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分析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8例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肌肉病理改变,并进行线粒体DNA(mtDNA)突变分析。结果 8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30岁,病程2~36年,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仅1例有双下肢肌痛。血肌酸激酶水平呈轻中度升高。电生理检查结果最示骨骼肌呈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骨骼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存在破碎红纤维(RRF),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色可见深染的RRF,也可见阴性的RRF。4例患者存在tRNAleu~(UUR)A3243G突变,1例为tRNAlys A8344G突变,1例同时存在tRNAleu~(UUR)A3276G和ATP酶6编码基因G9196A(D224N)突变,1例为细胞色素b编码基因G15221A(D159N)突变,1例则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Ⅲ的编码基因A9567G(I121V)突变。结论肢带型线粒体肌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肌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骨骼肌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异质性。mtDNA的tRNA基因可能是家族性肢带型线粒体肌病的热点突变区。  相似文献   
42.
目的:报道4例由编码酶复合体Ⅰ中NADH脱氢酶(ND)亚单位的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所导致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分析其临床及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4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在6 ~21岁之间,病程在7~ 20年.其中1例为MELAS、3例为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对4例患者进行肌肉活检和mtDNA全长测序检查.结果:骨骼肌病理检查发现1例同时存在破碎红纤维(RRFs)及SDH深染的血管(SSVs),2例仅有SSVs,另1例未见异常.4例患者均携带mtDNA编码的ND基因突变,分别为位于ND3编码区的T10191C(p.S45P)、ND4编码区的A11470C(p.K237N)、ND5编码区的T13046C(p.M237T)点突变以及累及ND5和ND6编码区的单一大片段缺失( 13025-13033:14417-14425),后3种突变均为新发现的致病性突变.结论:ND基因突变是导致部分MELAS或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患者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这些患者的骨骼肌病理检查常缺乏典型的线粒体脑肌病的病理改变,如RRFs.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重度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ARDS)的治疗效应。方法选择2017年12月3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70例重度NARDS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干预组经气管插管导管内滴入布地奈德,每次0.5 mg/kg,每8小时一次,连用2 d;对照组以同样方式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收集两组患儿的围产期孕母资料、新生儿资料和血气分析指标等。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围产期孕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HFOV使用的比例(74.3%)高于对照组(51.4%)(χ^2=3.916,P<0.05)。干预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比例(45.7%)低于对照组(71.4%)(χ^2=4.769,P<0.05));干预组气漏发生的比例(2.9%)低于对照组(20.0%)(P<0.05);干预组气道高反应性(咳嗽)发生的比例(14.3%)低于对照组(48.6%)(χ^2=9.545,P<0.05)。两组间的住院时间、死亡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高血压、水肿、低钾血症、高钠血症发生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7 d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布地奈德能减少气漏、阻止或减轻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对NARDS具有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周期性充气加压对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周期性充气加压。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周期性充气加压可促使机体血液高黏滞与高凝状态减少,从而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基于Real-time PCR分析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方法,探讨丁酸钠对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方法 将K562细胞分为0.5 mmol/L丁酸钠处理48 h组和K562细胞组,每组取1x107细胞用实验.采用抗乙酰化组蛋白H3及H4抗体分别对两组细胞进行ChIP,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处理细胞Gγ-、A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乙酰化H3和H4(acH3,acH4)水平.结果各细胞组组内Gγ-和Aγ-珠蛋白基凶启动子区域acH3、acH4水平高于阴性对照necdin基因.与K562细胞相比,NaB处理组嘶G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acH3和aeH4水平分别升高3.1和2.6倍,Aγ-珠蛋白基凶启动子区acH3和acH4水平分别升高3.7和3.2倍(P<0.01).