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隙综合征(LS)的病因。方法对218例典型的LS作常规头部CT检查,必要时作增强CT、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腔隙性梗死(LI)192例(88%),非腔隙性梗死26例(12%)。后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多发性硬化、脑囊虫病、硬膜下血肿等。结论具有LS特征的病人必须作适时的CT检查,以免误诊。LI是LS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壮族聚居区宫颈癌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壮族集中居住人群宫颈癌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当地壮族集中居住人群中年龄为20~65岁,有2年以上性生活史的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口、宫颈管刮片细胞标本采集及苏木素染色法。结果从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共调查了9个乡镇共1876人,宫颈癌总患病率为0.21%。比全国发病率的0.015%高出0.195%,并向年轻化发展。结论广东壮族地区宫颈癌为高发区,患病原因可能与早婚、早育、多胎、居住的卫生条件恶劣、卫生知识缺乏等有关。为提高壮族地区人群健康水平,早干预、阻止病情发展、开展婚育知识教育及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护士工作疲溃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心理健康状况及压力的分析。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症状自评量表的10个因子中强迫、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人际关系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提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严重,强调护士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护理管理者要关心、支持护理人员等相关措施,增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Binswanger病 (BD)、脑白质疏松症 (LA)及LA合并脑梗死 (LA +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和临床记忆量表 (CMS)检查BD(33例 )、LA(2 7例 )、LA +CI(31例 )患者及健康对照者 (30名 )的认知功能状态 ,并比较其障碍的程度。结果  (1)BD组、LA组、LA +CI组MMSE及CM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2 )BD组、LA +CI组MMSE及CMS评分均明显低于LA组 (P <0 0 5~ 0 0 1)。 (3)LA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2 1例 (77 8% ) ;BD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8例 (2 4 2 % ) ,痴呆 2 5例 (75 .8% ) ;LA +CI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6例 (19 4 % ) ,痴呆 2 4例 (77 4 % )。结论LA大多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而BD和LA +CI多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是临床诊断BD、LA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部分结核病的治疗对选用标准化疗方案存在有一定限制,例如:反复出现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严重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口服抗痨药物的;并发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等等,对这类患者我们选用了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乙胺丁醇三药联合的个体化化疗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2年1月~2004年8月收治的不宜选用标准化疗方案的各种结核病27例,年龄18~72岁,男22例,女5例,其中肺结核16例(痰涂阳4例,涂阴11例,无空洞);结核性胸膜炎4例(少至中量胸水);腰椎结核3例(伴椎旁脓肿);结核性脑膜炎2例;肾结核2例。在选用新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配伍治疗疾病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应用,若配伍得当,则可取长补短取得良效;若配伍不当,则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性,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中医药配伍的禁忌问题应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就该问题从理化性质配伍禁忌和药理学配伍禁忌两大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心理干预及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脑卒中部位与情感障碍的关系,以及口服帕罗西汀合并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8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对脑卒中后同时出现抑郁和焦虑的5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和心理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6周末进行评测.结果 181例患者中发生情感障碍81例(44.75 %),其中66.67%(54例)同时出现抑郁和焦虑,情感障碍的发生与额叶、左侧大脑半球、基底节病灶有关(P<0.05~0.001);治疗后治疗组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6周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促进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背景:单纯脑白质疏松症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认知功能是脑血管病神经心理研究的一部分,但目前关于两者的对比研究还是空白。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及单纯脑白质疏松症合并脑梗死认知功能的不同特点。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7-03/2000—05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血管病患者91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疾病类型分为3组,其中单纯脑白质疏松症组27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组33例,单纯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组31例。另外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以上各组观察对象均自愿参加观察。方法:对各组观察对象进行认知功能及记忆能力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认知功能测定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按不同文化程度(文盲、小学、中学、大学)评分分别低于17,20,22,23分为痴呆。记忆能力测查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甲式,测查内容包括联想学习、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和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将上述5项测查成绩换算成量表分并算出记忆商。主要观察指标:各组观察对象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临床记忆量表评分。结果:纳入脑血管病患者91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观察对象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比较:单纯脑白质疏松症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1例(77.8%);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8例(24.2%),痴呆25例(75.8%);单纯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6例(19.4%),痴呆24例(77.4%)。②各组观察对象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比较:单纯脑白质疏松症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组、单纯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组两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2.14&;#177;3.81,P〈0.05-0.01)。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组和单纯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组评分显著低于单纯脑白质疏松症组(t=2.13-3.37,P〈0.05-0.01)。结论:①单纯脑白质疏松症认知损害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为主。②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和单纯脑白质疏松症+脑梗死的认知障碍以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为主,其程度明显重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可以作为评估单纯脑白质疏松症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白秀丽  贺燕  刘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680-3682
目的调查新护士在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及胜任力水平.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工作投入量表、中国护士工作胜任力调查量表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2017年新入职医院的80名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阶段性调查.结果新护士在规范化培训1年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工作胜任力得分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00、0.000),培训1年胜任能力的得分硕士学历高于本科、大专学历的新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职业认同得分与工作投入、胜任能力呈正相关.结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可以不断提高护士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提升新护士工作投入状态,充分表达工作的活力、奉献及专注,增强工作胜任能力,进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