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96篇 |
免费 | 570篇 |
国内免费 | 3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3篇 |
儿科学 | 127篇 |
妇产科学 | 38篇 |
基础医学 | 375篇 |
口腔科学 | 51篇 |
临床医学 | 1189篇 |
内科学 | 643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263篇 |
特种医学 | 29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881篇 |
综合类 | 2470篇 |
预防医学 | 1167篇 |
眼科学 | 75篇 |
药学 | 1064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823篇 |
肿瘤学 | 2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97篇 |
2022年 | 266篇 |
2021年 | 318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230篇 |
2018年 | 245篇 |
2017年 | 191篇 |
2016年 | 215篇 |
2015年 | 194篇 |
2014年 | 745篇 |
2013年 | 429篇 |
2012年 | 413篇 |
2011年 | 431篇 |
2010年 | 408篇 |
2009年 | 427篇 |
2008年 | 397篇 |
2007年 | 514篇 |
2006年 | 499篇 |
2005年 | 479篇 |
2004年 | 460篇 |
2003年 | 364篇 |
2002年 | 206篇 |
2001年 | 207篇 |
2000年 | 277篇 |
1999年 | 246篇 |
1998年 | 172篇 |
1997年 | 166篇 |
1996年 | 166篇 |
1995年 | 153篇 |
1994年 | 105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GFβ1信号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活化HSC、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其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文章通过TGFβ1信号转导对HSC的作用来阐述TGFβ1信号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比较Marshall静脉(VOM)无水乙醇消融联合导管射频消融术与单纯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依据是否行VOM无水乙醇消融将199例PAF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行导管射频消融术)148例和观察组(VOM无水乙醇消融联合导管射频消融术)5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术后6、12、18个月心房颤动(AF)复发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脑卒中、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及总透视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即时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成功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F复发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18个月观察组AF复发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发生严重血管并发症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脏压塞、心房食管瘘、脑卒中、死亡等。结论 VOM无水乙醇消融联合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PAF安全、可靠,其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行导管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微囊化骨碎补总黄酮(AFDR)预处理转CNTF成肌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前期研究中的低浓度AFDR含药血清联合成骨诱导剂预处理转CNTF成肌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微囊化处理待移植。24只新西兰大白兔行桡骨缺损造模,根据处置条件随机均分为Ⅰ、Ⅱ、Ⅲ、Ⅳ组(n=6),Ⅰ组为AFDR预处理转CNTF成肌细胞微囊与负载BMP的HA凝胶组,Ⅱ组为转CNTF基因成肌细胞微囊与负载BMP的HA凝胶组,Ⅲ组为仅负载BMP的HA凝胶组,Ⅳ组为仅注入HA凝胶组,植入后8、12 w取标本大体观察,12 w后组织学染色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微囊化细胞存活率良好,不影响药物和转基因细胞的活性;移植后各组实验动物存活良好,未发现全身及骨缺损局部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标本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HE染色显示Ⅰ、Ⅱ组均能够很好地修复兔桡骨缺损,可见新生骨及大量骨痂形成,而Ⅲ组和Ⅳ组修复后较差。结论中药预处理转染CNTF基因成肌细胞和BMP的复合移植物有较强的骨愈合能力,可为桡骨缺损修复提供更多的材料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激素和生长因子一直是胰岛生长发育的重大研究课题。目前 ,尚未发现任何一种激素或生长因子是胰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决定性因素 ,但不论在体还是离体 ,生长激素 (GH)及其相关的激素 ,如催乳素 (PRL)、胎催乳激素 (PL) ,对胰腺 β细胞具有促进细胞增生和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1 ]。 Swenne等 [2 ]已证明 ,人生长激素(h GH)能促进正常β细胞的增生 ,而在肝细胞中 ,GH通过其受体促使肝细胞分泌 IGF- 1。 IGF- I对细胞的增生作用主要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途径。IGFs根据不同的靶器官与相应的特异性蛋白结合 (IGFBPs) ,来调节自身的生物… 相似文献
995.
