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应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支架(ace llu larized porc ine aortic va lve scaffo ld,APAV S)与兔骨髓干细胞(bone m arrow strom a l ce lls,BM SC 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瓣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去垢剂+核酸酶消化法处理,去除猪主动脉瓣细胞成分,并作去细胞前后的形态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定;在去细胞支架上种植兔BM SC s,行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光学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猪主动脉瓣膜中的细胞成分可完全被去除,获得完整无细胞的纤维网状支架。瓣叶去细胞前后的断裂强度(642±102g/mm2vs.636±127g/mm2)和断裂伸长率(62.2%±18.1%vs.54.4%±16.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的兔BM SC s在APAV S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α-平滑肌动蛋白抗体(+),CD 31(-)。结论种植兔BM SC s于APAV S上,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总结应用AF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脊柱后正中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61例和后外侧入路椎管探查减压34例。结果经6~24个月随访,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的前36%和后75.5%恢复到术后的前90.5%和后96%,Cobb's角由术前平均24.6°恢复为术后平均4.5°。脊髓损伤的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有2例出现椎弓根的松动,1例出现断钉。结论 AF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固定可靠,是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治疗更加完善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13.
扩大半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扩大半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8年6月本院采用后路扩大半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47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60个月,平均24h个月,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7.6分上升至平均14.9分,植骨均获融合,无血管、神经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后路扩大半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释放脑脊液在治疗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SAH组、治疗组和盐水对照组,各组分别于建模后1 d、3 d、5 d、7 d、10 d处死固定,取基底动脉。应用Le ica-Q550CW图像分析系统及软件测量基底动脉周长。数据结果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结果第3天,SAH组和治疗组的血管周长均小于盐水组,第5天治疗组的血管周长大于SAH组,并与盐水组无统计学差异。第7天治疗组血管周长大于SAH组及盐水组。结论 SAH后通过释放脑脊液对DCVS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的时间与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治疗.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对118例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发病后7 d内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已经聚积在蛛网膜下腔的出血,以及由于SAH而导致的脑部及全身性并发症.治疗效果经χ2检验.结果 118个动脉瘤中101个瘤腔100%闭塞,12个95%闭塞,5个被90%闭塞.术后115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89例,Ⅱ级14例,Ⅲ级9例,Ⅳ级3例,Ⅴ级3例.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2.5%.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8例,动脉瘤破裂3例,GDC脱出2例,脑梗塞1例.术后74例随访6~72个月均无再出血,3例复发者经二次补充GDC栓塞治愈.结论 对破裂性动脉瘤应早期进行血管内栓塞.术后治疗的策略应着眼于早期处理SAH,防治脑血管痉挛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并妥善处理脑部与全身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6.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分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复合体的DSA影像学特征及分型.方法 对50例破裂性动脉瘤采用CT及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50个破裂性动脉瘤均表现为出血量不等的SAH,DSA检查均在其破口周围形成假性动脉瘤,其影像特征为在真性动脉瘤腔外可见细小形、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假性瘤腔,可以根据DSA的影像表现将其分为三型:其中A型(类茶壶型)11例,B型(类葫芦型)27例,C型(类哑铃型)12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破口周围可以形成假性动脉瘤,这种假性瘤腔与真性瘤腔一起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动脉瘤复合体,其影像特征在DSA上可表现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7.
谭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2,(2)
革兰氏阴性菌及其胞壁中携带的脂多糖成分 (LPS)会引起骨吸收,从而导致种植失败。但由于存在许多临床因素的干扰,对这些失败的种植体周围的骨再生过程仍然难以预测,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种植体表面存在诸如LPS等的污染。本课题旨在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探讨多微小轴空病(Mm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Mm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改变等临床资料,结合复习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mD多于婴儿或儿童期起病,表现为肌肉无力、运动迟缓,肌肉病理呈典型微小轴空样改变,目前无特效疗法。结论 MmD可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确诊,肌肉活检是诊断MmD并与其他类似肌病相鉴别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0.
我们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74~82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程4~30年,有肺气肿病史27例,糖尿病史2例。临床表现:除均有咳嗽、咳痰外,伴有气喘12例、发热5例、呼吸困难2例,肺部闻及湿性哕音31例,闻及湿哕音伴双侧或一侧哮鸣音17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