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研究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的含量。方法通过氰电极与217型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一对原电池,利用电动势与离子活度负对数值的关系,使用Offce 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不需建立标准曲线,直接求出水样中氰化物浓度。结果离子选择电极法的线性范围5.0~200.0μg/L,检出限1.3μg/L,加标平均回收率99.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测得方法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 997。结论离子选择电极法与国标法第二法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比较,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监测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变化,探讨TM在MODS早期器官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 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大鼠左眼球取血2 ml/100 g,在放血4 h后予无菌腹腔注射LPS 5 mg/kg,正常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光镜观察肺、肾、肝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MODS不同时相血清中TM的浓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M在MODS肺、肾、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肺、肝、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各组肺、肾及肝组织损伤较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M的阳性表达6 h组有所增加(P<0.01),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肾及肝组织TM的阳性表达6 h组有所增加,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结论高表达的TM参与了MODS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作为早期组织器官损伤重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将参加求职应聘面试、重大辩论演讲、重要社交活动的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殊职业者,拥有一副洁白整齐健康美丽的牙齿,能使其更具魅力、更加自信、提升形象气质及成功几率。所以,这些年来要求矫正前牙错[牙合]畸形的成年人比例日趋上升。笔者选择了其中的29例,全部采用活动(可摘)矫治器矫治,疗程短、效果好、价格低、可自行摘取不影响美观,深受好评和青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自2000年以来,门诊就诊患者中,牙周病伴有牙齿缺失及前牙前突稀疏,甚至伴有重度磨损或夜磨牙等症者58例,男性3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7岁.全口(或半口)牙中多数松动为1~2度,并伴有2~6个牙齿缺失,X线片检查牙槽嵴吸收不超过根长2/3,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例1,女.10岁。因反复水肿、蛋白尿4个月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应用泼尼松治疗后蛋白尿已转阴,在减量过程中于1999年11月29日突然发热(T39.5℃以上持续6d,以后38℃左右持续20d),腰背部疼痛难忍,疼痛呈带状分布(腰椎X片和双肾区B超均未见异常);同时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色丘疹、水疱、部分疱液混浊、周围红晕,皮疹迅速发展,眼睑缘、唇周、口腔粘膜、会阴、阴唇、肛周均见密集疱疹.第四天疱疹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婴儿肝炎综合征62例病因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宜昌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自体输血开展及异体血使用情况。方法对宜昌市2014年1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2014年,宜昌市人均用血为3.97ml,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成分血使用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人均红细胞用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宜昌市自体输血率仅8.6%。结论宜昌市医疗机构在科学合理用血和大力开展自体输血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部门需大力推广自体输血,同时强化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血培训。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凝血病(TIC)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率较高,大量输血后,如处理不当,会加重凝血病,凝血功能障碍是大量输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识别TIC,适时合理启动大量输血方案,合理使用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可有效纠正TIC,提高输血效果,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因牙周病等原因致口内数牙稀疏、松动、重度磨损致低,位咬合、并伴有缺牙的患者。为了既能在尽少切削牙体组织的前提下使松动牙得到同定,缺牙得以镶复.又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常设计制作成铸造全牙列夹板+[牙合]垫式田定联冠(桥),前牙区则为类3/4联冠(桥),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与修复效果。但随着近年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审美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宜昌市献血人群,其中发生的490例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资料,分析影响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初次献血、低年龄(18-24岁)、学生、男性、低体重(<55 Kg)、街头献血是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且影响程度依次为初次献血(OR值6.141,95%CI 4.908—7.684)、低年龄(OR值3.271,95%CI为2.735—3.912)、学生(OR值2.811,95%CI为2.277—3.470)、低体重(OR值1.345,95%CI为1.121—1.614)、男性(OR值1.254,95%CI为1.038—1.515)、街头献血(OR值1.245,95%CI为1.034—1.498)。结论心理因素是影响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在献血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初次献血、低年龄(18—24岁)、学生献血者的心理护理,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献血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