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何小华  秦勇  朱新运  陈萍  许平 《广东医学》2005,26(10):1355-1357
目的在紫绀型(右→左分流)心脏病(猪)动物模型的体外循环中探讨双异丙酚对心功酶及心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42条健康白猪于第一次手术前(T0)抽血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磷酸肌酶(CK)、磷酸肌酸酶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肌钙蛋白Ⅰ(CTnI)。做成紫绀型动物模型35条,将35条紫绀型猪随机分岁,2组,对照组(C组,19条)和双异丙酚组(P组,16条)。分别于第二次手术前(T1)、体外循环中主动脉开放后5 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抽血测定LDH,LDH1,CK,CK-MB, AST,CTnI。结果两组实验体外循环中T2,T3时段LDH,LDH1,CK,CK-MB,AST,CTnI比T1时段明显增高(P< 0.01)。双异丙酚组在T2,T3时段CK,CK-MB,AST,CTnI比T1时段明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两组间在T2,T3时段LDH,LDH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紫绀型心脏病体外循环缺血/再满足满足灌注的动物模型中,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能明显增加LDH,LDH1,CK,CK-MB,AST,CTnT的释放。而双异丙酚能明显减少CK,CK -MB,AST,CTnT的释放,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怍用。  相似文献   
92.
许平  李娟 《吉林医学》2011,(3):562-563
目的:了解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血液学改变情况。方法:对收住的56例风湿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改变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贫血42例,占75%,白细胞减少19例,占34%,血小板减少23例,占41%,血小板增高12例,占21%。结论:风湿性疾病患者多数伴有血液学改变,了解血液学改变的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包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4例乳腺包块病人进行高频超声扫查,分析其不同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果 高频超声以其无创性及可重复性显示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内部回声特征,并通过彩色血流及频谱特征判断包块的良、恶性,准确率为86%,敏感性为92%.  相似文献   
94.
我县自2009年11月份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严格按照省、市医改工作进度序时推进,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医改工作任务,基本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改革目标,目前,各乡镇卫生院已完全按新机制运行.1主要做法[1-8]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绍兴地区妊娠中期妇女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进行胎儿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神经管缺损的产前筛查。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检测孕15~20周孕妇血清AFP、Free-β-HCG浓度,结合母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软件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或经腹脐静脉穿刺取胎儿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神经管缺损高风险孕妇均进行B超检查。结果:在37 165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 774例,占4.77%;爱德华综合征高风险145例,占0.39%;神经管缺损高风险200例,占0.54%。在1 774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和145例爱德华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中,有1842例进行了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或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查,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核型72例,异常率为3.91%,其中唐氏综合征12例,爱德华综合征11例,其他异常49例。在200例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中,共检测出无脑儿和/或脊柱裂15例,异常检出率为7.5%。结论:检测孕妇血清AFP、Free-β-HCG对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和爱德华综合征及神经管缺损进行产前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6.
12p部分三体综合征一例许平,俞信忠患儿男,11个月。系第1胎剖腹产,因发育异常来我院就诊。体检:生长及智力发育明显迟缓。枕骨扁平,头围大,眼间距宽,鼻梁低平,手指屈曲,左侧隐睾。心、肺、肝、脾未见异常。不能独自站立,不会爬,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97.
333例高龄孕妇羊水脐血染色体检查产前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前诊断是预防染色体病患儿及病残儿出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羊水、脐血细胞培养是目前进行染色体病产前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对333例高龄孕妇进行了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回顾性研究RCH感染患者血清IgM抗体在体内持续呈阳性的时间.方法对血清RCH IgM抗体阳性病人的复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1位复查病人IgM抗体在一个月内复查转阴的7人,仍呈阳性的有24人,在2至3个月内来复查的12人中仍呈阳性的有11人,3个月后复查的7人中仍呈阳性的2人.结论RCH IgM抗体转阴需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患者30例,年龄60~8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n=15)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5)。C组术中行常规液体治疗管理,G组行GDFT,管理目标是在连续心排血量(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系统监测下控制每搏变异度(SVV)≤13%、心脏指数(CI)≥2.5L·min~(-1)·m~(-2)、ScvO_2≥73%。观测和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后5min(T_2)、气腹和改变体位后5min(T_3)、气腹后1h(T_4)、气腹结束开腹后5min(T_5)、开腹后1h(T_6)和手术结束即刻(T_7)的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指标。结果 G组液体总入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MAP、SVV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4、T_6和T_7时G组CI明显高于C组,T_5、T_6时G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T_3、T_4时两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明显高于T_1时(P0.05);T4、T5时G组乳酸(aLac)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氧供指数(DO_2I)和氧摄取率(O_2ERe)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SVV、CI、ScvO_2为导向的GDFT可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及血压以保证全身灌注,降低aLac,改善微循环,对氧供需平衡、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早产儿校正胎龄至40周时的肺功能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收治于聊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并于校正胎龄40周至儿科门诊随访并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85例早产儿。并选取同期因非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23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1)比较早产儿校正胎龄至40周时肺功能与足月儿对照组的差异;(2)填写早产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围产期情况、出生时情况、合并症及治疗情况等15项指标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1)校正胎龄40周的早产儿肺功能的分析结果,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吸气峰流量(TPIF)、25%呼气流量(TEF25)、平均达峰时间(TpefMean)、平均达峰容积(VpefMean)、分钟通气量(MV)比足月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肺功能正常组胎龄(GA)、出生体重(BW)、1分钟Apgar评分(Apgar1)、5分钟Apgar评分(Apgar5)及出院时血红蛋白较异常组高,异常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较正常组长,与正常组相比,其动脉导管未闭(PDA)、胎膜早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更高,正常组与异常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导致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EUGR、胎膜早破、PDA,肺功能的独立保护因素是GA、咖啡因及生后激素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校正胎龄至40周时,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仍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水平仍较差;(2)胎膜早破、PDA和EUGR是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加强呼吸、循环管理,保证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降低肺功能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