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32篇 |
综合类 | 100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3篇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和总结我科10年来收治的4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结果:血钾降低、发热、视力障碍等是长期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血钾降低最常见,并且极难纠正,通常发生在静脉使用6~38 d内;排尿障碍是鞘内注射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预防低钾,治疗早期即应日补钾量在4 g以上,一旦出现血钾降低,则大干6 g;排尿困难与两性霉素B鞘内使用的累积剂量无关,应严格掌握回输的速度,通常应在10 min以上,操作完毕后应适当抬高臀部;其他不良反应通常为可逆的,可给予对症处理.结论: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不良反应无法回避,但合理用药、及时监测、掌握鞘注技术仍可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52.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即分为丙泊酚+生理盐水组(P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每组40例。各组在静脉注射丙泊酚前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芬太尼0.5mg、舒芬太尼0.1μ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HR、MAP、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胃镜操作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等,观察注药时静脉疼痛、胃镜检查中呛咳、体动反应、头晕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HR、MAP、SpO2与术前或术后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各组之间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组与PF、PS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S组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P组比PF、PS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不仅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等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和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18~80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60):锁骨上入路组(SCB组)和锁骨下入路组(ICB组).局麻药采用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含1∶200000肾上腺素)分别行锁骨上或锁骨下臂丛阻滞,0.5 ml/kgo分别记录阻滞操作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麻醉成功情况,注药完毕后每5 min测定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和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直至30 min.结果 与SCB组比较,ICB组麻醉成功率、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有效率升高,穿刺过程中异感发生率降低,阻滞操作时间延长(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的效果优于锁骨上入路.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腹腔注射对慢性坐骨神经收缩损伤(CCI)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对大鼠脊髓背角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n=8)。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大鼠均制备慢性坐骨神经痛CCI模型;术后3 d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确定痛觉过敏形成后,氯胺酮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氯胺酮(10 mg·kg-1),CCI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至术后7 d。假手术组大鼠单纯坐骨神经暴露,不用肠线结扎,也不给药治疗。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7 d用热辐射法测定TWL;术后7 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腰段脊髓P2X4受体的表达。结果:术前1 d,3组大鼠TWL无统计学差异;假手术组术后术侧TWL轻度下降,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CCI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氯胺酮治疗组术后3 d始TWL呈进行性下降,以术后7 d为甚(P<0.05);术后7 d氯胺酮治疗组TWL较CCI组显著升高(P<0.05),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大鼠术侧脊髓背角P2X4受体表达显著增加(P<0.01);氯胺酮治疗组P2X4受体表达明显少于CCI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腹腔注射可部分缓解慢性神经痛大鼠的痛觉过敏症状,可能部分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抑制脊髓背角P2X4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狗慢性膝关节炎症期滑膜组织中各种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表达水平。方法Beagle狗17条,分为正常组(n=8)和慢性非感染性炎症组(n=9)。分别取其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ELISA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慢性非感染性炎症组滑膜组织内IL-1β、IL-6浓度显著增高(P〈0.05),TNF-α、IL-10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期,狗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椎管内阻滞对子痫前期孕鼠的围产期炎症反应、内皮细胞糖萼脱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SD雌性大鼠20只,8~12周龄,建立子痫前期孕鼠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n=10)和鞘内置管组(I组,n=10)。N组孕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I组孕鼠经鞘内导管注入0.75%布比卡因40 μL,每8 h重复一次,直至仔鼠娩出。使用ELISA法在不同时间点测定两组的糖萼标志物黏结蛋白聚糖-1(syndecan-1)、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测量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24 h尿蛋白定量,记录分娩结局。结果 I组中1只孕鼠在注射布比卡因后死亡,其余19只孕鼠纳入研究。妊娠第16天和第19天,N组syndecan-1(P<0.001,P=0.001)、HS (P<0.001,P=0.001)、HMGB-1(P<0.001,P=0.001)及TNF-α(P=0.025,0.006)水平均显著高于I组。N组顺产率显著低于I组(P=0.018),而N组与I组的剖宫产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组异常仔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组(P<0.001),N组仔鼠体质量显著低于I组(P<0.001)。第19天,N组SBP水平显著高于I组(P<0.001)。结论 椎管内阻滞可以减弱子痫前期孕鼠的糖萼损伤和炎症反应,降低血压并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吗啡(Morphine, M)戒断反应中痛觉过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吗啡腹腔注射创建小鼠吗啡戒断反应痛觉过敏模型,根据药物处理随机分为Control、M、M/Dex、M/Min、M/Dex/Min。Von Frey测定各组小鼠机械性痛阈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变化,Western blot和PCR检测各组脊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并用微透析测定脊髓内炎症因子水平,最后电生理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髓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sIPSC)的影响。结果 同Control组相比,M组机械性痛阈显著降低,吗啡戒断痛觉过敏模型创建成功,同时小胶质细胞激活增加,脊髓背角CGRP及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同M组相比,M/Dex、M/Min、M/Dex/Min组痛阈显著升高在模型创建后4h最明显,同时三组小胶质细胞激活均明显减少,脊髓背角CGRP及炎症因子表达降低。电生理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显著增强脊髓背角神经元sIPSC的振幅和频率。结论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减少CGRP的表达并减轻脊髓炎症反应,且能够增强脊髓抑制性电活动,从而缓解吗啡戒断反应中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地震中四肢瘫伤员在野战环境下的急诊救治方案.方法: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抗震救灾医疗救护所四肢瘫伤员1例,男,57岁,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被重物砸伤6 d,经体检诊断为颈椎脊髓损伤伴不完全瘫.急诊行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患者术后双下肢肌力从Ⅰ级恢复至Ⅳ级,上肢肌力从Ⅲ级恢复至Ⅴ级,感觉丧失平面从乳头平面下降至正常.结论:地震后四肢瘫伤员的急诊外科救治可以及时解除脊髓的压迫.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条件不完备的野战条件下,可以采用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手术来达到颈脊髓减压的目的.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诊断和精细的操作.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小鼠鞘内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EphB1及其配体ephrinB2-Fc对其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的作用及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36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ham+ NS,n=6)、假手术+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1组(Sham+ EphB1,n=6)、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生理盐水组(CCI+ NS,n=12)以及CCI+ EphB1组(n=12),于制模前1d及制模后1、3、5、7、14 d时测定各组小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并于第5天将CCI+ NS和CCI+ EphB1组中的6只小鼠处死,取L4-5段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含量.另取昆明小鼠24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鞘内注射5μl NS)、ephrinB2-Fc 0.1 μg组(注射浓度0.02g/L,体积5 μl)、ephnnB2-Fc0.5μg组(注射浓度0.1 g/L,体积5μl).于给药前3h和给药后3、6、9、12、24、48 h测定各组小鼠MWT和TWL,术后48 h取L4-5段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中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含量.结果 在CCI模型中,与Sham + NS和Sham+ EphB1比较,CCI+ EphB1与CCI+ NS组术后第1、3、5、7 dMWT及术后第3、5、7 dTWL疼痛阈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 NS相比,CCI+ EphB1组MWT和TWL显著提高,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NS对照组相比,ephrinB2-Fc 0.1 μg、0.5 μg组MWT和TWL显著降低,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含量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越高痛阈值越低,阳性细胞数越多.结论 鞘内注射ephrinB2-Fc、EphB1可分别引起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升高和降低,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3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0.
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比较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电子麻醉记录单回顾341例分别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中血压变化、出血量和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蛛网膜下隙阻滞组血压变化较全身麻醉组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但蛛网膜下隙阻滞在对循环的影响和恢复速度上要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