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0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51篇 |
内科学 | 41篇 |
神经病学 | 196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40篇 |
综合类 | 271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颅脑损伤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当前 ,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围绕颅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机制展开的。近年来神经化学、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使颅脑损伤的基础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人们已认识到 ,颅脑损伤是一系列细胞、分子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颅脑损伤后脑生化及代谢研究1.兴奋性氨基酸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颅脑损伤后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 (EAA)浓度升高 ,且持续数日。EAA受体如NMDA受体广泛存在于脑组织中 ,EAA与受体结合可使细胞膜的一些离子通道开放 ,导致细胞外离子内流 :氯、钠离子急性内流导致细胞肿胀 ,钙… 相似文献
62.
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学的概念在国外已有20余年的历史,引进我国将近10年。2001年,在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微创外科新概念学术研讨会”上,10余名两院院士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是21世纪外科学的升华,“微创”是外科学追求的新境界。200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微创医学已列入其中。 相似文献
63.
血清α-谷胱甘肽-S-转移酶监测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作为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EIA法动态监测14例肝移植受者血清α-G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业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变化。结果 术后2周内未出现特殊并发症的10例受者血清、AST和ALT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2d、4d、5d。3例急性排斥受者血清α-GST每日变化率显著高于AST和ALT,冲击治疗后血清α-GST降至正常的时间化AST和ALT提前1-2d。结论 血清α-GST是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变化的更敏感指标,优于传统的AST和ALT检测。 相似文献
64.
胃癌侵犯胰腺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胃癌侵犯胰腺的术前诊断方法及其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420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电子胃镜和(或)内镜超声检查、上腹部B超和(或)螺旋CT扫描,术前检测血清肿瘤相关抗原CEA、CA19-9、CEA72-4水平。所有病例均接受外科手术,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胃癌侵犯胰腺者共62例,其中行联合腺切除的胃癌根治术37例,非根治术25例。结果:内镜超声、CT扫描和B超检查对胃癌侵犯胰腺的术前诊断率分别为84.2%、57.1%和25.8%。联合胰切除的根治手术组与非根治手术组比较,两组的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内镜超声和CT扫描对胃癌侵犯胰腺的术前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联合胰腺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可延长部分病例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5.
脑外科手术后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的发病机制及超微病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后部分患者病变邻近脑组织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其超微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对68例脑内血管畸形病变邻近的脑组织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病灶邻近脑组织内部分毛细血管外周的星形细胞足突缺失或出现血管基膜疏松、分层等发育不良的情况,甚至有些血管壁组织结构破损.结论:电子显微镜检查证实,在血管畸形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内可见病理性血管.该血管的基膜发生病变,血管周围的星形细胞足突明显减少或破坏.当血液灌注压力突然变化时,这种病变的血管就可能发生液体外渗及破裂.这就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并发症的超微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6.
微创神经外科学的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创神经外科学包括微骨孔入路 (亦称“锁孔入路”)、神经导航手术、神经内镜、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外科等技术 ,以及相关的显微神经解剖、神经干细胞和医学信息技术等基础讲究。其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放射外科已有过不少介绍 ,本文仅介绍微骨孔入路、神经导航手术和神经内镜 相似文献
67.
68.
脑池注药法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脑池内。其药物分为两大类 :纤溶类和扩血管类。纤溶类药物主要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tPA) ;扩血管类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该法疗效切实 ,日益受到日、美专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69.
复方三七合剂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及降低其病死率的研究——附:62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动脉瘤性SAH)后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降低动脉瘤性SAH的病死率.方法:将造影证实的62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和中西药治疗组(西药荼常规治疗加中药复方三七舍剂),统计两组患者在待手术期间再出血(CT和腰穿)的发生率,及sAH后脑血管痉挛(经颅彩色多普勒TDC,脑血管造影)的发生率和其病死率.结果:复方三七合剂以中药复方的优势能同时体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法,避免了西药应用上单一"止血"与"抗凝","升压"与"降压"之间的矛盾,对减少动脉瘤性SAH患者在待手术期间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对降低病死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在防治动脉瘤性SAH后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及降低病死率优于对照组,且探索了动脉瘤性sAH的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
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两种类别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手术并发症。静脉血流滞缓、高凝状态和血管壁损伤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神经外科有很多深静脉血栓发生危险因素,如手术时间较长(超过4h),激素的应用,术中脑部释放促凝物质,术后肢体力弱或偏瘫,长期卧床,消瘦和脱水治疗等。使用循序加压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泵等物理方法和低剂量肝素、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安全,而且有效。低剂量肝索、低分子肝索等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