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①在手术治疗前2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48例单纯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组)和36例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对照50例健康成年(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②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15例未发生肠坏死者与48例(单纯性肠梗阻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经手术证实的21例肠坏死者与15例未发生肠坏死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单纯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升高(P〉0.05)。绞窄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性肠梗阻组明显升高(P〈0.001)。②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无肠坏死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分别为P〈0.05, P〈0.001, P〈0.001)。③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已有肠坏死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无肠坏死者(分别为P〈0.005, P〈0.001, P〈0.05)。④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三个血清学指标之间相互呈正相关(分别为:r=0.8211, r=0.8546, r=0.6497;均P〈0.001)。结论肠梗阻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值不仅可以对肠绞窄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还可以用来判断肠绞窄损伤的程度,而三者的综合测定则对绞窄性肠梗阻早  相似文献   
52.
53.
迷走神经切断术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术式,目前在欧洲已经取代胃大部分切除术,但在我国,迷走神经切断术仍然未普及,最大的原因是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后溃疡复发率较高,迷走神经切断术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术式不断地改良,以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54.
天然冰片小鼠急性毒性的时间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口服天然冰片后急性毒性的昼夜差异。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白昼组和黑夜组,每组60只,分别于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剂量的天然冰片,观察死亡情况,计算LD50值。结果 白昼组的LD50为2 425.9 mg/kg,95%可信区间为1939.5~2 940.6 mg/kg;黑夜组的LD50为2 307.3 mg/kg,95%可信区间为1 555.6~2 948.2 mg/kg,白昼组LD50大于黑夜组。结论 天然冰片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存在昼夜差异,明期(小鼠休息期)毒性小于暗期(小鼠活动期)。  相似文献   
55.
王亮  许庆文 《现代保健》2011,(16):192-194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治疗上主要依靠手术切除以及放射、化疗等综合治疗.但其术后5年生存率仅50%左右,目前尚无早期有效的检测手段来明确肿瘤的分期及有无转移,也是患者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nail是近年发现的锌指转录因子,其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呈明显的正相关.因此,Snail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方向.本文综述该因子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探讨乳腺同位置与血液供应及其与术前介入化学药物治疗(下称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Seldinger技术对15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造影,并经乳腺癌癌灶供血动脉采用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和5-氟尿嘧啶(PAMF)进行灌注化疗。结果 乳腺癌的肿瘤供血与部位有关:外侧病灶11例主要由胸外侧动脉供血,内侧病灶4例主要由胸廓内动脉供血。乳腺癌采用PAMF进行介入化疗后,肿瘤及腋窝淋巴结明显缩小,根治术后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索通过高温环境、醋酸铅致敏和静脉注射脂多糖的综合方法制作大鼠温病暑热证模型的方法。方法:人工气候箱制造高温环境,麻醉动物,颈总动脉置入导管并连接生理多导仪,尾静脉注射醋酸铅致敏,1/2h后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动态观察肛温、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检测炎症介质IL-1β、IL-2、IL-4、IL-6、IL-10、IL-18、TNF-α,并进行肝、肺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的脉搏较对照组增快,肛温、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无组间差别;模型组的IL-1β、IL-4、IL-6、IL-10、TNF-α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在4、5、6h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温病暑热证模型,该模型病情比较严重,具有明显的炎症特点和中医暑热证的特点。  相似文献   
59.
干姜提取物对兔急性心衰模型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干姜提取物对兔心衰模型是否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将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观察组(造模前后均灌服2%干姜提取物)、对照组(造模前灌服蒸馏水,造模后灌服2%干姜提取物)和空白组(造模前后均灌服蒸馏水)3组,观察各组造模所需时间和所需戊巴比妥钠用量;测定造模前后兔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1)干姜提取物能使戊巴比妥钠所致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形成所需的时间和造模剂用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各组指标用药后有回升趋势,但速度与程度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趋势的差异渐趋明显.血流动力学指标lv±dp/dtmax、lv dp/dtmax、lv-dp/dtmax明显改善,lv±dp/dtmax、lv dp/dtmax、lv-dp/dtmax在药后45 min开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LVSP升高,t-dp/dtmax缩短,LVSP和t-dp/dtmax分别在药后60 min和90 min才开始显示组间差异(P<0.05).结论 干姜提取物对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形成具有保护作用;能通过改善心室舒缩功能,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心衰程度,对急性心力衰竭具有实验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MicroRNA-21对胃癌细胞中PDCD4表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GC-803人胃癌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不相关siRNA)、mir 21组(转染miRNA-21质粒)、mir 21 Inhibitor组(转染miRNA-21抑制物)、PDCD4 siRNA组(转染PDCD4 siRNA)。分别于转染后36、48、72小时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及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中PDCD4基因及蛋白水平,运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阴性对照组比较,mir 21组PDCD4表达量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0.05);mir 21 Inhibitor组PDCD4表达量增多(P<0.05),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1),细胞总凋亡比例增高(P<0.05);PDCD4 siRNA组PDCD4表达几乎完全被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0.01),36小时时细胞总凋亡比例减少(P<0.05)。而阴性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PDCD4表达量、细胞增殖与凋亡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icroRNA-21能靶向调控PDCD4,抑制胃癌细胞MicroRNA-21的表达后可上调PDCD4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