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中风先兆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析中风病先兆证高危因素,采用DME研究方法系统调查中风病先兆证病人91例,并随机抽取健康人100例作对照。结果:中风病先兆证的发生与诸多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尤以年老体衰,体质阴虚阳盛,性情急躁易怒。烦劳过度,嗜肥甘烟酒等更为重要,临床表现多呈火,热,痰,瘀之证,主要病机为内生热毒挟痰瘀。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本中心接受ICSI治疗且获卵数≥5枚、卵母细胞成熟率≥30%的2 196个周期,根据卵母细胞成熟率不同,分为5组:A组:30%≤卵母细胞成熟率60%;B组:60%≤卵母细胞成熟率70%;C组:70%≤卵母细胞成熟率80%;D组:80%≤卵母细胞成熟率90%;E组:卵母细胞成熟率≥90%。比较5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放弃周期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1)各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受精率:A组(71.11%)显著低于C组(75.38%)、D组(77.40%)和E组(79.66%),且E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3)卵裂率:A组(97.93%)显著低于D组(99.06%)和E组(99.13%)(P0.05);(4)周期取消率:A组(12.20%)显著高于C组(5.61%)、D组(3.57%)和E组(3.07%),B组(8.02%)显著高于D组和E组,C组显著高于E组(P均0.05);(5)胚胎种植率:A组(36.71%)显著低于D组(48.80%)(P0.05);(6)其余观察指标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成熟率较低时ICSI助孕的临床结局相对较差。卵母细胞成熟率低于70%时临床妊娠率开始下降,当卵母细胞成熟率低于60%时临床妊娠率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对12 h内就诊的缺血性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 选取以胸痛为主诉的12h内发病的疑诊急性心肌梗死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AMI 103例.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将AMI患者分为0~3h、4~6h和7~12 h组,检测其前白蛋白、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前白蛋白及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发病0~3h,前白蛋白诊断AMI的敏感性为23.70%[95%可信区间(CI):17.00%~ 31.94%]、特异性73.33% (95%CI:57.79%~84.90%)、阳性预测值0.89、阴性预测值1.04;随发病时间延长,前白蛋白诊断AMI的敏感性增加,发病7~12 h P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3.33%(95%CI:44.58%~61.90%)、57.78%(95%CI:42.24% ~ 72.01%),同期hs-cTnT及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56% (95% CI:90.16% ~ 98.18%)、80%(95% CI:64.95%~89.91%)、78.52%(95% CI:70.45%~84.92%)、73.33% (95%CI:57.79% ~ 84.90%),与hs-cTnT及CK-MB相比,发病7~12h前白蛋白诊断AMI的准确性低于hs-cTnT及CK-MB.结论 前白蛋白在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预警价值,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性、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对65例成人腹股沟患者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0~52 min,平均32 min。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腹股沟区异物感1例,阴囊肿胀1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为(3.8±1.3)分,术后第3天VAS评分为(2.4±1.0)分。术后住院时间4~6 d,平均5.8 d,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2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5.
祛瘀生新亦称化旧生新、除旧生新,一方面通过祛瘀、化旧或祛腐等方法来祛除体内沉积的瘀血及其他陈旧性的病理产物,另一方面强调应用生新方法来召他血、生新血、生新络、生新物,"祛瘀"与"生新"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胸痹心痛),尤其对心肌梗死后治疗性血管新生(形成和开放冠脉侧支循环、微循环)以及心肌重塑的改善,疗效卓著,本文就此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大鼠应激性肝损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s)的交叉对话及涤痰通瘀方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脑出血组、涤痰通瘀组、正常组。建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OCS1与IRAK-1、2、4、M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观察造模后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结果 SOCS1与IRAK-1、2、4、M可以相互作用,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肝损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涤痰通瘀方对SOCS1/IRAKs交叉对话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结论 SOCS1/IRAK-1、2、4、M相互作用,对LPS细胞内信号转导炎性级联反应起到抑制效应,在肝损害保护效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经涤痰通瘀方干预后,可以有效改善肝组织病理学结构,是防治脑出血应激性肝损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7.
北京地区健康人血浆胱抑素C水平及参考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健康人血浆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建立实验室诊断参考范围.方法 844例北京地区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男413例、女431例.按年龄分为2~20,21~30,31~40,41~50,51~60,61~70,>70岁共7组.用免疫比浊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844例北京地区健康人不同年龄段Cys-C水平不呈正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男性:P=0.022,<0.05;女性:P=0.000,<0.01).男、女性两组均值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0,<0.01).Cys-C水平的总体趋势,2~50岁组比较接近,50岁以上组变化明显.北京地区健康人Cys-C参考范围:总体样本0.39~0.99 mg/L(男、女分别为0.42~0.99 mg/L,0.37~0.99 mg/L).2~50岁年龄组男0.39~0.79 mg/L,女性0.30~0.70 mg/L;>50岁组,男0.48~1.04 mg/L,女0.42~0.98 mg/L.结论 Cys-C的参考范围在不同人群中是不一致的,在临床上评价肾小球滤过率应建立适宜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88.
李淼  赵海滨 《中医学报》2011,(9):1060-1061
目的:通过对中风病病机的探讨,阐述清热解毒法是中风病的治疗大法.方法:根据中风病的发病特点,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风的病机演变规律.结果:内生热毒乃中风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热毒犯脑损络为其病理的主导机制,火热痰瘀等病理产物互结,郁闭脑窍是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结论:内生热毒是中风病机转归之关键,清热解毒当属防治中风之大法.  相似文献   
89.
赵海滨  赵玲娜  周志华 《江苏医药》2012,38(24):2975-2978,29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方法 因食管癌术后出现吞咽困难患者37例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19例),Stooler1、2级;中度狭窄组(12例),Stooler 3级;重度狭窄组(6例),Stooler 4级.对照组20例,食管癌术后无吞咽困难.经纤维内镜在吻合口狭窄区不同部位钳夹米粒大小组织3-4块,免疫组化观察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TGF-β1和CTGF表达弱阳性.吻合口狭窄患者TGF-β1和CTGF持续阳性表达,且随着狭窄严重程度增加而表达增加(P<0.01).结论 在创伤修复或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CTGF通路在良性吻合口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被激活,并在导致瘢痕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对中医实验研究之动物模型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实验研究初具规模于本世纪50年代。近50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科研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用现代科学方法尤其是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发展中医,日益成为中医科研的主流,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动物模型在中医科研中的作用已成为整个中医界的共识。但在喜庆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