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阐述CXCL12-CXCR4在前列腺癌嗜神经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H&E染色观察前列腺癌细胞对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神经的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L12和CXCR4、MMP-2、MMP-9在22例人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浸润神经的肿瘤细胞CXCR4和CXCL12的表达.结果: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存在着较明显的肿瘤细胞侵犯神经现象,人前列腺癌组织中CXCL12、CXCR4、MMP-2和MMP-9表达阳性率均较前列腺增生组织明显升高(P<0.05),侵犯神经的肿瘤细胞表达CXCR4,神经组织内神经鞘膜细胞表达CXCL12.结论: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细胞嗜神经现象,肿瘤肿瘤细胞分泌CXCL12,CXCR4与MMP-2、MMP-9促进了癌细胞的嗜神经浸润.  相似文献   
32.
比较TA2小鼠正常乳腺、乳腺癌前病变和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通过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中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初步确定线粒体凋亡途径在TA2小鼠自发乳腺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TA2成年雌鼠的乳腺组织(NC组)和TA2自发性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SBC-b组)和乳腺癌组织(SBC-t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乳腺上皮细胞中PCNA、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并计算增殖指数(PI);采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显示,SBC-b组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均明显高于NC(P<0.01或P<0.05);SBC-t组中除Bcl-2高于NC外,其余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NC(P<0.01),但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NC(P<0.01),Caspase-9 mRNA略高于NC,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途径可能参与了TA2鼠自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其通过刺激部分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破坏了TA2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以致乳腺癌发生。   相似文献   
33.
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钙粘素(E—cad)和β连环素(β—cat)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结果]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β—cat的正常表达率分别为23.46%和4.94%.原发灶中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尤其是高中分化病例.转移灶中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原发灶(45.68%比28.40%,P〈O.01),尤其是管状腺癌;原发灶中β—cat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E—cad的表达强度在原发灶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尤其是管状腺癌和高中分化病例。[结论]低表达E—cad和β—cat及异位表达β—cat的结肠癌细胞可能具有较强的转移能力,更易于发生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34.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浸润性癌中树突状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微小浸润性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和T细胞的 分布状况和浸润密度,探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和两步法对16例正常 副乳腺、58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4例微浸润导管癌及67例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标本进行S 100蛋白+DC、HLA DR+DC、CD1a +DC(DC三参数)及CD45RO+T细胞的浸润密度检测。结果 浸润癌中DC三参数浸润密度均高于其它病变组织(P< 0.05)。导管原位癌、微浸润癌及浸润癌组织中CD45RO+T细胞浸润密度均高于其它病变组织(P<0.05)。DC三参数间及 其与CD45RO+T细胞间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DC浸润密度随增生性病变加重而逐渐增高,发展为浸润癌时则明 显增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原位癌中抗原呈递分子HLA-DR的表达及其与c-erbB-2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常规石蜡包埋的65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IDC)和15例导管原位癌(DCIS)中HLA-DR及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IDC中HLA-DR的阳性表达率和c-erbB-2的过表达率均显著高于DCIS(P<0.05),HLA-DR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DCIS(P<0.05).DCIS中c-erbB-2过表达者HLA-DR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erbB-2低表达者(P<0.05).[结论]IDC中癌细胞可表达更多的HLA-DR分子,并且其c-erbB-2的过表达率较高.DCIS中HLA-DR与c-erbB-2均高表达者具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检测结肠癌中Fas和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4例结肠癌标本进行Fas和P-糖蛋白表达情况检测。【结果】管状腺癌中Fas和P-糖蛋白的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粘液腺癌(P<0.05),高中分化病例中Fas和P-糖蛋白的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粘液腺癌(P<0.05)。高表达Fas的病例中P-糖蛋白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Fas低表达病例(P<0.05)。【结论】结肠癌中Fas和P-糖蛋白表达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并且与组织学类型有关。高表达P-糖蛋白可能是部分高中分化病例对化疗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1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10个月,因左眼外突、左面颊部肿胀1周,于2002年5月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外鼻无畸形,左眼外突,眼裂狭小,左面颊部肿胀,压痛明显,左侧鼻腔中后段见一暗红色肿物,质中等硬,触之易出血。鼻腔CT:左上颌窦被软组织肿瘤块填充,肿块内密度均匀,向四周侵犯,突破内侧壁进入鼻腔,向外突入颞下窝并破坏骨质,边缘骨质模糊,余未见肿物侵犯。病理所见:鼻腔取活检,镜下见较多小圆细胞和少量柱状细胞,瘤细胞岛状分布,细胞之间穿插着纤细的纤维,并见“菊形团”结构(图1,2,见封底)。免疫组化嗜铬素和突触素阳性(图3,4,见封底)。结合常规切…  相似文献   
38.
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人体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动物实验及电镜观察研究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的形态结构及其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具有VM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进行PAS和CD31重复染色,观察VM的形态结构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构建恶性黑色素瘤B16动物模型,将活性炭注入小鼠循环系统内观察VM的结构,同时使用电镜技术观察VM的超微结构.结果:PAS阳性而CD31阴性的VM在肿瘤组织中呈片状分布,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和马赛克血管共同维持肿瘤组织血液供应,动物实验和电镜观察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VM的存在.结论:以活性炭作为示踪剂研究B16动物移植瘤组织内VM,表明VM与机体血循环相连通,是肿瘤组织内的功能性微循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血液供应模式,VM存在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可以通过VM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上皮癌变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C)的表达。方法 选取常规石蜡包埋乳腺组织标本14 7例,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性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导管内癌+早期浸润癌组、浸润癌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其S10 0 +DC、HLA DR +DC和CD1a +DC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浸润癌组S10 0 +DC和CD1a +D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1%、5 6.72 % ,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 .0 5 )。导管内癌+早期浸润癌组、浸润癌组HLA DR +D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 0 .0 0 %、97.0 1% ,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 .0 5 )。不同标记阳性DC联合表达率在导管内癌+早期浸润癌组、浸润癌组较高,分别为3 3 .3 3 %、5 5 .2 2 % ,且这2组中无不同标记阳性DC均阴性表达病例。结论 在乳腺导管上皮癌变过程中均有不同标记阳性DC存在,其阳性表达率随增生性病变进展逐渐增高,进展为浸润癌时则显著增高,DC的阳性表达情况可用于评估乳腺癌患者局部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的繁育规律,并从DNA、RNA、蛋白质、病毒学角度对该品系转基因小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以两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进行繁殖,利用PCR法对每一世代仔鼠检测其阳性率。利用RT—PCR和real-time PCR对转基因小鼠肝组织中的HBV DNA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并对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转录特征进行分析。利用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HBV病毒抗原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和分泌特征。结果两种交配方式窝产仔数和离乳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互交后代小鼠的阳性率高于回交后代。4只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分别与正常C57BL/6J鼠杂交进行传代,其阳性率始终保持在40%~50%,表明C57BL/6J-Tg(AlblHBV)44Bri/J型HBV已稳定整合表达,并能可靠地遗传给下一代。转基因小鼠的肝组织可稳定表达的病毒抗原并可分泌入血。结论该转基因小鼠可长期稳定高表达HBV病毒抗原,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