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一直是目前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确立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在教学中应用为课题的教学研究项目,努力挖掘生化知识中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找观点、教观点、用观点。用哲学的思想指导生化教学全过程,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传授科学的知识,积极探索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2.
姜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细胞DNA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姜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姜油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用比色法检测对人红细胞溶血和兔肝匀浆丙二醛 (MDA )生成的影响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姜油可明显抑制本底的发光强度 ;对H2O2 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和DNA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能抑制兔肝匀浆MDA的生成 ,抑制率为 48.16%。结论 :姜油具有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防护DNA损伤的作用 ,是天然的抗氧化剂 ,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拉曼被孢霉γ-亚麻酸高产突变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诱变、筛选γ 亚麻酸 (GLA)高产菌株。方法采用 5 氟尿嘧啶、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及自然分离的方法 ,对拉曼被孢霉AS 3.34 13进行诱变筛选。结果获得一株GLA高产突变株F5。该菌株GLA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了 30 0 %。传代实验证明该菌株遗传性质稳定。经对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该菌株GLA生产能力可达 115 3.6 3mg/L ,较原始菌株提高 335 .87%。结论拉曼被孢霉GLA高产突变株F5已达工业生产菌株要求。  相似文献   
24.
亚麻子与紫苏子油中脂肪酸成分和α-亚麻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亚麻子和紫苏子分别是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usitatissimum)和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成熟种子。它们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重要的药用价值[1,2]。为了解其中的有效成分,本研究用索氏萃取法获取样品油,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并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1 材 料 与 仪 器  样品:亚麻子,购于内蒙古自治区察素旗;未经处理紫苏子,购于北京市中药店。  脂肪酸标准品:标准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均为Sigma公司产品,纯度>99%。  仪器:美国PE公司产Q-Mass910-型GC/…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亚麻子油对肝功能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为全面认识其生理作用及合理利用剂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饲料中加入0、3%、6.0%三种含量的亚麻子油喂养新西兰雄兔3个月,检测其肝功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摄入3.0%亚麻子油饲料时,兔血溏、ALT等指标的影响较轻,肝脏未见明显的病理性损伤;6.0%亚麻子饲料使兔血糖、ALT、AST明显增高,且肝细胞浊肝、坏死、炎细胞浸润发生率均很高。结论:过量摄入亚麻子油对兔肝脏有损伤。  相似文献   
26.
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教学质量评估却是十分复杂的工作。目前,有的采取由领导或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有的通过课终考试或统考成绩进行分析,这些直接的、近期的评估方法,能说明一定问题,但又不可避免存在着主观因素。为此,我们进行遗忘率调查分析,从另一侧面来判断教学效果,分析教学中存在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一、方法我们选择85年级军医专业学生进行遗忘  相似文献   
27.
溶菌酶又称细胞壁质酶,是由细胞溶酶体分泌的一种水解酶。它具有抗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是机体非特异反应因素之一,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防御反应状态。放射损伤时,溶酶体遭受破坏,导致血清溶菌酶含量改变。因此,血清溶菌酶含量变化可能是一项衡量放射性损伤有用的指标。本文就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家兔后血清溶菌  相似文献   
28.
高脂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中脂肪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MS法测定高脂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中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并提供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同步分析资料。结果表明:患者肉豆蔻酸(140)和亚油酸(182)明显增高,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呈正相关;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二十碳四烯酸(AA,204)和二十二碳四烯酸(224)以及硬脂酸(180)明显降低,与TC、TG、LDL-C和apoB水平呈负相关。另外,对高脂血症患者LDL脂肪酸中的180、182、226和204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白黎芦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超微弱化学发光法测定白黎芦醇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用比色法检测对人红细胞溶血和兔肝匀浆MDA生成的影响;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白黎芦醇可明显抑制本底的发光强度;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和DNA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兔肝匀浆MDA的生成,抑制率为17.28%.结论:白黎芦醇具有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防护DNA损伤的作用,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紫苏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紫苏子[Perila frutescens(L.)Brit.]油进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方法:先将样品进行皂化、甲酯化处理,再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种脂肪酸,分别是软脂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花生一烯酸、花生酸,并求出各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论:在6种脂肪酸中,α-亚麻酸占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