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我院从1985年1月起用国产普通 X 线机进行小肠双重对比造影(下称小肠双重造影)38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导管:用西德产8号心导管,远端接一长10cm 软胶管,胶管端接上十二指肠引流管铜头,导丝用口腔科钢丝。二、灌肠器:广口玻璃瓶一个,上盖软胶塞,在胶塞上插入两根用滴管自制的弯管,其输入管接一双联球,输出管接橡胶管,远端接一短玻璃管,以连接心导管。三、检查前准备:按结肠双重对比造影的要求进行准备。检查前一日中午少渣饮食,晚餐流质。晚8时服50%硫酸镁50ml,同时饮大量糖水,检查当日晨禁食。  相似文献   
12.
按传统惯例,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界,大多数学科和流派都有一位圣者,即才华绝伦而贡献非凡的人。中医业旧属方技范畴,照例有一位“医圣”,那就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张仲景。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汉末南阳人,大约生活于公元150~220年间。相传他自幼喜读经史,也爱歧黄之术。曾举孝廉,并出任过长沙太守。当时,战乱连年,瘟疫流行,贫民百姓缺医少药,苦不堪言。一般官僚只知追逐权势,不问民间疾苦。张仲景对此极为反感。为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先是一面为官,一面利用自已的医学知识,在府衙定期坐堂接诊,免费为民治病。此举虽得…  相似文献   
13.
<正> 据药典规定,骨碎补炮制方法为用砂炒至鼓起,毛呈焦黄色,放冷后撞去毛。该法往往去毛不净,仍需用手工刮刷去毛,配方时还需要切片或捣碎入方,费时费事,工效低。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先拣去杂质,用砂炒至鼓起,毛呈焦黄色,放冷,然后在转盘式切药机上将骨碎补个用干切片法切制成1~2mm厚的薄片,过筛去毛,效果较好,节省了人力、时间,提高了工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