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在小腿后侧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逆行转位加闭式灌注冲洗引流Ⅰ期修复 1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 ,术后持续以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液灌注引流 ,时间 7~ 2 2d。结果  11例皮瓣完全成活 ,感染创面Ⅰ期愈合 ;1例远端皮缘浅表坏死 ,术后继续灌注引流至感染性创面愈合 ,皮肤浅表坏死经换药创面Ⅱ期愈合。术后皮瓣无水肿、拔管后管道无一例形成感染性窦道等。随访 2~ 2 9个月 ,术后感染、骨髓炎均无复发。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加闭式灌注冲洗引流法操作简便 ,可Ⅰ期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的创面。  相似文献   
32.
异体动脉在血管桥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同种异体动脉经处理后将其作为一种血管移植材料应用于临床,其中用于肢体主干血管动脉瘤切除后桥接3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瘦的桥接5例。术后全部病例均无明显排斥反应,血管通畅,时间最长者已达24个月。与其他血管移植材料相比,它具有来源丰富,制备简便,价格便宜,组织相容性好,血管功能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33.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加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段。方法:采用Moore切口,应用带旋股内动脉支大转子支骨瓣转移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26例。随访2年以上。结果:骨折愈合率100%,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股骨头坏死率7.7%。结论:该术式有解剖学基础,简便易行,是治疗中青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较好方法,尤适用于股骨颈后方有骨缺损。  相似文献   
34.
1983年10月~1987年底,我科应用各种带血管蒂的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膝以下组织缺损4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临 床 资 料 本组44例,男37例、女7例;年龄11~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决前足底创面不易愈合这一较棘手的难题,根据足局部血供特点,设计了趾腓侧岛状皮瓣的修复方法,已用于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认为:①本皮瓣血供丰富,质地优良,带有神经,术后耐磨耐压,可恢复足的正常行走和负重功能;②皮瓣血管神经蒂长,通过“隧道”可顺利移转至前足底各处创面;③血管变异少,手术简便,有利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后中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合并症的价值。方法 观察CT三维图像,根据腰椎间盘和椎管的三维形态,明确神经根、脊髓受压的原因;自制器械,行椎间盘摘除、椎管扩大减压术。结果 80例中,行椎板间隙开窗117个,随访1-20个月,平均11个月。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60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96%。结论 进行腰椎三维形态学分析,掌握神经根、脊髓受压的原因与范围,添加特殊器械,可治疗多种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的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37.
胸脐皮瓣移位治疗坐骨部褥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脐皮瓣移位治疗坐骨部褥疮贝抗胜,张德,吴强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带血管蒂的胸脐皮瓣移位治疗坐骨部褥疮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7岁~51岁。T12、L2压缩性骨折各2例,L1压缩性骨折1例,术后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38.
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膜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10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骨科和医学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骨膜细胞生长情况、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结果:①人骨膜培养活细胞光镜下形态:早期新生细胞呈梭形,饱满透明,立体感强;分裂期呈立方形或短柱状;后期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宽梭和不规则形,分泌功能旺盛。②人骨膜细胞电镜下超微结构:胞体呈梭形,膜面有少量微绒毛状突起,粗面内质网丰富,有大量异噬体等次级溶酶体,线粒体体积较小、基质致密有少量嵴。具有原代细胞生物形态学特征。结论:人骨膜成骨细胞可经体外培养大量增殖,且细胞传代进化后,其形态学结构与原代细胞无明显差异,可用于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膜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10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骨科和医学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骨膜细胞生长情况、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结果:①人骨膜培养活细胞光镜下形态:早期新生细胞呈梭形,饱满透明,立体感强;分裂期呈立方形或短柱状;后期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宽梭和不规则形,分泌功能旺盛。②人骨膜细胞电镜下超微结构:胞体呈梭形,膜面有少量微绒毛状突起,粗面内质网丰富,有大量异噬体等次级溶酶体,线粒体体积较小、基质致密有少量嵴。具有原代细胞生物形态学特征。结论:人骨膜成骨细胞可经体外培养大量增殖,且细胞传代进化后,其形态学结构与原代细胞无明显差异,可用于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40.
气囊止血带阻断下肢血流压力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选择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按站立时右大腿围分为S组(<45cm)、M组(45~60cm)、L组(>60cm),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分别测定右腘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的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以下肢周径和测定值为依据确定手术时充气压力,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作为个体充气压力(kPa)值,最大值≤50kPa。用上述方法应用于下肢手术700例,观察术中创面的止血效果和术后止血带损伤发生情况。结果30例右侧腘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参考值分别为:S组(35.70±3.16)kPa和(18.90±2.77)kPa,M组(34.40±2.72)kPa和(19.10±2.18)kPa,L组(39.60±1.90)kPa和(22.90±3.21)kPa,各组阻断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手术应用700例,止血效果达优690例,良10例,术后均无止血带损伤。结论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参考值(kPa),是下肢手术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