结论 建立了基于荧光定量PCR分析的ChIP技术用于研究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并进一步证实了丁酸钠对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R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完全性直肠脱垂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elorme术组和Delorme+PPH术组,每组各30例。Delorme术组予以Delorme术治疗;Delorme+P...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按照动物试验3R原则,建立改良NIH法 (Modified NIH,M-NIH)即单一稀释法检测狂犬病疫苗(简称狂苗)效价,替代传统的NIH法。方法 通过比较单一稀释度的待检疫苗与第八批狂犬病疫苗效力试验用国家标准品(简称标准品)的小鼠保护率,建立狂苗效价测定的改良-NIH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重复性、准确性及适用性验证。采用M-NIH法和NIH法对52批狂苗进行比较研究,再联合9家实验室验证共计247批次狂苗,使用Kappa系数和Mcnemar-Bowker检验 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并采用3家企业生产的狂苗,进行适用性验证。对M-NIH法获批准后近4年来应用于狂苗批签发检验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52批次狂苗效价测定的两种方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2.3%(kappa=0.82,P<0.01);247批次狂苗扩大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0.2%(kappa= 0.54,P<0.01)。采用M-NIH法测定标准品保护率时,实验室内变异系数为21.7%,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23.4%。3家企业批签发狂苗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M-NIH重复性检测结果与NIH结果符合率为100%。近4年来批签发机构采用M-NIH法抽检820批狂苗效价,合格率为93.8%;M-NIH不合格批次最终经NIH法测定后,狂苗效价合格率合计为99.8%。结论 建立了改良-NIH法。该方法获得批准后用于狂苗的效价检测,大大减少了动物使用量,提高了狂苗的批签发效率。  相似文献   
48.
黄芪多糖对K562细胞胎儿血红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K562细胞胎儿血红蛋白(HbF)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K562细胞为模型,不同质量浓度APS(150、300、450 mg/L)诱导的细胞为实验组,丁酸钠(NaB)诱导的细胞为阳性对照,分别用 Western blot和锥虫蓝拒染法计数分析HbF表达水平和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1.剂量效应:150、300和450 mg/L APS分别诱导K562细胞48 h,HbF合成增强(F=310.476 P=0),分别增加至未加药组的(1.56±0.03)、(1.78±0.04)和(1.51±0.32)倍,诱导前后有显著性差异.300 mg/L APS组诱导时HbF合成最强(P=0.005).2.时间效应:300 mg/L APS诱导K562细胞后HbF合成逐渐增加,峰值在48~60 h,为未加药组的(2.10±0.19)倍 (P=0),以后逐渐下降.与NaB组[(2.88±0.27)倍]比较, APS 诱导K562细胞HbF合成有显著性差异(P=0).3.APS对K562细胞的增殖作用:不同质量浓度(150、300和450 mg/L )APS和0.5 mmol/L NaB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同(F=297.078 P=0).APS的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均弱于NaB(P=0.001).APS和NaB各诱导K562细胞48 h抑制率分别为20.45%和79.55%,有显著性差异(P=0);诱导72 h抑制率分别为38.46%和90.11%,有显著性差异(P=0).结论 APS可诱导K562细胞HbF合成增加,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NaB弱.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具有溶栓适应征的100例AI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各50例,2组患者分别给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3个月随访期间对患者的受累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14 d,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2组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发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动脉溶栓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2种方法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钛板法及锚定法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EOLP)治疗颈脊髓压迫的效果及"关门"现象发生率。方法 74例颈脊髓压迫症患者随机分为钛板法组和锚定法组各37例,分别以钛板法、锚定法行EOLP治疗。记录手术情况,评估临床疗效、轴性症状改善效果及影像学效果,统计术后1年内"关门"现象发生率。结果钛板法组手术时间明显较锚定法组长(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术后1周JOA评分改善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钛板法组术后1年JOA评分改善率明显较锚定法组高(P0.05)。两组术前轴性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前轴性症状均明显改善,但钛板法组术后6个月颈后部疼痛、颈后部僵硬、肩部疼痛、肩部僵硬评分均显著低于锚定法组(P0.05)。钛板法组术后6个月开门角度、椎管前后径长度及椎管扩大率显著大于锚定法组(P0.05),且术后1年内"关门"现象发生率为2.70%,显著低于锚定法组的21.62%(P0.05)。结论与锚定法相比,采用钛板法行EOLP治疗颈脊髓压迫症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手术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轴性症状,尤其对于维持椎板开门角度及椎管扩大的作用更佳,从而可有效减少"关门"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