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1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镜像疗法已广泛运用于脑卒中后的肢体康复, 但传统的镜像设备存在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不断有新型的镜像疗法设备问世, 在改进治疗技术的同时, 扩大了其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罗列出不同的镜像视觉反馈治疗设备, 并阐述其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与不足, 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单日)和对照组(双日)各100例。观察组在潜伏期行耳穴贴压法分娩镇痛,对照组潜伏期无任何镇痛方法,两组在活跃期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第一产程时间、潜伏期及活跃期疼痛评分、产妇镇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为4%,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为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与5 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8.63±0.88)分、(9.15±0.71)分,对照组新生儿1min与5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8.72±0.98)分、(9.13±0.8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时间观察组为(361±32.4)min,对照组为(432±39.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产程的镇痛满意度,观察组满意率为91%、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潜伏期VAS评分为(2.21±0.75)分,对照组(4.91±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跃期VAS评分为(2.14±0.56)分,对照组为(2.15±0.5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贴法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时镇痛作用明显,可缩短第一产程,不增加剖宫产率,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处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Ⅰ)水平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保护机制。 方法将2~3月龄雄性成年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后运动训练2周组(运动训练组),每组6只大鼠。于运动训练组运动训练2周后,3组大鼠同时断头取脑,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大鼠缺血部纹状体脑组织内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型(mGluR1)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mGluR5)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 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纹状体mGluR1和mGluR5的mRNA升高明显(P<0.01),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mGluR1和mGluR5的mRNA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下调(P<0.01)。 结论运动训练可以使缺血再灌注大鼠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Ⅰ)水平下调,这可能是抑制兴奋毒性谷氨酸的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利用自噬抑制剂联合放射疗法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和KB细胞,探讨自噬对口腔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和KB细胞,分为对照组、氯喹(CQ)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放射组(IR组)及联合放射组(CQ+IR组和3-MA+IR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采用免疫荧光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L-27细胞自噬水平(即LC3Ⅱ免疫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水平,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IR组比较,联合放射组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 < 0.05)。IR组细胞自噬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Q组、3-MA组和联合放射组(P < 0.05)。IR 组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联合放射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联合放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 0.05);与IR组比较,联合放射组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P < 0.05)。结论:放射疗法可以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自噬水平升高。自噬抑制剂可以通过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提高其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破伤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破伤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破伤风发病率最高的职业是农民(占64%);发病原因仍以外伤和感染占首位,而自行注射毒品引发破伤风者近来不断出现。绝大多数破伤风病人受伤后未及时做正确处理。结论:在广大农村加强破伤风防治和切断其感染途径是降低破伤风发病率的关键,一些新的感染途径如注射吸毒和医源性因素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6.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分子机理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是目前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物。其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理是:首先与效应细胞膜干扰素受体结合,激活胞膜和胞浆中的蛋白激酶,使胞浆中干扰素刺激基因结合因子α亚基磷酸化,磷酸化的干扰素刺激基因结合因子α亚基与γ亚基进入细胞核内,与效应细胞基因的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结合并激活该元件,启动效应细胞大量转录、翻译合成干扰素抗病毒效应分子,如2′-5′AS、起始因子蛋白激酶及Mx蛋白等,阻断病毒mRNA转录、阻止病毒蛋白合成及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病毒生物活性。干扰素抗病毒基因治疗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并展现出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破伤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破伤风 (tetanus)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后 ,在局部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所致的急性疾病。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 ,很多家畜粪便中都带有破伤风杆菌 ,人粪中也常带菌。细菌的芽胞常存在于土壤 ,污泥和尘埃中。不同类型和大小的伤口均可成为破伤风杆菌的入侵门户。近年来随着毒品成瘾者越来越多采用注射方式吸毒 ,且其使用的注射针具可能被多种细菌污染 ,乃至因静脉吸毒者发生破伤风逐年增加 ,在某些经济发达和吸毒高发地区 ,甚至已成为破伤风的主要传播途径[1~ 4 ] 。破伤风是一种完全可预防的疾病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免疫不…  相似文献   
108.
重新认识严重败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败血症是指败血症伴动脉低血压和因灌流减少而引起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衰竭。从流行病学观点看,近20年来,严重败血症在败血症中的比例明显增加,从25%上升至80%,成为监护病房第一死亡原因。现就严重败血症的相关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9.
1 120人B超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超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在体检中起到了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作用。现就2002年淮阴师范学院教职工B超体检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陈桂蓉  贾杰 《海南医学》1992,3(3):25-27
目前国内外对乙型肝炎病原学研究已进入病毒分子生物学的水平。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BV-DNA是一项高度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技术,其灵敏度比酶标法和放免法要高1000倍,比测定DNA多聚酶(DNAP)灵敏100倍,可测到pg水平,仅次于聚合酶链反应(PCR),它是检测HBV复制和传染性的一种直接、敏感而又可靠的方法。本文拟将我科1991年5~8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