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30名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为(11.8±2.6)μmol/ L、直接胆红素水平为(2.9±0.1)μmol/ L、间接胆红素水平为(8.1±1.7)μmol/ L、丙二醛含量水平为(6.4±1.2)μmol/ L、尿酸含量水平为(334.6±25.1)μmol/ L,其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和尿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新发现的华支睾吸虫磷脂酶A2(CsPLA2)基因进行生克隆、原核表达,确定该蛋白是否为成虫分泌/排泄蛋白(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ESP)。方法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出CsPLA2样基因,分析该基因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特征;将CsPLA2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蛋白表达产物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应用Western blot确定CsPLA2是否为ESP;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CsPLA2在成虫的组织定位。结果该基因编码307个氨基酸,含有信号肽序列,具有PLA2功能域和活化位点,与谷蛀虫同源蛋白相比,一致性为45%,相似性为52%。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表明pET28a-CsPLA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为包涵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sPLA2是华支睾吸虫的ESP组分之一。虫体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显示CsPLA2定位于虫体的腹吸盘、肠支、睾丸处。结论新发现一个CsPLA2基因,其表达的蛋白定位于虫体的腹吸盘、肠支、睾丸处,为华支睾吸虫成虫ESP组分之一。该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调控技术中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结合外周干预途径舌三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例)和对照组(n=15例)。两组均予常规吞咽障碍治疗,另试验组采用r TMS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伪r TMS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治疗频次均为1次/天,5次/周,治疗2周。治疗前后行吞咽造影检查(video flu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采用渗漏误吸评分(penetration aspiration scale,PAS)和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AS和FOIS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PAS和FOIS中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但结合中枢神经调控技术r TMS治疗,对吞咽功能的恢复更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健康人群及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网织红细胞(Ret)参数中除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HF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差异高于男性。结论 网织红细胞参数改变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贫血时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6.
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20岁,主因"间断发热7个月,加重伴全血细胞减少半个月"于3月14日入院.患者自2005年8月10日开始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4℃,8月15日因转移性右下腹持续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后体温间断升高,一般间隔1周发热,伴乏力、纳差.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结合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62例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分为老年前期及老年期两组,采用结合雌激素(CE)治疗4周期,围绝经期症状以Kupperman评价进行评估。用药前后分别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显下降,两组FSH显下降,E2显上升;TC显下降,HDL-C显上升,LDL-C/HDL-C显下降,两组比较疗效无显差异,结论:结合雌激素对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患均可有效缓妥围绝经期症状,改善血脂构成。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和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ERα、ERβ和PR mRNA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mRNA阳性表达率为74%(37/50),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5279±0.1295;ERβmRNA阳性表达率为48%(24/50),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3025±0.1687;PRmRNA阳性表达率为94%(47/50),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6983±0.2864;ERα的表达率和平均相对表达量均比ERβ高(P〈0.01)。②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ERα、ERβmRNA的阳性表达率大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ERα和P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大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③ERα和PR mRNA相对表达量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降低(P〈0.05);ERβ mRNA则无此变化。④PR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手术病理分期的增高而显著降低(P〈0.01),ERα和ERβ mRNA的表达无此变化。结论:ERα、ERβ和PR mRNA在子宫内膜癌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有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网织红细胞(Ret)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健康人群及21例HSPN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紫癜性肾炎Ret参数中,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为0.8206±0.104 4,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ot%)为(0.015 4±0.0127),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为(98.45±1.43)、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为(0.0412±0.0526)、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HFR%)为(0.179±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为(0.138±0.016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织红细胞参数改变在紫癜性肾炎患者贫血时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网织红细胞(Ret)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健康人群及21例HSPN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紫癜性肾炎Ret参数中,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为0.8206±0.104 4,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ot%)为(0.015 4±0.0127),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为(98.45±1.43)、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为(0.0412±0.0526)、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HFR%)为(0.179±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为(0.138±0.016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织红细胞参数改变在紫癜性肾炎患者贫血时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