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1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716篇
预防医学   285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43篇
  1篇
中国医学   322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仍面临诸多有待于认识、难以解决的难题。现有的糖尿病足临床病情评估、分级很多,但在全面整体地反映疾病特征及病情整体评估上存在局限或不足;糖尿病足发病起因主要由糖尿病导致的外周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局部的感染引起,原因复杂;其临床表现多见为两大类间或两者兼具:一类以急性感染特征为主,一类以慢性足的皮肤缺血溃破,久治不愈伤口特征为主。依照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体征,结合超声和影像检查,分为感染型、缺血型、混合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2.
目的应用羊水进行细胞遗传产前诊断,探讨孕中期胎儿染色体的送检趋势,以及临床诊断与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产前诊断送检的羊水样本进行染色体分析。收录、统计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共2026份送检羊水染色体检查标本的临床诊断资料与染色体结果,总结羊水染色体送检的变化,分析各临床诊断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差异,评估在染色体异常方面的风险值。结果 2012年第四季度至2013年第二季度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送检数量同比变化不大,2013年第三、四季度明显下降。异常检出率最高的组别是不良孕史组,为8.77%,与总样本的异常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值为0.03,小于0.05)。评估临床诊断检查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值,无高风险或低风险诊断组别。结论孕妇无创产前筛查和CGH的开展使羊水细胞遗传产前诊断显著减少,不良孕产史的羊水染色体遗传产前检出率最高,有统计学意义;所有临床分组的风险值升高或降低不明显。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化疗后CD 4,CD 4/CD 8较化疗前升高 (P <0 0 5 ) ,而CD 19,CD 16CD 56下降 (P <0 0 5 )。化疗有效组CD 4/CD 8比值高于无效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化疗增强了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有利于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44.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过去多见北方农村,现在已成为萧山农村常见病,多见于6个月之内的婴儿,好发于冬末春初,常规治疗是抗惊厥,补钙及维生素D.是否采用大量维生素D与钙剂同时给药,治疗后血钙变化如何?为此目的,作者自2010-2011年观察了38例患儿,将大剂量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应用,结果没有发生低血钙和喉痉挛.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告用双PAP法检测3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组织内HBsAg,观察血吸虫病合并乙型肝炎的病理变化,试图阐明晚血患者发生小结节性肝硬变的原因。根据肝组织形态变化并经双PAP法检测证实,30例晚血患者中18例(60%)合并乙肝,其中慢活肝7例(38.9%)。HBsAg的类型中以胞膜Ⅰ型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88例肝内乙肝抗原阳性的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患者进行肝脏病理和临床分析,发现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有四种肝脏病理类型:单纯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13.6%);肝纤维化合并慢性肝炎(18.2%);肝纤维化合并静止性肝硬化(29.6%)和肝纤维化合并活动性肝硬化(38.6%).88例患者中,43例(48.9%)无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指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与肝脏病理变化程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47.
自1981年5月以来,我院应用实时超声显像探测泌尿外科疾病,并对部分病例同时行X线联合检查,从而大大提高了诊断符合率。现就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0例作以下分析讨论。一、仪器和方法(一) 仪器:应用日本产aloka SSD——202、SSD—256,hitachi EUB—25、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正规康复训练;治疗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正规康复训练及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治疗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平均随访(24.5±7.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对照组与治疗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Rs评分0~1分41例(51.2%),对照组mRs评分0~1分28例(35.0%),两组患者mRs评分0~1分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38)。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PI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TIA、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变,未出现其他不适感。结论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的顺应性,提高脑血流的储备能力,降低TIA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背景:microRNA let-7f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具体作用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可知。 目的:分析let-7f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 方法:①构建let-7f过表达及抑制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分为4个组:转染上调组(转染LV-rno-let-7f-up)、转染下调组(转染LV-rno-let-7f-down)、阴性转染组(转染空病毒)、未转染组(不进行病毒转染)。 qRT-PCR检测各组细胞let-7f表达水平。MTT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let-7f表达水平下细胞增殖情况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②预测let-7f潜在的靶基因,构建野生型/突变型白细胞介素6 3’UTR报告基因载体,分别与let-7f/let-7f inhibitor共转染293T细胞系,测定荧光素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let-7f转染上调组较未转染组及阴性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能力明显增强,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S期明显增多,凋亡减少(P < 0.05);转染下调组结果与其相反。let-7f转染上调组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及阴性转染组(P < 0.05);转染下调组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则明显升高(P < 0.05);Western blot、定量PCR显示let-7f转染上调组Cyclin D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P < 0.05);转染下调组表达均下调(P < 0.05);未转染组与阴性转染组所有结果无明显差异(P > 0.05)。野生型白细胞介素6 3’UTR报告基因载体与let-7f共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减低(P < 0.05)。结果表明上调let-7f表达水平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及克隆形成能力,减少凋亡,而下调let-7f表达水平则出现抑制作用。白细胞介素6过表达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考虑白细胞介素6是let-7f的靶基因,let-7f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6表达而促进细胞增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