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小板功能改变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栓素A2(TXA2)水平对静脉溶栓老年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并从血小板活性改变探讨可能的影响原因.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老年未溶栓组16例,只接受常规治疗;老年溶栓组14例;青年溶栓组20例.均于入院即刻口服阿司匹林0.3 g,1次/d,共3 d;后改为0.1 g,1次/d.老年未溶栓组接受常规治疗;其他两组在心肌梗死6 h内接受溶栓治疗,并于入院即刻、发病后24 h、第7天分别测定TXA2代谢产物TXB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血浆水平.结果 3组患者发病后24 h TXB2水平较各自入院即刻明显升高;入院第7天老年未溶栓组、青年溶栓组TXB2水平均下降至入院即刻水平;而老年溶栓组TXB2水平持续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溶栓早期血小板活性明显升高,老年人心肌梗死溶栓后可持续达1周;因此溶栓后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后老年人这种血小板活性持续增强可能与溶栓后更易造成老年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结构功能变化,以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非瓣膜性PAF 6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一般资料,并在窦性心律下收集比较左心房二维及三维结构及功能性指标.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匹伐他汀对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其介导的胆固醇外流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匹伐他汀(2~4 mg/d)和阿托伐他汀(10~20 mg/d)各30例并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湿化学法测定血脂水平,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测定3H-胆固醇标记的胆固醇外流率,并测定对氧磷酶1(PON-1)活性水平。结果 他汀治疗6个月后,匹伐他汀组患者的HDL-C水平升高了9.0%,而阿托伐他汀组仅有轻度升高(1.8%)(P<0.01)。匹伐他汀治疗后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显著升高[(12.83%±1.64%)比(17.67%±1.7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PON-1酶活性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匹伐他汀组,对氧磷酶和芳基酯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1%和18%(P<0.001);阿托伐他汀组对氧磷酶和芳基酯酶活性水平分别增加了24%和17%(P<0.001)。结论 匹伐他汀在升高HDL-C水平的同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匹伐他汀对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其介导的胆固醇外流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匹伐他汀(2~4 mg/d)和阿托伐他汀(10~20 mg/d)各30例并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湿化学法测定血脂水平,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测定3H-胆固醇标记的胆固醇外流率,并测定对氧磷酶1(PON-1)活性水平。结果 他汀治疗6个月后,匹伐他汀组患者的HDL-C水平升高了9.0%,而阿托伐他汀组仅有轻度升高(1.8%)(P<0.01)。匹伐他汀治疗后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显著升高[(12.83%±1.64%)比(17.67%±1.7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PON-1酶活性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匹伐他汀组,对氧磷酶和芳基酯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1%和18%(P<0.001);阿托伐他汀组对氧磷酶和芳基酯酶活性水平分别增加了24%和17%(P<0.001)。结论 匹伐他汀在升高HDL-C水平的同时...  相似文献   
55.
张虹  彭璐  冯莉  赵兴山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149-115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143例EH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LVH组及不伴LVH(单纯高血压)组,运用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技术,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计算BPV。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BPV与LVMI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VH组及不伴LVH组均显示BPV明显升高,LH组BPV较不伴LVH组明显升高。结论:EH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损害参与了高血压的左室重构机制,可能伴随左室重构过程。BPV是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并比较氨氯地平及阿折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5名,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氨氯地平组和阿折地平组,两组患者均经过2周的药物洗脱期,分别给予8周的氨氯地平(5~10mg/d)或阿折地平(8~16mg/d)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血压的差异,并计算其谷峰比值(T/P)和平滑指数(SI)。结果治疗8周后:(1)与服药前比较,氨氯地平组SBP和DBP分别下降(16.1±11.3)mm Hg和(11.9±6.4)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阿折地平组SBP和DBP均显著下降(21.2±11.9mm Hg)和(15.4±7.4mm Hg,均为P<0.01)。氨氯地平、阿折地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T/P:氨氯地平组用药后SBP、DBP的T/P分别为63%和92%,阿折地平组SBP与DBP的T/P分别为60%和61%。(3)SI:氨氯地平组分别为SBP(1.27±0.24),DBP(1.33±0.20)。阿折地平组分别为SBP(1.29±0.21),DBP(1.24±0.19)。氨氯地平、阿折地平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折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好,两药T/P均符合美国FDA对每天服药1次的抗高血压药T/P>50%的要求。SBP及DBPSI均大于1。  相似文献   
57.
体脂分布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量体脂分布,分析冠心病与对照组男、女两性不同体脂分布及脂代谢特点。方法:将85位受试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逐一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WH)、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利用DEXA法记录不同部位脂肪含量,计算全身脂肪比例(Total Fat%),腰臀部脂肪比(A/G);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项血脂指标。比较2组间体脂、血脂测量指标差异,并分别比较2组间及冠心病组内男性和女性的体脂分布差异,行体脂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WC、A/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男性的BMI、WC、WHR及A/G高于健康人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女性间比较各体脂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内男性WC、WHR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DL-C与A/G、WHR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男、女两性体脂分布特点不同,男性更易患腹型肥胖,引起高TG、低HDL为特点的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年龄≥65岁的老年髋部骨折者,共663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造影明确是否发生DVT,发生DVT的患者术前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结果:61例患者术前通过静脉造影确诊DVT,DVT的发生率为9.2%,均未表现出任何DVT的临床症状或体征。DVT发生距受伤的中位数时间为82 (36,125)h,距急诊就诊的中位数时间为22(8.5,48)h,入院后等待距发生DVT的中位数时间为42(19,65) h。所有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血栓并发症或其他与滤器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率为9.2%,对于这些DVT患者,行IVC植入术可能是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5月—2015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病人130例,所有病人都给予介入治疗,观察介入前后心功能与hs-CRP变化情况,同时进行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随访调查。将冠心病病人根据PCI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为A组(CRP≥3 mg/L)与B组(CRP3 mg/L)。结果所有病人都介入成功,介入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高于介入后1个月,且都明显高于介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7 d病人的血清hs-CRP值明显高于介入后3 d,同时都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病人中术后3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14例,总发生率为10.8%;A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并且A组介入后1个月与介入后3个月的LVEF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术前hs-CRP水平对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心肌损害的发生机制和柚皮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SAP组)和柚皮素干预组(Nar组),每组12只。应用L-精氨酸(8%,4 mg/kg,p H=7. 0,间隔1h腹腔注射2次)制备小鼠SAP模型,Nar(200 mg/kg)溶于0. 5%CMC-Na中制备混悬液,在首次注射L-精氨酸后0、24和48 h腹腔注射。试剂盒检测血浆c Tn I、CK-MB及LDH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NLRP3、caspase-1、ASC、IL-1β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小鼠胰腺组织水肿、腺泡细胞坏死、大量炎性反应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部分细胞崩解、心肌纤维结构消失,并有较多炎性反应细胞浸润。血浆CK-MB、LDH及c Tn I水平明显升高(P0. 05),心肌NLRP3、caspase-1、ASC及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 05)。柚皮素干预可以降低SAP小鼠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减轻胰腺组织损伤和心肌组织损伤,降低血浆CK-MB、LDH及CTn I水平(P0. 01),下调心肌组织NLRP3、caspase-1、ASC及IL-1βmRNA (P0. 01)和蛋白表达(P0. 05)。结论柚皮素可能通过抑制心脏中NLRP3炎性小体激活保护SAP相关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