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8篇 |
内科学 | 68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13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出运动高血压,并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探讨其早期检出老年高血压的价值。方法:采用修正Bruce方案行症状限制性次极量运动试验,共检出45例老年运动高血压患者,并行ABPM检查。结果:45例老年患者静息血压均在正常范围,运动峰值血压高达(211.98±9.37)mmHg/(101.50±12.86)mmHg,其中ABMP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有14例;与ABMP正常者相比,前者ABMP各项参数均显著高于后者(P值均<0.001)。结论:平板运动试验结合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肺炎衣原体DNA测定的意义,以期发现动脉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1-12/2003-12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145例,男88例,女57例。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145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DNA。结果:本组患者肺炎衣原体DNA阳性48例,阳性率33.1%,其中男性88例,阳性30例,阳性率为34.1%,女性57例,阳性17例,阳性率为29.8%,男女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存在肺炎衣原体DNA,肺炎衣原体在动脉硬化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全血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研究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CH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糖蛋白(CD 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 63)的阳性表达,并与2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的90例病例中70例为阳性,CD 62P表达率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非冠心病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冠脉二支以上病变与无病变及一支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D 63阳性表达率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二支病变与无病变及一支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增高,血小板活化状态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引导下非漂浮电极床旁心内起搏与起搏复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电图引导下非漂浮电极床旁心内起搏与起搏复律的效果。方法 用改良的Seldinger方法穿刺左、右锁骨下静脉或右股静脉 ,置入 5F远端塑成直径为 10cmC型非漂浮起搏电极 ,进行床旁起搏和起搏复律。结果 床旁心脏起搏及起搏复律共 10 9例。进行床旁紧急心内起搏或保护性起搏 86例。其中 31例后来在植入埋藏式起搏器时 ,经X光透视证实临床起搏电极在心尖部 30例 ,在流出道 1例。 1例因心脏停搏 ,从右股静脉置入起搏电极进行起搏成功。进行床旁心内起搏复律 2 3例 ,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 17例 ,室性心动过速 6例。所有病例起搏及起搏复律成功。结论 心电图引导下非漂浮电极床旁心内起搏与起搏复律具有快速、简便、安全、有效和起搏稳定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PTA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小板和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与SLE活动相关性,探索活化T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色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27例(其中活动期13例,非活动期14例)SLE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PTA1(CD226)表达,同时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C3和C4补体,疾病活动度用SLEDAI记分,结果:SLE患者组CD3,CD4,CD8淋巴细胞上PTA1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D3上PTA1表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组CD3,CD4,CD8细胞上PTA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组(P<0.01),而非活动期SL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CD3,CD8细胞PTA1表达与SLEDAI,抗dsDNA抗体之间呈正相关,与C3,C4补体水平呈负相关,CD8细胞PTA1表达与SLEDAI,抗dsDNA抗体,C3,C4补体水平呈直线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活化,活动期SLE淋巴细胞PTA1表达增高,SLE患者CD8细胞PTA1表达异常与SLEDAI,抗dsDNA抗体,C2和C4补体之间有明显相关,CD8细胞活化程度与SLE疾病程度有关,PTA1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是一种表现为多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如抗核周因子抗体 (antiperinuclearfactorantibodies ,APF)、抗角蛋白抗体 (antikeratinantibodies ,AKA)、抗Sa抗体、抗核抗体、抗胶原蛋白抗体等。 1979年 ,Young等[1] 最初报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 ,认为对RA诊断最有特异性。进一步研究发现[2 ] ,AKA的靶抗原并非角蛋白(keratin) ,而是表皮细胞胞质角蛋白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白细胞总数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对 138例健康体检者在检测白细胞总数的同时 ,调查年龄、性别和吸烟 ,测定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 ,以稳态模式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发现 ,白细胞总数与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肿瘤坏死因子α、收缩压、舒张压、餐后 2h血糖、甘油三酯的对数、空腹胰岛素的对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对数呈正相关 (均为P <0 .0 5 )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P =0 .0 0 6 ) ;以白细胞总数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显示仅自变量腰围、肿瘤坏死因子α和吸烟进入回归方程。提示白细胞总数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餐后血糖、血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吸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 ,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标记法对 2 0 5例体检健康人群和 170例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 Ig G、Ig M的检测。结果 体检健康人群 Ig G总阳性率 2 1.5 % ;均阴性 ;冠心病患者 Ig G总阳性率为 91.2 % ,Ig M阳性率为 5 % ,其中无症状型冠心病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肺炎衣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 96 .2 %、86 %、88.1% ,既往感染率分别为 76 .9%、6 2 .0 %、71.4 % ,急性感染率分别为 19.2 %、2 4 .0 %、16 .7%。总感染率、既往感染率及急性感染率冠心病组较健康人群组明显增高 (优势比分别为 4 .14、2 .88、19.2 4 ,95 %的可信区间分别为 3.18~ 5 .39、2 .2 1~ 3.74、2 .79~ 132 .6 7)。结论 微量免疫荧光标记法系目前冠心病患者血清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 ,从而确定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一个敏感度高、特异性强 ,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94年至2004年给4例患者共植入6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5l~88岁。临床诊断:2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反复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伴黑喙,心功能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60。1例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型),短阵VT伴阿斯综合征,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LVEF0.49;高血压3级(极高危)。另1例为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早、短阵VT、尖端扭转性VT、心室颤动(VF),LVEF0.41,主动脉夹层,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4例患者均用过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疗效差或不能耐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