胰腺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粒酶活性在人体多数肿瘤组织中均获检出 ,胰腺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国外已有报道[1] 。我们采用TRAP(telome ricrepeatamplicationprotocol)技术对中国人胰腺癌组织和胰腺良性病变进行检测 ,旨在探索端粒酶在中国人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在肿瘤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材料和方法一、组织标本39例胰腺癌 (31例导管细胞癌 ,3例浆液性囊腺癌 ,3例黏液性囊腺癌 ,2例胰岛细胞癌 ) ,11例胰腺良性病变 (6例胰腺囊腺瘤 ,1例胰腺腺瘤 ,4例慢性胰腺炎 ) ,均取自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和辽宁省肿… 相似文献
996.
固相致敏红细胞吸附技术快速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IMP-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固相致敏红细胞吸附技术(SPASE)用于快速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IMP-1。方法 用TIMP-1单克隆抗体包被微量血凝板,加热冲洗后加入待检血清标本,最后加入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应用致敏红细胞作为指示系统,观察红细胞吸附状况来判定结果。结果 SPASE法全过程仅需要2.5~3小时,408例肝病患者血清检测TIMP-1结果为急性肝炎组检出阳性率16.41%;慢性肝炎组阳性率为33.31%;肝硬化组阳性率为73.58%。结论 血清中TIMP-1的变化可作为肝纤维化较为有用的诊断指标。SPASE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快速性,试剂用量少,且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加之实验程序简单,更适于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野生型p16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将野生型p16基因全长及一段无关DNA序列,通过双粘端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的方法转染7721细胞(人肝癌细胞系).通过原位杂交观察p16基因mRNA在细胞中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方法分析p16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7721的生长状态,分析p16基因对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用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经原位杂交证实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以在7721细胞中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分析证实,转染后的肝癌细胞7721中P16的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细胞进行周期分析表明,处于G0~G1期细胞为29%~41%.结论通过转染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提高p16基因表达减低肝癌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抑制p16基因表达减低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诊断和治疗故意摄入消化道异物的方法.方法复习文献,回顾分析13 a中,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处理45例故意摄入异物的患者的治疗经过.45例中X线和(或)内镜共发现了59件异物,其中食管28件、胃腔27件、十二指肠、回盲部、结肠脾曲和乙状结肠各1件.小至缝衣针、大至直径0.8 cm×13 cm的铁插销及6 cm×1cm×0.3cm的生铁片.男42例,女3例,年龄18岁~38岁,平均27.9岁犯罪嫌疑人占93.3%.故意摄入异物者常不能合作,难以采集到确切的病史和症状、体征.除非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果 38例用内镜处理者中32例在手术室麻醉后进行,用内镜成功地处理了其中35例、49件异物.2例食管异物和1例胃内异物内镜处理失败,分别改用硬质食管镜与剖腹手术成功取出异物.5例剖腹手术,2例未经处理.1例确诊后潜逃,1例为谎称吞入异物.经治44例无1例造成医源性严重伤害、无1例产生异物的并发症或死亡.结论及时用内镜明确故意摄入的上消化道异物的属性和部位最为重要、以求个体化处理患者,即内镜取出、外科手术或等待自然排出 相似文献
999.
1991~ 1998年 ,我院共收治因产科急症而行子宫切除患者 17例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 2 2~ 42岁 ;初产妇 4例 ,经产妇 13例 ;有剖宫产史者 6例。子宫切除的原因为产后出血合并DIC15例 ,其中胎盘植入 2例、前置胎盘 3例、胎盘早剥 4例、羊水栓塞 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例、子宫收缩乏力 1例 ,另 2例为子宫破裂。讨论 :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 ,胎盘因素造成的产后出血及 DIC占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首位。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常与多次流产、刮宫及产褥期感染有关。因此 ,育龄妇女避免多次流产及刮宫 ,可降低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发…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