 11例 ,女 18例 ;年龄 3 1~ 72岁 ,平均 (4 8.8± 12 .7)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 12例 ,后交通动脉瘤 6例 ,颈内动脉瘤 9例 ,大脑中、后动脉瘤各 1例。全部病例术前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就医。其中 6例入院时呈昏迷状态而行急诊手术 ,余 2 3例经保守治疗 1~ 4周后行动脉瘤夹闭术。2 麻醉方法2 9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插管。术前 1h肌肉注射鲁米那钠 2~ 3mg·kg- 1 ,阿托品 0 .0 1~ 0 .0 2mg·kg- 1 …  相似文献   
15.
赵金开 《云南医药》2003,24(4):311-312
先天性巨结肠是胃肠道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收集本院近年来利用腹部平片作出诊断并经手术和钡灌肠证实的 2 6例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6例 ,男 1 8例 ,女 8例。年龄 2周至 3岁。 2 6例均通过摄抑卧位及右侧卧位 ,水平侧位投照腹部平片 (少数先透视后摄片 ) ,作出肯定性诊断 1 9例 ,占 73 0 7% ,疑诊 7例占2 0 69% ,其中 1 1例经手术证实 ,1 5例经钡剂灌肠证实。本组发生于直肠者 1 8例占 69 2 6% ,发生于乙状结肠者 8例占 3 0 73 % ,其X线表现如下 :1、在小骨盆腔内直肠壶腹部看不到肠内容物和气体 ,系由于乙状结肠扩张段远端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土震素B结构类似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 以强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土震素B为先导化合物 ,对天然产物酸枣仁皂苷元进行结构简化和改造 ,使其形成A/B环与土震素B一致的立体结构 ,并再引入土震素系列化合物中的芳基结构。用Elisa法测试了所合成的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结果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土震素B的类似物,其中化合物7c和15在10-4mol·L-1条件下分别显示出乙酰胆碱酯酶26%和32%的抑制活性。结论 初步探明了此类具有与土震素B的A/B环的立体化学一致的2-烯-1-酮A环结构以及含芳基酯基药效团的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肺癌平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肺癌平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肺癌平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药物血清作用后A549人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肺癌平药物血清作用24h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达47.83%,作用48h抑制更明显,抑制率达61.29%,抑制效应呈时间依赖性.不同时相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以3d-2t-2h组药物血清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66.41%,原位杂交法显示端粒酶表达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质内,药物血清作用后,酶活性受到抑制.结论:肺癌平药物血清具有抑制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和门静脉吻合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住肝移植术中影响肝动脉和门静脉吻合的因素和处理技巧。结果:5例行供、受者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2例供者肝总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吻合,2例供者肝总动脉与受者脾动脉吻合;8例采用门静脉端端吻合,1例因受者门静脉主干长段闭塞,取栓无法再通,将供肝门静脉与受省下腔静脉吻合。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显示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通畅,均未发现有血栓形成或狭窄,现存活6例。结论:合理选择吻合用血管是避免术后发生血栓形成和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制备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为其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体重240~280 g雄性SD大鼠,分次腹腔注射CO染毒制备模型,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确定染毒剂量和间隔 .分别于染毒后1、3、7、14、21 d取脑组织,常规制备石蜡病理切片,行HE、Luxol氏坚牢蓝焦油紫及Tunnel原位末端凋亡染色.结果染毒后,大鼠体内血液HbCO迅速升高,使用分次腹腔注射法,大鼠可维持长时间(>16 h)高HbCO状态(HbCO>50%) ;病理学检查显示染毒大鼠除急性脑损伤外,还在染毒1~2周后出现脑细胞凋亡、大脑白质脱髓鞘、大脑基底结区变性坏死等二次损伤改变,与临床病理学特点十分吻合.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较为符合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将可为深入研究急性CO中毒致迟发性脑损伤的机制提供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