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阻断后针刺足三里穴位(双侧)时食管动力的变化,探讨针灸对食管作用的途径.方法我们研究了11只健康猫(2.5~3.5kg)在禁食8h,麻醉后平卧安置实验台上.应用荷兰MMS测压系统,7导测压管检测LES和食管体压力,比较针刺前、针刺时、滞针时和停针后的食管压力变化.6只猫给以阿托品0.2mg/kg,后应用上述方法观察,5只猫在行颈部迷走神经主干切断术前后做同样实验.结果给予阿托品后4只猫LES压力明显下降,1只压力消失,另1只无变化, 食管体蠕动波幅给药前后无变化,但用药后蠕动波收缩时限明显延长;迷走神经主干切断术组,3只猫LES压力消失,2只猫LES压力明显下降(变化率大于50%),3只猫食管体蠕动完全消失,2只猫仅残留很低的蠕动压力.迷走神经切断后LPS和食管体对针刺足三里穴完全无反应 .结论迷走神经阻断及迷走神经主干切断后,猫的食管动力可发生明显变化 ,且在阻断或迷走后LES对针灸刺激无反应,揭示迷走神经是针灸对食管动力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治疗酸相关性疾病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240例患者按1:l比例随机进入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有症状时,先口服法莫替丁模拟胶囊1粒,后咀嚼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1片。B组:有症状时,先口服法莫替丁胶囊1粒,后咀嚼复方法莫替丁模拟咀嚼片1片。无症状时,两组均于睡前先服用胶囊,后咀嚼片剂。试验药和对照药一日不超过2片或2粒。疗程7d。治疗前及治疗每天分别对烧心、反酸、上腹痛等症状进行评分,每剂服药后5、10、15、20、30、40、50、60、120min时进行观察。结果227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A组114例,B组113例。第l天:A组服药10min和15min后烧心症状的即刻缓解率分别为31.63%和4-4.90%,显著高于B组(P分别为0.0067和0.0370);A组服药后10-60min内各时间点反酸、上腹痛症状的即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A组服药5min后总体症状的即刻缓解率为17.70%,至60min内各时间点总体症状的即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B组(P分别〈0.05)。第2—7天各症状的即刻缓解率与第1天类似。A组所有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在50min之内,治疗第1天和第2天,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46.57±27.39)min和(40.95±22.02)min,显著快于B组(P分别为0.0106和0.0062)。本研究发生不良事件7起,均在B组,A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较法莫替丁胶囊更快速缓解酸相关性疾病引起的烧心、反酸、上腹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33.
食管受到各级神经系统及体液的调控,而完成蠕动与收缩功能.食管的活动有赖于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的调控协调作用.食管存在着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两种,他们通过多种神经递质相互作用而决定食管的紧张度、蠕动与收缩.对食管神经机制的理解及研发新型药物治疗食管功能紊乱和胃食管反流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十年来食管脑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
内脏高敏感大鼠结肠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SERT)在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为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乳鼠醋酸灌肠建立大鼠慢性内脏高敏感动物模型,同时设立对照组.待乳鼠成年后应用直肠内球囊扩张评估腹壁撤离反射(AWR)的方法,评估其内脏敏感性;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评价其肠道黏膜炎症程度;用RT-PCR方法评价大鼠结肠SERT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大鼠结肠SERT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和结肠组织5-HT水平.结果:乳鼠醋酸灌肠建立的大鼠慢性内脏高敏感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HE染色显示结肠黏膜未见明显急、慢性炎症改变;两组大鼠结肠组织MPO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容量下的AWR评分慢性内脏高敏感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5-HT水平慢性内脏高敏感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75±15.99vs 72.17±8.01,P<0.01),而两组结肠组织5-HT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内脏高敏感模型组结肠上皮SERT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187±0.010 vs 0.191±0.011,P<0.011,而其结肠SERT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02±3.7 vs 10.05±2.12,P<0.01).结论:内脏高敏感大鼠外周5-HT水平的增高主要来源于其灭活的减少而非合成的增加,与SERT的关系密切.结肠SERT可能具有不同的亚型和功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慢性便秘(CC)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情况以及CC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07年3~5月北京市10家医院561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门诊CC患者进行调查,填写Zung焦虑、抑郁(SAS、SDS)自评量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等.按性别分组并按便秘严重程度分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CC患者SAS、SDS评分异常分别占29.7%、50.7%.女性重度便秘患者合并焦虑状态及中重度抑郁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非重度便秘患者,男性重度便秘组与非重度便秘组间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患者在SF-36量表中8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重度CC患者生活质量损害更大.结论 CC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随便秘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门诊CC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比例高,女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障碍与便秘的严重程度关系更大,故应加强这些人群的精神心理状态的评估并重视CC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36.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结肠血流减少导致肠壁缺血及继发炎症,是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中最常见的类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有其相对特征性,也有非特异性。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将有助于该病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3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为使GERD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误诊误治的惟一有效途径就是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认识.明晰GERD的概念,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对于GERD规范治疗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我国基层临床医生对GERD的认识,与时俱进,以当前临床治疗本病的知识避免选药不当、剂量过大或不足.避免疗程过长或过短,或用药品种过多、配伍错误等。  相似文献   
38.
在结肠镜或诊断性检查中腺瘤型息肉是最常见的新生物,在20世纪70年代这些病人常常接受一年一度的随访,从而发现新出现的腺瘤或初次检查遗漏的腺瘤。1993年国家息肉研究计划表明息肉切除后的首次复查应推迟到3年以后,1997年由一个胃肠病合作组制定了息肉切除后的随访指南,推荐对于大部分病人息肉切除后的首次随访应在3年以后。2003年更新了该指南,  相似文献   
39.
4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临床/病理诊断PBC的4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线粒体抗体(anti 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阴性患者及合并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学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占78.6%(33/42),确诊时的平均年龄(61.1±10.8)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乏力(76.2%,32/42).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及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明显升高,转氨酶轻中度升高(73.8%,31/42),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升高.TBil、凝血酶原时间与病程呈正相关(P=0.000,r=0.696;P=0.005,r=0.424);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程呈负相关(P=0.002,r=-0.462).88.1%(37/42)患者血清IgM升高,81%(34/42)患者AMA/AMA-M2阳性.AMA阴性患者血清IgA、IgM水平低于AMA阳性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水平高于AMA阳性者.15例PBC患者合并SS,和未合并SS的PBC患者比较,生化及免疫学等多方面检查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C主要累及中老年女性,血清ALP、γ-GT及TBA水平升高及AMA/AMA-M2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AMA阴性PBC患者除血清IgA和IgM较低及血清TCho水平较高外,其他临床特征和AMA阳性者相似;合并SS的PBC患者临床特征和无SS的PBC者相似.  相似文献   
40.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受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和(或)其他损伤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所致。而幽门螺杆菌(Hp)是目前被认识的最主要致损因素之一。自从上世纪80年代它被从胃黏膜中分离培养之后,对它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此之前,Schwartz的“无酸无溃疡”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抗酸或抑酸治疗能使溃疡暂时愈合,但始终解决不了溃疡的复发问题。Hp的发现促成了消化性溃疡病因学和治疗学上的重大变革,在Schwartz的经典理论基础上,加入了“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复发”的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