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后路楔形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259岁,平均41.8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deics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法)评价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测量X线侧位片Cobb角,评价后凸畸形的纠正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2个月,平均20个月。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9.6°,术后8.4°;VAS评分术前平均7.1分,术后2.9分;JOA评分术前平均为13.6分,术后24.1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植骨牢固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减压及矫形效果,同时可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少,创伤较小,是胸腰段后凸畸形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谭震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21-21,23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灌流(HP)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采用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HD+HP组)和对照组(HD组),HD组30例,给予每周2~3次常规HD治疗;HD+HP组38例,在HD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每2周1次的HD+HP治疗。结果与HD组相比,HD+HP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脏去神经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8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肾脏去神经(renal denervation,RDN)+高脂组、假手术(sham)+高脂组、单纯高脂饮食(high-fat-diet,HFD)组。检测血脂、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浓度,免疫组化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ICAM-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的表达;RT-PCR检测MCP-1、PECAM-1、ICAM-1和VCAM-1的m RNA的表达。结果:术后RDN组NE水平低于sham组和HFD组(P<0.05),其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浓度低于HFD组(P<0.05);RDN组血浆ox-LDL浓度、主动脉的AngⅡ和粘附分子表达较sham组和HFD组明显降低(P<0.05),RDN组内膜/中膜比值较HFD组降低(P<0.05)。结论:RDN可降低TG浓度,同时可能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下调粘附分子的表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质粒载体pDC316bFGF-IREs-EGFP,将bFGF基因转移至MSCs中,再移植到种植体周围,为寻找一种新的促进种植体周骨界面形成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BM-MSCs,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pDC316bFGF-IREs-EGFP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犬骨髓源MSCs.再将其与藻酸钙凝胶复合移植到种植体周围,4周后通过大体、放射线、Micro-CT及组织学观察缺损再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再生速度明显快于未转染bFGF的MSCs移植组.讨论和结论:pDC316bFGF-IREs-EGFP转染的MSCs可以提高骨形成的效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常用反映面部生长型的指标与后前面高比间的关系 ,验证后前面高比作为确定面部生长型指标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 6 1例生长发育期正常儿童头侧位X线片 ,测量后前面高比及包括Y轴角、颅底角、面部 4个矢状平面角、前下面高 /前全面高、下颌支长等 12项既往文献报道可用来反映面部生长型的指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下颌平面角 (MP_SN)与后前面高比有极高相关性 ,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_0 92 2 ;②面部 4个矢状平面角与后前面高比呈负相关 ;③下颌支长度与后前面高比呈正相关。结论 :确定面部生长型的敏感指标是面部后前面高比 (S_Go/N_Me)及下颌平面角 (SN_MP) ,后前面高比可作为确定面部生长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用简单,高效的方法对同一个体的成骨细胞和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便迅速建立相关的体外研究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实验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获取大鼠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用组织块移行生长法培养成骨细胞,并对细胞培养中取材的对象和部位,酶消化时间,污染的控制等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所获得的细胞符合成骨细胞和成纤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且生长良好。结论: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大鼠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其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对牙周膜细胞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雌激素对体外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以探讨雌激素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SD大鼠来源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培养至第四代,建立体外创伤模型,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雌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测量细胞迁移情况,运用MTT、酶联检测仪测定细胞的增殖速度,对细胞的ALP进行提取和测定。结果:MTT结果硅示加入雌激素对该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在含雌激素的培养基中成纤维细胞的迁移速度加快;同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ALP表达娃著提高。结论:雌激素能明显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促进其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种植体周骨整合形成后在骨质改建过程中胶原的作用。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及偏振光显微镜的观察,考察了天然牙周、种植体周及拔牙窝的颈、中、底不同部位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及与骨整合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种植体周的I和Ⅲ型胶原纤维具有和天然牙、拔牙窝不同的分布特点。在牙种植体周牙槽窝的中部和底部I、Ⅲ型的胶原纤维的数量及其比值高过天然牙和拔牙窝;而在同一牙窝内的分布较均匀。结论:提示二者对骨整合具生物学及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震 《中国卫生产业》2012,(30):122-122
目的探讨针对少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治疗的少儿营养不良患者142例,其中男69例,女73例。平均年龄(4.7±1.9)岁,所有患者都不同程度患有营养不良。对不同病情的患儿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或者保健措施。结果根据造成营养不良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补充合适营养剂,对症下药。治疗结果显示痊愈的患儿128例,好转患儿14例。结论有针对性地采用健康教育和保健措施对少儿营养不良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处置的1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4 例,女性6 例;年龄45~68 岁;1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45(200,320) min,术中出血300(200,650) mL,术中左肝蒂在胆道镜引导下采用一次性切割吻合器离断,离断位置良好,无一例出现保留侧胆管损伤,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和胆漏;无一例出现中转开腹;术后不良事件轻微,1例患者出现轻微漏胆,1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均为Ⅱ级,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恢复流质饮食时间90~102 h,术后住院时间8~13 d,住院费用为(4.02±0.36)万元。结论: 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在器械、技术保障下是安全、可行的,且不会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