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年龄对异丙酚意识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 ,异丙酚复合或单独应用 ,其药效的敏感性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1 2 ] ,本研究拟评价年龄因素对异丙酚意识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的影响。方 法 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72例 ,ASAI~II级 ,年龄在 2 5~ 35岁(年轻组 ,40例 )和 6 0~ 6 8岁 (老年组 ,32例 ) ,每个年龄组的患者 ,随机分成 5个亚组 :A ,B ,C ,D及E组 ,采用双盲法 ,分别静注不同的负荷剂量后 ,采用微量泵 (Graseby 930 0 )对每一亚组分别按顺序静脉输注三种不同速率的异丙酚 ,各亚组静脉输注速率依次递增 ,使异丙酚的稳态血药浓度分别达到清醒、深度镇静…  相似文献   
32.
20例巨大肝脏肿瘤患儿,经积极的术前准备后,以羟丁酸钠、氯胺酮、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丙泊酚等行全身麻醉,之后以0.8%~1%利多卡因和0.125%~0.2%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复合液1.0~1.2 ml/kg行单次骶管阻滞或连续硬膜外阻滞。所有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无围麻醉期死亡病者和严重麻醉并发症;术中出现不同程度低体温,但全麻复合椎管内阻滞息儿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单纯全麻息儿。认为实施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椎管内阻滞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低温、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苏醒延迟以及术野渗血等仍是麻醉恢复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适宜的麻醉深度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麻醉效果的重要前提,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脑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脑外科手术的患者150例,根据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麻醉深度指数(NTI)为47~56,麻醉深度级别(NTS)为D1;B组50例NTI为37~46,NTS为D2;C组50例NTI为27~36,NTS为E0,术中均予以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以丙泊酚调节和维持不同麻醉深度,记录各组患者的麻醉药品使用量,并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拔管时(T5)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及脑氧代谢指标,测定指标数据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 麻醉药物及剂量: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苯磺顺阿曲库铵中,A、B、C各组丙泊酚用量(F=682.810, P<0.001)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麻醉深度增加,用量上升(1 294.88±37.45、1 354.80±44.56和1 589.02±43.81)。(2) 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平均动脉压、心率随麻醉深度增加,测值呈下降趋势;平均动脉压、心率随麻醉时间而波动,平均动脉压测值A组呈上升趋势,B、C组呈下降趋势,心率测值A组呈上升趋势,B、C组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3组患者脑氧代谢指标随麻醉深度增加,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血氧含量(CaO2)测值呈上升趋势,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测值呈下降趋势;随麻醉时间变化,SjvO2、CaO2、PaO2测值呈上升趋势,Da-jvO2、CERO2测值呈下降趋势,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1、D2和E0麻醉深度均能使脑外科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状态,促使脑氧供平衡相对稳定且脑代谢处于代偿范围内,同时深麻醉方案可减轻脑外科手术麻醉对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和术中脑氧代谢失衡。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尼可地尔预先给药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仅在左冠状动脉旋支中点穿线;I/R组、尼可地尔组(N组)和尼可地尔+5-羟葵酸组(N+5-HD组)均进行心肌缺血30 min.N组和N+5-HD组缺血前10 min静脉注射尼可地尔100μg/kg负荷量,随后以10μg·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缺血前即刻;N+5-HD组在缺血前20 min静脉注射线粒体ATP敏感性K+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5 mg/kg.再灌注120 min时,取心肌组织,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心肌Bcl-2、Bax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水平,计算Bcl-2和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线粒体膜电位、Bcl-2/Bax降低,Cyt c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N组线粒体膜电位、Bcl-2/Bax升高,Cyt c表达下调(P<0.05).N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轻于I/R组.5-羟葵酸可逆转尼可地尔导致的上述改变.结论 尼可地尔预先给药可保护线粒体膜电位,减少Cyt c易位至胞浆,从而抑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K+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硝普钠(SNP)诱导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对脊柱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腰椎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成年病人,随机分为正常血压组(C组)、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组(D1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组(D2组)。C组不予处理,D1组和D2组均在手术开始后持续输注SNP,使平均动脉压(MAP)在30min内达目标血压(D1组:7.33~8.00kPa,D2组:6.00~6.67kPa)。分别在控制性降压前10min、达目标血压时、达目标血压后60min、开始复压时、手术结束时、术后24h、术后48h等时间点采血,检测并计算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LAC(jv-a))等的变化,观察控制性降压对脑氧代谢的影响。结果与C组相比,应用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及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后,病人SjvO2、Da-jvO2、CERO2、LAC(jv-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SNP诱导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对病人的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GasMan@软件计算机模拟教学法在麻醉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6名进行规范化培训的麻醉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量表法分成传统教学组(C组)和GasMan@软件计算机模拟教学组(G组),每组各18人。所有学员在培训前接受课前理论测试,培训后接受课后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并进行授课满意度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两组麻醉护士课前理论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课后理论测试、实践操作成绩、满意度调查明显好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sMan@软件计算机模拟教学更有利于麻醉护士学习和掌握吸入全麻相关理论,尤其有利于实践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舒芬太尼、哌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K组诱导后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继以50 μg/(kg·min)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置管监测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并经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至颈静脉球部以采集血液标本.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CPB后20 min(T2)、CPB结束(T3)、术毕(T4)、术后24 h(T5)抽取动脉血及颈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脑氧摄取率(ERO2),并测定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K组脑ERO2在T2-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与T1比较,两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5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K组S100β蛋白在T2-5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病人甲状腺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的高血压病人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眯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双通道靶控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右美托咪啶组于麻醉前15min泵注右美托眯啶1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给药前(T0)、手术切皮(T1)、剥离甲状腺上极(T2)、手术结束(T3)时两组病人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术毕病人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RAMSAY评分。结果T1、T2、T3时右美托咪啶组HR、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7.04~20.32,P〈0.05);右美托咪啶组T0、T1、T2、T3时HR、MAP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7.27、245.10,q=3.15~36.62,P〈0.05);右美托咪啶组拔管时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8.902,P〈0.0);两组苏醒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泵注右美托咪啶有利于高血压病人甲状腺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稳定,不影响苏醒和拔管时间,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对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36例ASA Ⅱ~Ⅲ级肝癌切除术患者,根据术中及术后不同镇痛方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Ⅰ组患者术中间断静注芬太尼镇痛,术后根据患者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50 mg/次镇痛;Ⅱ组患者术中镇痛方式与Ⅰ组相同,术毕即刻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药液为曲马多(10 mg/ml,2 ml/h);Ⅲ组患者,术中硬膜外腔间断注入0.25%布比卡因5~8 ml,术毕即刻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药液为0.15%布比卡因 0.004%芬太尼(2 ml/h);3组患者均以咪唑安定0.1~0.2 mg/kg、芬太尼2~4 μg/kg、维库溴铵0.08~0.1 mg/kg、异丙酚1~2 mg/kg诱导行气管内插管,吸入异氟醚和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手术后6,18,24和48 h患者的VAS评分,并测定麻醉前、术后1,3,5 d 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水平.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术后6 h和18 h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Ⅲ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3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CD3 ,CD4 ,CD8 及NK细胞均明显下降(P<0.01),Ⅲ组患者T细胞和NK细胞分别于第3天和第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Ⅰ,Ⅱ组患者于术后第5天仍低于基础值(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对肝癌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好,且对手术后的免疫功能抑制较轻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