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糖尿病肾病与血液粘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粘度的改变,对不同病程度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粘度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高切变率(240s-1)和低切变率(48s-1全血粘度增多明显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P<001),其红细胞压积也显著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病程进展出现肾性贫血而致红细胞压积减小,全血粘度降低。抗凝剂的使用也是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2.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55例,男39、女16,年龄45~58岁。其中单纯下壁、前间壁、心内膜下梗塞22例,广泛前壁、前壁间隔、下壁正后壁或下壁右室多部位梗塞33例。于心梗后12、24、36、48、60小时和3、5、7、14、21、28天分别用LDF测定左右甲襞、指肤、内关、耳针心穴、膻中、鼻针心穴、舌尖、舌体(舌左  相似文献   
63.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与血清von Willebrand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与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将 334例 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血管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 (10 8例 )、大血管并发症组 (10 4例 )、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组 (12 2例 )。观察不同组患者血清vonWillebrand因子 (vWF)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 (10 5例 )比较。结果表明血清vWF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 0 82± 0 38U mL ;无并发症组 1 15± 0 39U mL ;大血管并发症组 1 30± 0 4 6U mL ;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组 1 5 1± 0 5 0U mL ;血清vWF水平随血管并发症增多而上升 ,各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vWF既与是否患有微血管病变显著相关 (P <0 0 5 ) ,也与是否患有大血管病变呈非常显著相关 (P <0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分别与vWF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本研究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此变化随着血管并发症的进展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64.
子宫颈阴道部和阴道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窗口”,其微循环灌注是否正常,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女性生殖器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为研究宫颈和阴道的微循环,我们建立了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 PF_2型)测定宫颈和阴  相似文献   
65.
黄腐酸钠对STZ—DM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本实验拟观察SF对实验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动物给予黄腐酸钠治疗6个月。测定大鼠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热痛缩腿反应潜伏期、神经山梨醇含量,神经组织的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1)糖尿病动物血糖明显增高,黄腐酸钠未影响糖尿病动物血糖。(2)黄腐酸钠治疗组热痛缩腿反应潜伏期(7.56  相似文献   
66.
67.
醋氨己酸锌对溃疡病患者胃粘膜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醋氨己酸锌对溃疡病患者胃粘膜血流的影响北京同仁医院内科(100730)张宗耀,王雁,朱良湘,袁申元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消化内科胡伏莲,刘新光,贾博琦醋氨己酸锌(zincacexamate,ZAC)为有机锌类抗目及十二指肠溃疡新药,已由山东齐备制药...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观察那格列奈(A组,119例,120 mg 3/d)和瑞格列奈(B组,120例1.0 mg 3/d)治疗12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胰岛素水平、体重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均能有效降低HbA1c(P均<0.01)、空腹血糖(FPG,P分别<0.01和0.05)、餐后1 h、2 h血糖(PPG1、PPG2,P均<0.01),提升餐后1 h、2 h胰岛素(INS1,P均<0.01;INS2,P分别<0.01和0.05)水平。其中对HbA1c和FPG的疗效,那格列奈优于瑞格列奈(P分别<0.05和0.01),但前者低血糖反应也多于后者。两组的体重较治疗前均略有增加;两药安全性及顺应性较好。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都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和安全的药物,那格列奈120 mg 3/d降低HbA1c和空腹血糖的效果强于瑞格列奈1.0 mg 3/d。  相似文献   
69.
黄腐酸钠对大鼠重症胰腺炎胰腺微循环障碍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明确黄腐酸钠是否对大鼠重症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紊乱有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液制备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结果 除正常组外.各组胰腺组织光镜病变程度随观察时间延长呈加重趋势.模型组胰腺病变程度明显重于同期黄腐酸钠治疗组(P<0.05)。空肠微循环改变结果近似上述胰腺微循环变化。黄腐酸钠治疗组同期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各组胰腺微血流改变与其胰组织病理改变、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有相关性。结论 ①黄腐酸钠可明显改善重症胰腺炎微循环,并有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②血浆内皮素变化是作为观察重症胰腺炎病变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0.
高血压病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高血压病能引起心、脑、肾三个重要脏器微循环的异常,导致功能障碍。有效地降低血压,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生命。为研究高血压病微循环障碍在甲皱的表现,并探索降压药物治疗后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作者选用黄腐酸钾及其它确有降压疗效的中药、西药,治疗118例高血压病,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甲皱微循环的变化。28例故中断治疗,现将90例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