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6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434篇
耳鼻咽喉   145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540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501篇
内科学   758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218篇
特种医学   3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599篇
综合类   2895篇
预防医学   1436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1146篇
  13篇
中国医学   1021篇
肿瘤学   24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研究黄槿抗炎活性部位。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药材,提取物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黄槿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黄槿70%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正丁醇萃取物与生理盐水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槿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并初步确定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物。  相似文献   
992.
谭融通  黄莉  李坚梅 《重庆医学》2012,41(13):1267-1269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合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该院住院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64例(103例次)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例次腹膜炎患者中痊愈80例次(77.67%),无效23例次(22.33%),死亡4例次(3.88%)。操作不规范21例次(20.39%),腹泻8例次(7.77%),导管引流不畅6例(5.83%),治疗不彻底4例次(3.88%),便秘1例次(1.00%),无明显诱因40例次(38.83%)。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25.00%)最多见。结论 CAPD相关性腹膜炎感染以术后1个月发生多见,且以春、秋季发生较高。糖尿病、低清蛋白症是发生CAPD相关性腹膜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3.
曾峰  谭永嘉  曾庆良 《重庆医学》2012,41(26):2757-2758,2795
目的探讨TE方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NAC)的作用机制,分析TE方案NAC疗效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以及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激酶(pMEK)表达对乳腺癌诊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行TE方案NAC并手术的1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和术后肿瘤标本中pMEK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E方案NAC对患者pMEK的影响和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2例为部分缓解(PR),有效率80.00%(12/15),2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pMEK表达情况与化疗效果均呈负相关(P<0.05);TE方案NAC后,患者乳腺癌组织中pMEK的表达水平均较化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方案NAC可通过抑制MAPK通路的关键蛋白pMEK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但对pMEK高表达的患者疗效欠佳,可能与MAPK通路的激活导致多药耐药蛋白的产生等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和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黄槿枝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谷甾醇(2)、香草醛(3)、syriacusin A(4)、hibiscolactone(5)、莨菪亭(6)、臭矢菜素C(7)、反式丁烯二酸(8)、山柰酚(9)、槲皮素(10)、胡萝卜苷(11)、壬二酸(12)、丁二酸(13)、芦丁(14)。结论 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8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后浦肯野纤维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方法: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MI模型,2d后取出左心室假腱索(n=30)置于模拟缺血缓冲液中用玻璃微电极测定动作电位90%复极时间(APD90)和有效不应期(ERP),并观察后除极(AD)和其他电生理现象。对照组不结扎冠状动脉直接取出左心室假腱索(n=30)置于正常Tyrode’s液中观测上述指标。结果:慢频率刺激时,MI组APD90明显短于对照组[心动周期(CL)=800ms,(247.4±20.5)ms比(284.6±13.4)ms,P<0.05;CL=500ms,(246.7±15.3)ms比(268.4±17.8)ms,P<0.05]。MI组ERP明显短于对照组[(207.1±18.3)ms比(232.3±17.6)ms,P<0.05]。CL=200ms和300ms时,MI组27根假腱索观察到迟后除极(DAD);CL=200ms,MI组30根假腱索均出现动作电位(AP)交替现象。Ryanodine全面抑制MI组假腱索的DAD和AP交替现象。结论:MI后假腱索DAD和AP交替现象与浦肯野细胞钙调控异常有关,且可能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性格(hysterias),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刺激下,出现多种多样的精神障碍或躯体症状,可分为分离性和躯体形式障碍。以躯体障碍为主者,称为转换型癔症。随着儿童生理与心理发育的提前,近年来,有关儿童癔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采取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21例临床病例.术后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对手术时间、术后骨折X线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患者术后1a内对其进行随访,统计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手术时间60~200min,平均95min.术后进行骨折X线分析,所有患者的骨折对位对线均良好.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时间为3~9个月,无不愈合.按Kolmenn评价标准,其中优(>85分)为13例,良(>75分)5例,中(>60分)2例,差(<60分)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98.
患者,女,40岁。因"车祸致伤头部痛伴恶心、呕吐1 d"急诊于2011-07-14入院。体检:T 36.5℃,P 76次/min,R 19次/min,BP 120/70mmHg。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居中,脑室系统无明显受压征象。腹部B超示肝脾双肾未见明确异常。诊断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头皮裂伤"。患者无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禁食;完善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乳康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常规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被检乳康口服液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加菌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采用常规法可检出。结论经验证可以采用常规法进行乳康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合并肺结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血糖控制不佳的合并肺结核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组(A组)、诺和灵30R治疗组(B组)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c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IC)的变化及各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各观察组治疗后FBG、2hBG、HbAlC均明显降低(P〈0.01)。A组和B组的体重明显高于C组(P〈0.05),B组治疗后体重有高于A组的趋势(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控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组和B组血糖控制优于C组(P〈0.05)。B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多于A组和C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够有效纠正糖代谢紊乱,低血糖发生少,治疗顺应性好,可选择为合并肺结核的T2DM患者的控制血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