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1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目的:观察特异性丝裂原细胞外信号反应激酶1(MEK1)阻断剂(PD98059)对缺氧刺激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1l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利用体积分数为0.95的N2和0.05的CO2混合气体建立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缺氧模型。(砻用3种不同浓度(10,50和100μmol/L)的P42/P44MAPK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处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③在缺氧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④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周期蛋白DmRNA的表达。⑤收集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判断细胞的周期情况。 结果:①缺氧刺激24h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缺氧组比正常组增加4.71%。②PD98059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依赖性;与缺氧组相比,缺氧+10mmol/L组、缺氧+50mmol/L组及缺氧+100mmoL/L组抑制率分别是5.1l%,11.66%和16.36%。③缺氧24h后,细胞周期蛋白DmRNA的浓度明显增加,不同浓度的PD98059对周期蛋白D的mRNA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缺氧组与正常组比较周期蛋白D增加26.67%,与缺氧组比较,缺氧+10mmoL/L组、缺氧+50mmol/L组及缺氧+100mmol/L组抑制率分别为18.93%,37.72%,57.58%。④缺氧时DNA合成前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的增殖减少。 结论:P42/P44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对周期蛋白D的影响抑制缺氧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联合黛力新对产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50例,经伦理委员会通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以黛力新早晚各1片,若病情严重早晨可增至2片/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肝气郁结型予以加味逍遥散加减,忧郁伤神型予以加味甘麦大枣汤加减,心脾两虚型予以归脾汤加减,上述各方每剂水煎煮取300mL汁分早中晚口服,日1剂。两组均持续用药14d。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及血清5-HT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AMD、EPDS评分降低,血清5-HT水平升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HAMD、EPDS评分较低,血清5-HT水平较高(P 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黛力新治疗产后抑郁有利于改善抑郁症状,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自行设计细胞模型并观察缺氧条件下维生素E对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3在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操作: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以正常条件为对照(常规培养和体积分数为0.95的空气,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缺氧模型(缺氧培养,体积分数为0.95的N2和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混合气体,测氧仪测氧浓度<1%,24h),作用于细胞的维生素E浓度分别为0.1,0.2,0.3mol/L。②实验评估: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24h细胞活力(以吸光度A值表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①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细胞生长活力:缺氧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0.01),缺氧 维生素E组细胞活力有所提高,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着维生素E浓度的提高,活力逐渐升高。②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明显增多;与缺氧组比较,缺氧 维生素E组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降低;与缺氧组比较,缺氧 维生素E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缺氧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维生素E抑制了缺氧情况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维生素E主要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其抗氧化损伤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在粘性小管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内皮计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察16例粘性小管切开术,25例小梁切除术手术前后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粘性小管切开术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最小细胞面积(MIN),最大细胞面积(MAX),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细胞密度(CD)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梁切除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较术前增加(P<0.05),平均细胞面积(AVE)较术前增加(P<0.05),细胞密度(CD)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H%)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粘性小管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粘性小管切开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较小,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5.
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 39 例(39 眼),其中发生在本院的病例为 26 例(26 眼),占同期同类手术的 767%(26/339)。临床观察表明, 术后早期发生的继发性青光眼大多与手术操作有关, 临床多表现为瞳孔阻滞型; 后期发生的病例常伴有小梁损害, 或与长时间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关。本组病例的术前原发病中, 以角膜溃疡伴角膜瘘的比例最高。作者认为, 正确处理原发病, 不断提高显微手术技术, 对于预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6.
我科近年来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开展小梁切开、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虹膜嵌顿术,治疗常见类型的青光眼38例50只眼,其中先天性青光眼7例(1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例(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2例(1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例(10眼)、继发性青光眼7例(7眼),取得较好效果。术后经六个月至二年的随访观察,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手术。一、手术方法1.球结膜切口:上直肌牵引固定缝线后,常规采用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经角膜缘切开法,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5×),切口力求整齐,分离时避免损伤结膜瓣。  相似文献   
97.
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眼视网膜VEGF表达及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视网膜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视网膜的电生理学改变,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封闭兔眼视网膜静脉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正常兔及造模后3周兔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3周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结果: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眼的缺血视网膜及新生血管组织中VEGF不同程度表达增强,FERG鄄b波的振幅明显下降,P<0.01,VEGF表达的改变与FERG鄄b波的振幅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①RVO的电生理改变表明视网膜功能改变主要位于视网膜中央血管供应区域,即内核层到神经纤维层;②VEGF在RVO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参与机制;③RVO的电生理学指标和VEGF表达的改变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闭合式眼内显微手术摘出球内异物30例(其中非磁性异物8例),取得良好效果。较既往常规采用的肉眼下开放式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手术精确度高,眼内组织损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等优点,特别是能提高眼内非磁性异构摘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
球形晶体-短指综合症又叫圆型晶体-短型综合症,现将我院所见1例叙述如下,以供参考。张某女 12岁。1983年12月6日因双眼逐渐看不清东西8个月而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健康,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比同年人稍矮小,体格健壮,颈短,指、趾不短,智力佳。有一兄一姐,姐外形与患者相似,但视力、智力均好,无病态。患者为第4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从小手抓东西不紧。体检:身体矮,健壮结实。身高119.5cm,体重23kg,胸围61cm。上肢从肩峰到中指尖长46cm。手长10cm,中指氏5.5cm,智力佳,四肢运动好,但关节运动少,行动迟缓。眼部情况:远视力:右眼,光感消失;左眼,手动/5cm。双眼睑(-),泪器(-),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被诊断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27例43眼患者施行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记录患者的性别、接受该手术治疗时的年龄、是否有青光眼家族史、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眼压及其它手术情况.记录具体手术步骤及术中术后是否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果: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术后2a的成功率为74%,术前平均眼压为35.38±7 15mmHg.2a后,患者平均眼压16.50±2.52mmHg,眼压下降值为18.88mmHg(P<0.01).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长期随访的数据显示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合其术中、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等优点,该手术有望成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