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0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优化急诊留观护理记录单,减少护士书写量,连续、动态、客观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科室特点设计表格与文字书写相结合的记录单,并与原急诊护理记录单比较.结果:新旧两种护理记录单在记录信息量、书写耗费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急诊留观护理记录单书写时间明显减少,记录信息更加真实、简明、清晰,书写质量显著提高,护士业务知识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2.
目的确定硬尖神香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对硬尖神香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考虑提取时间(A)、浸泡时间(B)、药材细度(C)、液料比(D)4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下3个水平。结果浸泡7h,过10目筛的神香草干燥粉末加入1∶4(g/m L)蒸馏水提取18h。结论此方法适用于硬尖神香草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23.
氯法齐明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内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氯法齐明(clofazimine,CLF)在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微孔板指示剂法,测定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30株)的MIC;建立小鼠静脉感染H37Rv的结核病模型(105 CFU/只),根据氯法齐明的不同剂量,分为3个治疗组:20 mg/kg,每周给药5次(CLF-1组);10 mg/kg,每周给约5次(CLF-2组);20 mg/kg,每周给药2次(CLF-3组);治疗30 d后进行肺、脾组织活菌计数,应用单冈素方差分析,比较氯法齐明在小鼠体内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结果 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MIC为0.12~0.24 μg/ml;对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为0.12~1.92 μg/ml.在小鼠结核病治疗模型中,3个治疗组的小鼠肺活菌计数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2.92、1.78和1.39 lg CFU,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4.09,P<0.01).结论 氯法齐明具有较好的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检验科危急值上报数据及报告流程,使危急值能及时、准确地报告给临床。方法 LIS系统收集2016年1~12月危急值报告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危急值范围及报告流程的合理性。结果 2016年危急值发生率为0.76%。其中白细胞、肌钙蛋白占危急值比例较高(分别占危急值总数的13%、9.5%),血气分析中氧分压所占比例最少(占0.14%),上报及时率99.82%,临床确认率99.92%,报告流程需进一步优化。结论定期评估分析医院危急值统计数据,有利于危急值制度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5.
目的:系统评价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治疗相关疾病的安全性,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语言3.1.1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合计2 069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5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维生素C治疗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2,95%CI(0.92,2.20),P=0.382];针对所有纳入研究,维生素C治疗组患者的腹痛发生率为9%[95%CI(0.05,0.14)]、口干发生率为30%[95%CI(0.14,0.54)]、头痛发生率为12%[95%CI(0.06,0.25)]、恶心发生率为25%[95%CI(0.13,0.44)]、腹泻发生率为14%[95%CI(0.07,0.26)]。结论: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治疗相关疾病的安全性较好,但应注意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由于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资料,且随访时间较短,该结论尚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移植预处理开始前及移植后100天血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以及移植后1年的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47例allo-HSCT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85例、女62例,接受移植时中位年龄5.5岁(0.7个月~16岁)。其中101例(68.7%)患儿发生AKI,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4.0(-5.0~91.0)d。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肝窦间隙阻塞综合征(SOS)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按pRIFLE诊断标准将发生AKI的101例患儿分为风险期组54例、肾损伤期组31例以及肾衰竭期组16例。不同分期之间患儿Cr以及C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期组Cr较高,Ccr较低。allo-HSCT后随访1年,18例患儿死亡,其中AKI患儿死亡16...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MI)及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伴有 SPB 的老年 COPD 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MI 及心理行为干预,使用 SPB 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 SPB 总分以及照护负担、情感负担维度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评分(P <0.05)。[结论]MI 及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老年 COPD 病人的 SPB。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淹水胁迫对杭菊绿原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香豆酰基喹酸酯3’-单加氧酶(C3’H)和莽草酸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HCT)基因的表达和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基于杭菊转录组数据库克隆HCT和C3’H基因各2个,其中C3’H酶的2个基因CmC3’H1、CmC3’H2,HCT酶的2个基因CmHCT1、CmHCT2,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在杭菊花芽分化期进行淹水胁迫,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使用qRT-PCR检测以上4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然后使用HPLC法测定杭菊这4个基因的下游产物及其他指标成分含量。结果通过研究获得了4条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并且预测其氨基酸序列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pI),同时构建蛋白质三级结构模型。qRT-PCR结果显示在花芽分化期对杭菊进行持续3 d的淹水处理会导致以上4个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内的表达显著变化。HPLC结果显示淹水处理后的杭菊C3’H和HCT所催化形成的下游产物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其他2种指标成分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杭菊在淹水胁迫下可以通过调节4种基因的表达来调控下游产物的合成,从而对淹水胁迫做出应答,而且花芽分化期进行淹水胁迫可以显著增强杭菊活性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孕烷X受体(PXR)基因多态性"网络"对他汀类药物临床效果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30例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样标本进行DNA提取,然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测序方法对PXR7635A>G、8055C>T、11156A>C与11193T>C位点突变进行检测,考察各种基因型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体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 PXR 7635A>G、8055C>T、11156A>C及11193T>C突变后7635GG、8055TT、11156CC、11193CC突变纯合子患者总胆固醇分别为(3.95±1.05),(4.14±1.13),(4.14±1.13),(4.41±1.13)mmol·L^(-1),7635AA、8055CC、11156AA、11193TT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4.64±0.14),(4.64±0.14),(4.64±0.14),(4.64±0.14)mmol·L^(-1);7635GG、8055TT、11156CC、11193CC突变纯合子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2.25±0.84),(2.38±0.87),(2.38±0.87),(2.38±0.87)mmol·L^(-1);7635AA、8055CC、11156AA、11193TT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2.94±0.26),(2.94±0.26),(2.94±0.26),(2.94±0.26)mmol·L^(-1),突变纯合子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患者;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纯合子间三酰甘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XR 24381C>A突变后24381AA突变纯合子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分别为(4.48±0.93),(2.6±0.52),(1.82±1.88)mmol·L^(-1),均高于24381CC野生型纯合子[(3.69±0),(2.25±0),(0.86±0)mmol·L^(-1)]。结论 PXR基因多态性"网络"对他汀类药物临床效果生化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摘 要血栓烷A2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种七重跨膜蛋白,在血小板膜上也有分布。血栓烷A2受体激活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也是活化血小板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而促进止血和血栓形成。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小板活化通路中的受体和信号分子水平,血栓烷A2受体相关的抗血小板药物也受到广泛关注。了解血小板内该受体下的信号转导,对于探讨相关药物作用机制、开发新型或中药有效成分类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