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16篇 |
免费 | 531篇 |
国内免费 | 4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篇 |
儿科学 | 138篇 |
妇产科学 | 82篇 |
基础医学 | 477篇 |
口腔科学 | 182篇 |
临床医学 | 1604篇 |
内科学 | 1042篇 |
皮肤病学 | 61篇 |
神经病学 | 207篇 |
特种医学 | 414篇 |
外科学 | 790篇 |
综合类 | 3415篇 |
预防医学 | 1356篇 |
眼科学 | 205篇 |
药学 | 1303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1390篇 |
肿瘤学 | 3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277篇 |
2022年 | 313篇 |
2021年 | 453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274篇 |
2018年 | 240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267篇 |
2015年 | 207篇 |
2014年 | 506篇 |
2013年 | 474篇 |
2012年 | 573篇 |
2011年 | 676篇 |
2010年 | 580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528篇 |
2007年 | 565篇 |
2006年 | 487篇 |
2005年 | 483篇 |
2004年 | 447篇 |
2003年 | 442篇 |
2002年 | 373篇 |
2001年 | 380篇 |
2000年 | 404篇 |
1999年 | 379篇 |
1998年 | 299篇 |
1997年 | 302篇 |
1996年 | 259篇 |
1995年 | 244篇 |
1994年 | 228篇 |
1993年 | 184篇 |
1992年 | 166篇 |
1991年 | 129篇 |
1990年 | 114篇 |
1989年 | 122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89篇 |
1986年 | 75篇 |
1985年 | 76篇 |
1984年 | 49篇 |
1983年 | 48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7篇 |
1974年 | 13篇 |
1959年 | 9篇 |
1958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巯甲丙脯酸(CPT)在70年代初开始用于临床治疗各类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良好效果。但CPT对各脏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所知很少。1983年9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了CPT应用中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专题讨论会,今就CPT对其脑血流(CBF)的影响部分概述如下: 一、巯甲丙脯酸对大鼠脑血流影响的实验结果: CPT治疗各类高血压时均因血管扩张,体循环阻力下降产生很强的降压效果。然而,CPT是否会影响CBF?通过何种机制与环节影响CBF是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高血压病人CBF自动调节的上下限均上移,药物降压不应低于下限,降压宜缓慢,以免引 相似文献
992.
EEG是诊断癲痫病最有效的电生理检测方法,並在某些病人中能将癲痫灶作出精确定位,给临床神经外科医师作癲痫灶切除提供必要条件。我们对57例癲痫病人和126例手术证实的颅内占位病人进行了EEG和BEAM检测,以期了解EEG和BEAM检测在癫痫病灶定位中的价值,探索此二项检测在神经外科手术摘除癫痫灶中的实际应用意义。检测结果:①27例老年癲痫患者中,全部病例都有痫性放电,经头颅CT及开颅手术证实的局部病灶与EEG中于定位诊断完全吻合。②30例各类癫痫病人施行了BEAM和EEG检测,异常率BEAM为90%,EEG为83%,BEAM中有23例显示局灶改变,EEG中仅16例,提示局灶显示率BEAM优于EEG。③113例手术证实为脑瘤者术前进行了EEG检测。异常者107例(95%),显示局灶慢波80例(71%),与肿瘤实际部位完全相符的63例(78%),其中15例有痫性放电,痫性放电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总结复杂脑血管畸形复合手术治疗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经验。方法对78例复杂脑血管畸形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加强脑出血、脑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癫痫、颅内感染等预防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共出现并发症12例,包括脑出血2例,脑缺血7例,术后感染3例;经对症治疗护理好转出院。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防范复杂脑血管畸形复合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血管造影诊断和选择性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病例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分次填充明胶海绵栓塞的资料。结果 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均得到进一步明确诊断。术后半年随访结果示:经分次检塞治疗后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1例。所有病例均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绵条栓塞供血动脉,栓塞后即刻造影均见拟栓塞的靶血管团基本消失。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进行栓塞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6.
997.
患者女,66岁。2004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胸痛,每次发作2~3分钟缓解,未重视。2005年12月10日患者自觉胸痛频率、程度加重,每次持续20分钟,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正常,给以消心痛及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后,胸闷明显好转。12月16日患者在上厕所后突发胸痛剧烈,放射到背部,伴有四肢发冷,大汗、恶心、呕吐,胸痛持续不缓解,家人急送当地人民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予以住院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自觉胸痛稍缓解,但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不能左侧卧入睡,心电图检测提示心肌梗死范围扩大,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为进一步治疗,于…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有关骨的矿化、骨密度的状况及骨量的积累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们的重视。儿童、青少年期骨钙的增加有利于骨量的积累及骨密度的升高,此期间遗传、激素、营养、运动等均可对其进行影响;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量的发育及骨密度的状况与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肌力及性发育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产妇肘温和腋温的差异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同侧肘、腋窝体温对照法。测温时,首先擦干腋窝和肘窝汗液,体温计甩至35℃以下,同一时间内将2支体温计水银端分别置于腋窝深部和肘窝靠近血管部,嘱产妇上臂内收,前臂向上屈曲(手指可搭在肩部)夹紧两处体温计,测量10min,然后同时取出,并记录。结果产妇的肘温和腋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产妇腋温平均比肘温高0.26℃,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产妇肘、腋温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人的肘温腋温平均值接近,故临床上可以以测量肘温用于因乳房胀而引起的腋窝体温升高,以保证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DM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QT离散度(QTd)、JT离散度(JTd)的关系。方法2型DM患者53例,按照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的结果分成阳性组(DAN+)及阴性组(DAN-),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进行QTd、JTd分析及24hHolter心电监测,并进行心律失常分析和比较。结果2型DM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发生率为55%(29/55),其发生率与病程呈正相关。DAN+组QTd与JTd显著延长(t=1.8645~3.504,P<0.001),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结论QTd和JTd能敏感地、定量地和直观地反映2型DM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早期的异常变化,且可作为预测2型DM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