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7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88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316篇
综合类   864篇
预防医学   399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59篇
  5篇
中国医学   551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摘要:规范化开展药械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是药物流行病学评价医疗产品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整合现有系统综述制作指南关于安全性评价的制定步骤和方法建议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观察性研究系统综述的方法学,提出了制作药械安全性研究系统综述的建议步骤。从组建多学科团队、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文献检索及筛选、评估偏倚风险到统计分析,为研究人员如何开展和分析这类综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采集与分析手法运动数据,归纳肩、肘、膝和踝关节运动特点。方法:由1位施术者在头部、躯干、左右肩峰、肘关节内外侧、腕关节内外侧、前臂外侧、上臂外侧、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股骨大转子、胫骨结节、内外侧膝、腓骨小头、内外侧踝、足跟、双侧大腿、小腿胫骨外侧以及第1、2、5跖骨头、粘贴光标,对1位受试者完成1次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治疗的右手手法操作周期,重复5次,对施术者右侧肩、肘、膝和踝关节运动轨迹进行捕捉、记录、计算和分析。结果:手法操作过程中4个关节运动轨迹的趋势一致,其中肘关节的离散度最为明显。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三维活动度明显,而膝关节和踝关节相对较小,然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明显大于旋转和侧弯活动。结论:石氏伤科颈椎整复手法的上肢关节灵活性较高,而下肢关节的稳定性是重要保证,其中同侧膝关节通过屈伸活动来辅助上肢发力;红外线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建立的手法模型可以为教学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3.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升高等,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不难诊断,加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使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达到71%~98%[1].但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可因为阑尾位置不同、年龄差异、炎症的波及、内脏神经定位差等因素出现不典型的临床表现,难以明确诊断.而慢性阑尾炎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确诊多较困难.对于上述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的患者,直接选择手术探查,无疑是对患者巨大的伤害.近年来,结肠镜检查对阑尾炎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的急慢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对其术前结肠镜及其它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肠镜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确认牧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新疆牧区495例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并按操作规范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本次受调查的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得分平均为(29.32±10.95)分,其中96.77%的研究对象属于健康素养缺乏范围;性别、学历、月收入和病程进入健康素养多元回归方程。结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性别、学历、月收入和病程是影响其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伴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NEC伴发肠穿孔患儿(NEC伴发肠穿孔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110例同期收治的NEC未伴发肠穿孔 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NEC伴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NEC并发败血症(OR=2.557)、凝血功能障碍(OR=4.075)、低钾血症(OR=5.180)是肠穿孔的独立危险 因素(P<0.05),而高胎龄(OR=0.884)为保护因素(P<0.05)。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对NEC伴发肠穿孔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79.2%、81.8%。结论: NEC伴发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低钾血症是NEC伴发肠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NEC伴发肠穿孔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二极管激光和Pro-argin抛光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症(dentine hypersensitivity,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DH患牙,随机分为A组(二极管激光治疗组,n=40)和B组(Pro-argin抛光膏治疗组,n=40),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处理前后评估患牙探诊敏感程度、VAS值。另外,选取健康离体牙制作牙本质切片,分别给予上述两种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牙本质小管状态。结果:A、B两组治疗后探诊敏感程度、VA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探诊敏感程度变化百分比、VAS值变化百分比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牙本质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两种方法处理后,横剖面均可观察到绝大部分牙本质小管形成良好的管塞,纵剖面观察到A组形成厚度约10μm、相对均一的牙本质管塞,B组形成3~15μm、厚度不均一的牙本质管塞。结论:二极管激光与Pro-argin抛光膏均可用于即刻缓解DH疼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临床、影像学、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生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HAML病例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 本组HAML患者,女性多见,大部分无HBV感染背景,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阴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术前诊断为HAML的8例,误诊为肝细胞癌17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2例,误诊为肝腺瘤2例,误诊为血管瘤2例,诊断不明确的12例;明确诊断依赖于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HMB45阳性率97.6%,SMA阳性率88.1%,CD34阳性率70.7%.结论 HAML术前容易误诊,误诊为肝细胞癌多见,结合临床与影像学检查,可能提高其术前诊断率;该肿瘤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我国开展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对全国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中2017年1至12月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的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的2078479例患者信息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白内障摘除手术后3 d、3个月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及年龄、性别、术前矫正视力、既往病史、手术方式等对白内障摘除手术效果的影响。手术效果根据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为效果良好、效果一般、效果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78479例患者中,女性1197942例(57.64%),男性880537例(42.36%);患者年龄为(69±11)岁;白内障类型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928440例,92.78%)为主。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填写完整的病例分别有1608385、1126961、389020例。手术后患者视力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术后3 d、术后3个月与术前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转换后)的差值中位数分别为-0.48、-0.52,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60、0.73,术后3 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1599.30,206815.35;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生术后并发症(效果一般:OR=0.50,95%CI为0.46~0.55;效果良好:OR=0.31,95%CI为0.28~0.33)、术前瞳孔状态异常(效果一般:OR=0.52,95%CI:0.44~0.61;效果良好:OR=0.55,95%CI为0.47~0.63)、术前眼压异常(效果一般:OR=0.86,95%CI为0.79~0.93;效果良好:OR=0.45,95%CI为0.42~0.49)、既往高血压病史(效果一般:OR=0.90,95%CI为0.85~0.95;效果良好:OR=0.88,95%CI为0.83~0.93)和糖尿病病史(效果一般:OR=0.86,95%CI为0.80~0.93;效果良好:OR=0.92,95%CI为0.86~0.99)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术前矫正视力好(术前矫正视力0.2~0.4,效果一般:OR=2.20,95%CI为2.06~2.34,效果良好:OR=5.25,95%CI为4.94~5.59;术前矫正视力0.5~0.7,效果一般:OR=1.08,95%CI为0.96~1.21,效果良好:OR=6.35,95%CI为5.69~7.08;术前矫正视力≥0.8,效果一般:OR=0.73,95%CI为0.60~0.89,效果良好:OR=6.58,95%CI为5.51~7.86)、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效果一般:OR=3.19,95%CI为2.35~4.33;效果良好:OR=6.79,95%CI为5.13~8.97)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效果一般:OR=2.12,95%CI为1.60~2.81;效果良好:OR=3.34,95%CI为2.59~4.32)为手术效果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力状况有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处于中度视力损伤状态;手术效果受术前矫正视力、术前眼压、术前瞳孔状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X线平片对椎体旋转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收集颈椎病患者129例,行颈椎X线正位平片检查,其中119例存在棘突不共线纳入测量,另10例棘突均共线不纳入测量。纳入测量病例中男28例,女91例,年龄24~65岁,平均(48.53±14.32)岁。纳入病例行CT检查,记录X线平片中观察到的棘突不居中的椎体节段及个数,再对棘突不居中的椎体节段行CT后多平面重建,观测相应节段椎体旋转及棘突偏歪的情况,统计分析X线平片检查中观测到的不居中的棘突个数与椎体旋转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共线棘突个数为1~6个时,椎体旋转率分别为45.45%,46.67%,56.86%,62.07%,77.14%,85.19%。结论:不共线棘突数越多,相应椎体旋转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