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9篇
肿瘤学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Z24系列化合物一般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Z24系列化合物进行一般毒性的比较研究,从中选出毒性较低的候选新药做进一步开发.方法:采用急性毒性上下法和MTT比色法比较5种Z24系列化合物的体内外急性毒性,利用HepG2细胞长期蛋白合成抑制试验评价Z24的长期毒性潜能.结果:Z24系列化合物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232.0~>2 000 mg/kg,SU5416的毒性最低,Z24次之;对CHL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IC50为0.019~0.071 mmol/L,Z24的毒性最低.体外染毒6周后Z24对HepG2细胞的24 h半数蛋白合成抑制浓度(PI5024h-6w)明显低于染毒前PI5024h,提示Z24具有潜在的长期毒性.结论:将5种化合物的前期药理学和药效学试验结果与本研究的毒理学结果比较,确定Z24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具开发前景的候选新药.  相似文献   
32.
Z 24系列化合物是基于Bcl-2蛋白三维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所合成的5种癌相关蛋白拮抗剂,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其中SU 5416具有抗肿瘤组织血管形成的药理活性[1],对Bcl-2蛋白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本研究采用中脑细胞微团培养试验比较这5种癌相关蛋白拮抗剂(SU 5416,Z  相似文献   
33.
袁素波 《毒理学杂志》2002,16(4):251-254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是人类发现的第 1个细胞因子 ,因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故近年来我国此类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发展迅速 ,但其报审前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工作却受制于其严格的种属特异性而成为新药报审的瓶颈问题 ,我们拟就种属特异性对安全性评价的限制和制约作一评述。人的IFN主要有α、β、γ 3个类型 ,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IFN α由受病毒刺激后的白细胞分泌 ,IFN β由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分泌 ,两者的抗原性和结构类似并在发挥生物活性时共享细胞表面的同种受体…  相似文献   
34.
矽肺并发大中小型肺大疱较多见,有资料表明达20.4%。但并发巨型肺大疱则罕见,我们从我院10多年来的门诊和住院病人中仅见一例,兹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0岁,X片号29006,某煤矿掘进工人,接尘工龄15年。1971年始劳动后感气急胸闷间断性咳嗽,1973年经摄胸片检查诊为矽肺I+T,并门诊抗痨治疗,1986年元月咳嗽、胸闷、气急加重,在矿职工医院经抗炎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有缓解,1年后复查胸片发现病情有进展而转诊我院,门诊以矽  相似文献   
35.
塞替派诱发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成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阐明化学致癌剂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原代细胞培养,细胞免疫化学分析获得并鉴定恶性转化成瘤细胞,以BEAS 2B细胞和BEAS STE细胞为参照,研究恶性转化成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和锚着独立生长能力等表型特征。结果和结论 经原代细胞培养获得可传代的具人类上皮来源的恶性转化成瘤细胞,恶性转化成瘤细胞较成瘤前细胞具有更强的恶性转化表型  相似文献   
36.
恶性间皮瘤80%以上的病例是由接触石棉而引起的。目前,石棉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是明确的,但其致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石棉致癌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石棉尘诱癌动物模型、肿瘤病理形态、细胞转化与纤维形态、生化指标及分子水平的研究。80年代末期,肿瘤分子机制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Z24系列化合物进行遗传毒性优化筛选,从中选出毒性较低的候选新药作进一步开发.方法:采用Ames波动试验,SOS显色试验和双核细胞微核试验比较5种Z24系列化合物(Z24,SU5416,L1,L3和L4)的遗传毒性.结果:Ames波动试验结果表明除Z24外,其他4种化合物均显示致突变性;SOS显色试验则表明5种化合物均无致DNA原发损伤作用;双核细胞微核试验显示SU5416,L1,L3和L4具有致染色体断裂效应.结论:Z24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具开发前景的候选新药.  相似文献   
38.
环境因素致癌与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处于区域性改善、全国性质量下降的严重形势之下,环境相关疾病尤其是环境因素引起的恶性肿瘤受到广泛关注。环境致癌因素中80%以上为化学性致癌物。环境毒理在研究化学致癌及其相应的分子机制时,p53基因常作为研究的重要靶基因。本文拟就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39.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石棉致癌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棉主要有温石棉和青石棉维两种,青石棉是其主要危害种类。吸入石棉纤维可导致人和动物的恶性间皮瘤和肺癌。我国于1986年将接触石棉而致的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肺癌定为职业性肿瘤,明确了石棉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回顾石棉致癌的研究历程,从1960年Wanger首次...  相似文献   
40.
肿瘤化疗药物的致癌性及致癌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抗肿瘤化疗药物主要由抗癌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癌抗生素、生物碱及抗癌金属化合物组成,经典化疗药烷化剂作为细胞毒抗肿瘤药使用已有五十年的历史。随着双功能基团烷化剂的发现,其中的部分药物逐渐少用,但其中的多数仍是目前临床运用的主力抗癌药。烷化剂作用的关键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