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6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41.
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由于细菌侵入人体皮肤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时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毒血症或败血症.伤口感染是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的结果,脓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渗出物,其中包含变性、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渗出的组织液.笔者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对1例小儿脓疮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少血供性肝海绵状血管瘤经肝动脉栓塞后进行瘤体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9例少血供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经肝瘤体内药物注射治疗情况.对于CT/MRI明确诊断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直径>5 cm),且CT增强扫描时仅有点状或少许斑片状强化而大部分无强化且延迟扫描时仍然如此表现的9例患者,先行肝动脉插管栓塞术,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10 m1)与博莱霉素(8 mg)混悬剂,实际用量为5~10 ml.栓塞后4 d开始行经皮经肝瘤体内穿刺多点注射博莱霉素8~16 mg,间隔3~4 d再次注射,连续2~3次,1个月后复查CT,以后3、6个月及1年不定期复查CT.结果 9例患者DSA上所见血管瘤染色与CT增强扫描表现一致,碘油沉积呈散在点状分布,治疗后1个月瘤体均明显缩小,以后继续缩小,1年后复查基本稳定不再缩小.2例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栓塞后胆汁瘤,随访观察未进一步进展,未作特殊处理.结论 经肝动脉栓塞联合瘤体内博莱霉素注射治疗少血供性肝血管瘤是简便、安全并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3.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温育24小时和48小时后,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明显高于无细胞对照组,琼脂糖电泳速度也加快,两者一致。结果说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可以氧化修饰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体外用Cu~(2+)修饰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明显增加,琼脂糖凝股电泳速度加快。比较正常的VLDL(n—VLDL)及Cu~(2+)氧化的VLDL(Ox—VLDL)对内皮细胞粘附单核细胞的影响时,发现在所用各种浓度下,Ox—VLDL单核细胞的粘附率比n—VLDL组大得多(P<0.0001),说明VLDL被氧化后明显增加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描述0~6岁儿童线性生长及体质量指数(BMI)生长轨迹,探讨不同类型生长轨迹模式与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源自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BC),MABC建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2 037名活产儿在出生后42 d至72月龄共随访15次,测量儿童身长、体重,问卷调查喂养情况、代养人等数据信息,并于儿童(72±6)月龄时由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专业眼科医生测量其裸眼视力,视力不良者行睫状肌麻痹扩瞳验光诊断近视和远视。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拟合0~6岁儿童身高及BMI生长轨迹。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长轨迹与6岁儿童屈光不正的关联。结果 根据潜变量增长模型,线性生长轨迹可将儿童的身高发育轨迹划分为3类:较慢身高生长轨迹(302名)、适宜身高生长轨迹(1 162名)和较快身高生长轨迹(573名)。BMI Z生长轨迹可将儿童的发育轨迹划分为3类:较慢BMI Z生长轨迹(630名)、适宜BMI Z生长轨迹(1 058名)和较快BMI Z生长轨迹(349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缓慢身高生长模式与6岁儿童远视呈正相关[OR值(95%CI)=...  相似文献   
45.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之一,有研究认为尿微量白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病程、血糖、血脂、血压等情况相关.主要病理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继发血栓形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等.为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故开展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46.
韩莉  张贞丽  徐丽华  袁敏 《齐鲁药事》2008,27(3):153-154
目的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索氏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苷含量。结果改进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连翘苷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为97.09%、含量限度制定合理、可行,可较好地控制连翘质量。  相似文献   
47.
袁敏  赵仁永  王平  张贞丽 《齐鲁药事》2007,26(4):242-245
目的研究白石降压胶囊中冰片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的收得率及冰片的包合率为考察指标,筛选较为合理的包合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差示热分析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理化鉴别。结果优选了冰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四种分析方法确证冰片被β-环糊精包合前后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结论本工艺具有较好的包合率和收得率,冰片被β-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52例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甲状腺疾病的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控制心律失常的疗效、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控制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达76.9%,无1例心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可作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9.
Wernicke脑病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micke脑病(WE)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经典的病例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等.近几年,急性重症胰腺炎及外科手术后患者继发WE的病例并不少见.本文结合10例诊断为WE的患者,对该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0.
浅谈医院各类档案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系统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研究探讨对系统的协调组织、加强管理和科学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