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6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73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外周神经免疫机制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半定量检测技术,分别检测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5例同胞(同胞组)及30名正常对照(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β、TNF-α及TH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患者组、同胞组及对照组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52±1.01、1.52±1.09和0.74±0.38;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8±0.99、1.01±0.87和0.70±0.29;TH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33、0.61±0.32和0.28±0.20。患者组和同胞组的IL-1β、TNF—α、TH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患者组IL-1β(r=0.420)、TNF—α(r=0.430)的mRNA表达水平与PANSS的-般病理症状分呈正相关(P〈0.01)。同胞组与对照组合并统计,IL-1β与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7,P〈0.01);IL-1β与TH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6,P〈0.01)。患者组仅IL-1β与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4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细胞TH、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且与精神分裂症的-般病理症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2.
网络成瘾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网络用户呈现低龄化趋势中,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网络成瘾初中生与父母养育方式和人格密切相关[1],因此深入了解网络成瘾初中生人格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是本研究的目的。1资料和方法1.1对象:于2005年9~12月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随机筛查了两所学校的初二和初三学生700名,对其中筛查阳性者由2名临床医师进行诊断性访谈,最终确定并纳入网络成瘾症(IAD)组,共47例(6.7%)。男34名,平均年龄(14.6±1.2),女13名,平均年龄(14.8±0.7)岁。男∶女=2.6∶1。… 相似文献
23.
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单一选用帕罗西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的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帕罗西汀治疗后抑郁症患者血清FT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01),对帕罗西汀疗效较好的患者较疗效差者血清FT4降低尤为明显(P<0.05),血清FTd水平相对偏高的患者治疗后降低明显(P<0.01)。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可引起抑郁症患者血清FT4水平降低,且在疗效较好的及血清FT4水平偏高的患者中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24.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防御方式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防御方式问卷对 96名男性和 8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防御机制的测定 ,进行t检验 ;选取影响防御方式的 9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男女两组 4个防御因子未发现明显差异 ,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投射、退缩得分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5 ,P <0 0 1) ,幻想、躯体化得分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5 ) ;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的理想化和否认得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5 ,P <0 0 1)。男性成熟防御机制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r=0 6 99,P <0 0 1) ,与病程呈负相关 (r =- 0 36 2 ,P <0 0 5 ) ,与住院时间呈负相关 (r= - 0 32 9) ;男性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与职业呈负相关 (r =- 0 4 4 6 ,P <0 0 5 ) ;女性的掩饰因子得分与疗效呈正相关 (r =0 5 89,P <0 0 1) ,与住院时间呈负相关 (r =- 0 36 9,P <0 0 5 )。结论 四种防御机制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但部分条目男女差异较大 ,文化程度、病程、职业、住院时间和疗效对防御机制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5.
脑梗死和失眠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应用多导睡眠图 (polysomnogeaphy)技术对睡眠生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其涉及领域愈来愈广。脑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多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但其睡眠特点尚不清楚。我院自 1996 - 12~ 1998- 0 3对 30例脑梗死患者和 3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描记 ,并与 2 2名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 ,以探讨脑梗死和失眠症患者睡眠参数改变的各自病理生理特点。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脑梗死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7~ 79岁 ,平均 (5 9 3± 6 7)岁 ,符合脑血管病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1] 并CT证实的神经科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失眠与羟色胺转运体( 5 -HTT)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对85例病例组和54名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 ,进行PCR扩增,分析相应的基因型,并比较两组不同基因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的5 -HTTLPR和5 -HTTVNTR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不同基因型频率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病例组5- HTTLPR的S/S(S组)和S/L +L/L(L组)两组之间及5- HTTVNTR的1 0 / 1 0 + 1 0 / 1 2 ( 1 0组)和1 2 / 1 2 ( 1 2组)两组之间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结论 5- HTTLPR和5 -HTTVNTR两种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原发性失眠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7.
28.
唐山地震孤儿21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唐山地震弧儿21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使用事件影响量表、SCL-90、MMPI、应激源和应激反应问卷及生活质量问卷等工具,在唐山地震21年后对67名弧儿和67名非弧儿幸存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弧儿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也无显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结论 地震弧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非弧儿幸存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9.
矿难后2个月急性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矿难后2个月急性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索在PTSD神经环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脑机制.方法 24例急性重性PISD患者和24名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DTI检测分析.通过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2)软件来处理.结果 矿难后2个月,DTI结果显示,PTSD患者左侧前扣带回、右侧后扣带回、左侧胼胝体下回、右侧额中回及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枕中回、左侧前楔叶、右侧丘脑、右侧中央后回、右侧sub-gyral等脑区FA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PTSD在急性期已存在脑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体(5-HTT)相关多态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23例抑郁症患者和122名健康对照者(均为汉族)的5-HTT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的分布,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法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共检测到四种等位基因形态S、L、VL和XL,患者组中5-HTTLPR多态性L等位基因频率(28.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组基因型频率(S/S,49.6%;L/L,12.2%;VL/VL,0.8%;S/L,29.3%;S/VL,5.7%;L/VL,2.4%;S/XL,0%)与对照组(S/S,54.1%;L/L,4.1%;VL/VL,1.6%;S/L,23.8%;S/VL,9.8%;L/VL,4.1%;S/XL,2.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5-HTTLPR多态性L等位基因可能与抑郁症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