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40篇 |
内科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51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2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7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免疫及瘀血状态的变化从而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阳虚寒凝型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20.82 mg·kg~(-1)),黄芪桂枝五物汤7 d组和黄芪桂枝五物汤14 d组(30 g·kg~(-1))。除正常组外,各造模组大鼠分别采用冷固法加游泳、隔日给食及寒冷环境刺激的方法复制阳虚寒凝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结束前最后2周,各给药组分别按6 m L·kg~(-1)给药,黄芪桂枝五物汤14 d组ig给药14 d,其余各给药组分别ig 7 d,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 7 d。ig结束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量取膝关节周长,计算膝关节肿胀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下肢膝骨关节的病理变化;取大鼠血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浆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生化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机肿胀度明显升高,胶原纤维增粗、血管翳及炎性细胞浸润较为明显,大鼠血清TNF-α,IL~(-1)β,SOD及6-keto-PGF1α水平明显降低,PGE2,TXB2水平,TXB2/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使造模后大鼠毛色变得柔亮,尾部瘀痕减轻,双下肢活动轻微受限,减少大鼠跛行;关节肿胀度降低,胶原纤维增粗、血管翳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黄芪桂枝五物汤给药后使TNF-α,IL~(-1)β,SOD及6-keto-PGF1α水平升高(P0.05),PGE2,TXB2水平,TXB2/6-keto-PGF1α降低(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阳虚寒凝型骨关节炎疗效确切,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作用效果与用药时间有关,其作用机制与抗炎及改善机体瘀血状态有关,并有可能通过抗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影响机体瘀血状态。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丹参中特有的NAC转录子在丹参生长发育、激素调节和抗逆胁迫应答调节中的功能,对丹参NAC转录因子进行了克隆和分析。根据丹参毛状根cDNA文库中筛选到的NAC EST序列,克隆了丹参SmNAC1的cDNA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59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21.66 kDa,等电点4.36 Genbank kF006346。SmNAC1蛋白的N-端具有保守的NAC_AB结构域,C-端高度变异。根据软件预测SmNAC1可能定位在细胞核。qRT-PCR分析YE+Ag+处理后SmNAC1在丹参毛状根中的表达变化,处理后2 h表达量上调至对照的1.5倍,4~12 h保持2倍的表达量,36 h时下降至对照水平以下,推测SmNAC1可能参与了丹参毛状根对YE+Ag+的胁迫应答调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地黄基因组大小和特征等信息,为绘制地黄全基因组精细图谱提供依据。方法将已知基因组大小的大豆Glycine max和辣椒Capsicum annuum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技术估算地黄基因组大小。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黄基因组进行survey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地黄全基因组重复序列比例、基因组杂合度以及GC含量等信息。结果根据流式细胞实验结果,地黄基因组大小介于大豆和辣椒之间,估算地黄基因组大小应在2.00~2.12 Gb。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了132.79 Gb高质量的数据,总测序深度约为66.40×,估算地黄基因组大小为2.03 Gb。根据Kmer分布情况,估算地黄基因组重复序列比例为78.48%,杂合度为1.93%,GC含量为37.27%。从基因组基本结构特征上看,地黄基因组属于高重复、高杂合、大基因组的复杂基因组。结论获得了地黄基因组大小和特征等信息,这些信息将为绘制地黄全基因组的精细图谱奠定基础,也为阐明地黄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调控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对食管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35例EC患者为EC组,同期在院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及EC组术前、术后2周及随访中发生复发转移后血清中D-D、CA19-9、SCC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的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比较D-D、CA19-9、SCC及三者联合检测对EC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EC组血清D-D、CA19-9、SC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Ⅰ~Ⅱ期比较,Ⅲ期、Ⅳ期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Ⅲ期比较,Ⅳ期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术后比较,复发转移后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明显上升(P0.05);复发转移后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D-D、CA19-9、SCC三者联合检测对EC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独检测D-D、CA19-9、SCC(P0.05)。结论 D-二聚体联合CA19-9、SCC检测可弥补单项指标对EC敏感性弱的缺点,为EC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人前梯度蛋白(anterior gradient-2,AGR2)和上皮型钙粘附蛋白(E-cadherin)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015-2017年南阳市中心医院66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AGR2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结果 AGR2和E-cadherin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部位及直径无关(P>0.05)。结论 AGR2和E-cadherin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重要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正>目前,肿瘤是全球常见的疾病,其特征之一是不受控制的增殖。尽管在诊断、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恶性肿瘤的存活率仍然很低,在所有疾病中死亡率较高,晚期患者预后差,复发率高。肿瘤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传统的手术治疗以及各种放化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