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5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6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良恶性骨肿瘤细胞P27蛋白表达与DNA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取骨肿瘤新鲜标本52例(骨软骨瘤10例,骨巨细胞瘤10例,骨肉瘤20例,其他恶性肿瘤12例),运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定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瘤细胞P27蛋白表达、S或细胞百分数(SPF)及DNA含量(DI),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52例骨肿瘤P27蛋白表达的平均FI值为1.37(骨软骨瘤2.24±0.38,骨巨细胞瘤1.79±0.36,骨肉瘤1.06±039,其他恶性骨肿瘤1.01±0.45);P27<1.37组25例,均为恶性骨肿瘤;P27<1.37组的DI、SPF均明显高于P27≥1.37组(P<0.001)。结论:P27蛋白表达减少,导致细胞周期失调,S期细胞增多,DNA合成增强,细胞过度增生、恶度,可能是骨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1410名地震伤员早期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裴福兴同志系我国骨科著名中青年专家,现为华西医院骨科主任,教授,博导,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协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副总编.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积极组织参与伤员救治工作,并做出突出成绩,荣获200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应邀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四川传递任务.该论文为作者于2008年7月5日应第17届中国康协肢残学术年会邀请,在汶川地震伤救治专题报告上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经作者同意,本刊根据作者、幻灯演讲稿,对主要内容和资料加以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3.
化脓性脊椎炎较少见,因病变部位深,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诊断常感困难而易误诊,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造成残废甚至死亡。现将我院1963~1984年收治的81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采用动物体内实验的方法评价新型修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复合材料PVA/n-HA+PA66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实验于2006-09/2007-03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制备PVA/n-HA+PA66浸提液,进行以下实验:①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取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腹腔注射20%浸提液和生理盐水1 mL,观察动物行为学及体质量变化。②溶血实验:取抗凝兔血加入复合材料粉末后测溶血率。③皮内刺激实验:在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内注射浸提液,观察注射浸提液后注射部位的红斑和水肿状况。④皮下植入实验及慢性毒性实验:在SD大鼠背部皮下植入材料,术后2,4,8周取材,观察材料植入皮下后与周围组织的反应情况。术后12周抽血行肝肾功能检测,评价材料对动物有无长期毒性。 结果:①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小鼠活动正常,大鼠体质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两组体质量增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3 种浓度梯度的复合材料,溶血率均未超过5%,达到标准要求。③皮内刺激实验:实验侧及阴性对照侧各注射点均未见明显皮肤刺激症状。 ④长期毒性实验:术后12周小鼠肝肾功能与正常对照组及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组织学切片显示血管和纤维组织进入复合材料网孔中,与复合材料连为一体,未产生排斥反应。 结论: 双相生物复合材料PVA/n-HA+PA66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5.
初次混合式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柄的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骨水泥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骨水泥柄髋关节置换患者148例167髋,男95例106髋,女53例61髋;年龄28~87岁,平均62.8岁;体重45.2~87.4 kg,平均57.2 kg;身高146~184cm,平均161.5cm;平均体重指数21.4.临床疗效以Harris评分为标准,根据影像学资料评估股骨柄假体位置、骨水泥壳、假体周围骨重塑和骨溶解发生情况.以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所致的假体翻修为终点,对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结果 106例114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9.5年,平均8.1年.术前Harris评分8~54分,平均42分;末次随访时76~100分,平均94分.无一例发生无菌性松动及假体翻修.6髋假体柄平均下沉1.83mm.16髋(14%)股骨侧出现<1mm的影像学透亮线,9髋(8%)Gruen Ⅰ区和Ⅶ区出现局灶性骨溶解所致斑点样影像学透亮区.106髋(93%)股骨侧有不同程度的皮质变薄或皮质松质骨化,均位于Ⅶ区.假体生存率为100%(95%可信区间.0.95-1.00).结论 采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固定股骨柄,可取得较好中期临床效果,但仍存在骨溶解、股骨近端皮质骨吸收重塑等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36.
"5.12"汶川地震震级高、震源浅、能量大,造成巨大破坏,受伤人员数量众多.很多患者由于建筑物倒塌,遭到掩埋而造成挤压伤.汶川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多困难.多数挤压伤患者受挤压时间长、部位多,病情严重,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挤压综合征,需要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许多患者又因需要开放截肢、皮肤软组织坏死或多部位筋膜室高压切开减压而形成全身多处巨大创面,处理极为困难.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所致肢体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地震挤压伤后的病情判断、挤压综合征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汶川地震后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患者66例,挤压伤18例、挤压综合征48例.致伤原因均为地震中被倒塌房屋及重物压砸伤.对患者年龄、性别、受挤压时间、肢体受累及情况、获救后的心率、尿液颜色、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检查结果,以及肢体治疗情况和最终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1)挤压伤18例21肢,其中单侧下肢(小腿)11例11肢,单侧上肢(前臂)4例4肢,一侧上肢合并一侧下肢(小腿)2例4肢,双前臂1例2肢;挤压综合征48例76肢,单侧下肢24例24肢,一侧上肢合并一侧下肢7例14肢,双侧下肢11例22肢,双下肢合并一侧上肢4例12肢,双上肢2例4肢.(2)挤压伤患者受挤压时间平均7.6h,挤压综合征患者平均16.4h.(3)2例挤压伤患者出现尿液颜色浅红色,32例挤压综合征患者出现褐色尿.(4)挤压综合征患者肢体累及数量高于挤压伤患者.(5)挤压综合征患者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水平较挤压伤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场救援过程中或获救后可以通过对患者受挤压时间、累及肢体数、尿液颜色以及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结果,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帮助制定治疗方案.对指导地震等灾害性突发群体损伤事件的救治和提高患者救治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不仅会导致骨骼的骨量丢失,而且会延迟骨折的愈合.目前,由于对酒精导致骨骼疾病的细胞作用及分子机制不完伞清楚,所以尚无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本文拟通过综述洒精性骨病病理改变的特征以及导致这些病理改变的细胞学效应,为今后探索新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40.
作者根据股骨下端的血供特点,设计了吻合膝降动脉的股骨下端内侧游离移植,修复胫骨上端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手术,1983年试用于临床2例,1例移植骨在术后3月初步愈合,术后6月骨愈合牢固;1例因肿瘤局部复发而截肢。作者复习了股骨下端的有关解剖知识,讨论了手术操作方法及手术的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