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D14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感染患者炎症介质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毒素受体CD14—159C/T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感染患者预后及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2月~7月收治的42例术后严重感染患者为对象,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CD14—159C/T基因多态性,观察CD14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严重感染患者预后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关系。结果-159TT基因型患者死亡率(69.2%)明显高于-159CT(23.1%)及-159CC患者(7.7%)(P〈0.05)。-159TT纯合子TNF-α、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基因-159CT(P〈0.05)及-159CC(P〈0.05),而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后两者(P〈0.05)。结论CD14—159TT基因型可能对严重感染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及降低抑炎因子IL-10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75例老年非感染疾病患者(非感染组)及70例健康体检组(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观察患者预后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PCT浓度、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及健康组(P均<0.05)。3组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死亡组PCT浓度明显高于好转组及痊愈组(P均<0.01),好转组PCT明显高于痊愈组(P<0.01);死亡组CRP高于好转组及痊愈组(P均<0.05),好转组CRP与痊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组、好转组及痊愈组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CT≥10.0 ng/L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PCT≥0.5 ng/L组及PCT≥2.0 ng/L组。结论血清PCT是诊断老年肺部感染的重要指标,PCT≥10.0 ng/L对患者的预后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INF) α ,白细胞介素 (IL) 6 ,IL 8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 5 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 ,将其分为感染性休克组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组 ,另设 5 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动态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清INF α ,IL 6 ,IL 8含量 ,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感染性休克组及MODS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NF α ,IL 6 ,IL 8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 P <0 .0 1) ,MODS组高于感染性休克组 (P <0 .0 1) ,且病死病例明显高于存活病例 (P <0 .0 5 )。IL 6与IL 8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清细胞因子INF α ,IL 6 ,IL 8参与了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对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的轻重 ,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48.1%、41.2%、36.5%,晚发VAP发生率79.17%,病死率60.4%,31例有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病史,临床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重,不规则发热,黄色黏痰,肺部湿啰音,胸片常有下肺阴影或胸腔积液。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在院内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用多因素非争件logistic分析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危重病监护室46例AAD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10.09%,其中医院获得性消化道感染占27.33%,AAD占消化道感染的58.22%。第3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较易发生AAD,住院天数、禁食、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手术、抗生素使用时间、联合使用抗茵药物是AAD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各种医疗干预措施。缩短住院时间,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AA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转染大鼠内皮祖细胞的方法,分析转染VEGF基因对内皮祖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并诱导其分化,采取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法验证;采用腺病毒包装VEGF165基因,按照不同比例转染内皮祖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自带绿色荧光蛋白验证转染效率;以未转染及转染空载体为对照;采用MTT法验证转染VEGF165基因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VEGF含量。结果分离诱导的大鼠内皮祖细胞分化良好,FITC-UEA-I及Dil-Ac-LDL均呈阳性;按照细胞病毒比1:50转染内皮祖细胞的转染效率最高,且细胞状态不受影响;转染VEGF165基因的内皮祖细胞能分泌大量的VEGF,提高培养上清液中的总VEGF水平,其增殖能力也明显强于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结论通过腺病毒载体转染VEGF165基因可以促进内皮祖细胞分泌VEGF,提高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8.
β2-微球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 β2 -微球蛋白 (β2 -M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 ,笔者对 5 0例COPD患者分别在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用放射免疫法检查血清 β2 -MG ,并同步检测血肌酐 (Cr)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病例组 :5 0例COPD患者系本院 1997~ 1998年住院患者 ,均因急性加重期住院。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44~ 72岁 ,平均 5 2 5岁。除外既往肝脏、肾脏、结缔组织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病人。将 5 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定为A组 ,其中 48例经综合治疗后达到稳定期 (B组 )。对照组 (C组 ) 5 0例均系门诊健康… 相似文献
19.
联合吸入硫酸镁及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7.5%等渗硫酸镁及1%沙丁胺醇对发作期哮喘患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发作期哮喘患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25人,A组雾化吸入7.5%等渗硫酸镁溶液3ml后间歇5min,再吸入生理盐水3ml。B组雾化吸入0.1%沙丁胺醇3ml后,间歇5min再吸入生理盐水3ml。C组雾化吸入0.1%沙丁胺醇3ml后,间歇5min再雾化吸入7.5%等渗硫酸镁溶液3ml。于吸药前、后15min分界和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的检测,并分别测A、C两组吸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3组吸药前后肺功能指标占其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浓度(FVC%、FEV1%、PEF%)比较均有显性差异(P<0.05);3组间吸药后15min肺功能比较:B组显高于A组(P<0.05);C组非常显高于B组(P<0.01)和A组(P<0.01)。A组及C组吸药前后收缩压、舒张率、心率和呼吸频率差异均无显性(P>0.05)。结论:联合吸入7.5%等渗硫酸镁及1%沙丁胺醇对发作期哮喘患的治疗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通气功能,且对患的血压、心率、呼吸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脓毒症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法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尾静脉移植血管内皮祖细胞,观察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尾动脉平均动脉压、体温、呼吸频率及脉率等主要生命体征,HE染色法检测肺部损伤情况、PAS染色法检测肾脏损伤情况,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肺部及肾脏血管内皮祖细胞的聚集情况.结果:盲肠结扎大鼠的尾动脉平均动脉压下降,体温、脉率及呼吸频率上升,但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大鼠的生命体征都得到改善;肺部HE染色及肾脏PAS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组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均较模型组减轻,追踪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定位发现,在肺部及肾脏都有血管内皮祖细胞的聚集.结论: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可以迅速聚集在血管损伤部位,对脓毒症大鼠的器官功能受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