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1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应用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中的抗瘢痕化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0只,双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每只兔随机选取一眼术中联合6mm×6mm羊膜移植于巩膜瓣下。结果:术后第7天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弥散隆起的滤过泡;第14天时,实验组滤过泡存留有5只眼;对照组仅有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滤过区纤维组织形成明显减少,术后14天仍有空腔存在;对照组滤过区见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术后14天滤过腔基本消失。结论:羊膜组织对免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有抗瘢痕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2.
背景 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慢性高眼压模型小鼠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和Müller细胞中表达增加,这一改变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改变及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水通道蛋白4(AQP4)在视网膜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中,青光眼发病过程中AQP4与GFAP表达的关系尚不清楚. 目的 研究慢性高眼压状态下AQP4基因在慢性高眼压情况下是否能够调控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探讨AQP4基因在青光眼RGCs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小鼠巩膜外静脉烧烙法(烧烙静脉3~4支)建立雄性小鼠AQP4基因敲除(AQP4-/-)小鼠及其同背景雄性野生型(WT)小鼠左眼慢性高眼压模型,均取右眼作为对照眼.选择造模成功的两种小鼠各30只,分别于术后1、3、7、14和28 d各取6只小鼠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小鼠眼压,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分离取小鼠视网膜,通过Western blot 法检测AQP4-/-小鼠及WT小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水平的变化,用t检验、三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造模后1、3、7、14和28 d,AQP4-/-小鼠实验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9、16.02、13.77、14.34、12.40,均P<0.05);上述各时间点WT小鼠实验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5、14.91、15.97、13.41、12.53,均P<0.05).正常情况下AQP4-/-小鼠与WT小鼠视网膜组织中均有GFAP表达,WT小鼠对照眼、实验眼造模后1、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的表达量(GFAP/β-actin)分别为1.00±0.00、1.99 ±0.29、4.05±0.69、4.47±0.48、3.21±0.35、3.25±0.53;AQP4-/-小鼠对照眼、实验眼术后1、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相对表达量(GFAP/β-actin)分别为1.00±0.00、1.69±0.31、2.27±0.55、2.79±0.39、1.93±0.31和1.54±0.40;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视网膜中GFAP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4,P<0.05),WT小鼠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视网膜总GFAP的表达量逐渐升高,而AQP4-/-小鼠视网膜中总GFAP的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情况下WT小鼠与AQP4-/-小鼠视网膜组织中GFAP/β-act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T小鼠术后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的表达值均显著高于AQP4-/-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7.95、6.12、5.76,P<0.01). 结论 慢性高眼压状态下AQP4基因可以上调小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从而引起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导致RGCs的损害.AQP4可能成为治疗青光眼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3.
青光眼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目前国际上青光眼的未诊断率约为50%,而我国青光眼未诊断率则高达90%,其中少年儿童型青光眼更易误诊及漏诊。90%以上的青光眼患儿并不表现为典型的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为主,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失明才来就诊。大多数患者  相似文献   
44.
原来近视的老人看东西突然比以前清楚了,以为是"返老还童"。可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袁志兰却说,这可能是白内障在背后捣鬼。白内障被称为致盲的"头号杀手",通常双眼发病,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  相似文献   
45.
背景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手术区域瘢痕化是导致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瘢痕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目的 比较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区人瘢痕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HSFs)与人正常Tenon囊来源成纤维细胞(HTFs)增生迁移能力的差异以及微小RNA200a(miR-200a)对结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机制. 方法 收集斜视手术过程中切取的正常Tenon囊组织和青光眼滤过术后手术区瘢痕组织,对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能力;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相对迁移距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mRNA和miR-200a mRNA的表达.于HTF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1、2和5 ng/ml TGF-β1拟似物,于HSF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0、0.25、0.50、1.00μs/mlTGF-β1抑制剂,细胞处理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生能力;用2 ng/ml TGF-β1拟似物处理HTFs,用1.00 μg/ml TGF-β1抑制剂处理HSFs,分别采用划痕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相对迁移距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中miR-200a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原代培养的细胞胞体较大,呈纺锤形或星形,细胞核呈卵圆形,对角蛋白抗体呈弱阳性反应,对波形蛋白抗体呈阳性反应.HSFs的增生值(A值)为1.476±0.110,明显高于HTFs的0.958±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0,P=0.016);HSFs中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HTFs,是HTFs的(1.739±0.20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8,P=0.024);HSFs中miR-200a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TFs,是HTFs的(46.23±1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4,P=0.018).与添加2 ng/ml TGF-β1拟似物的HTFs相比,添加TGF-β1拟似物的HSFs相对迁移距离增加了(3.533±0.402)倍,miR-200a mRNA相对表达量低至(45.4±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添加1.00 μg/ml TGF-β1抑制剂的HTFs相比,培养基中添加TGF-β1抑制剂后,HSFs的相对迁移距离幅度降低至(64.3±6.5)%,miR-200a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3.106±0.41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SFs的增生及迁移能力均明显强于HTFs,可能与HSFs中miR-200a表达量低有关.MiR-200a与TGF-β1在调控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迁移能力方面发挥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背景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增生是滤过泡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羟喜树碱是诱导肿瘤细胞及多种非肿瘤细胞凋亡的药物.目前已有羟喜树碱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的相关报道,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探讨羟喜树碱是否能诱导HTFs凋亡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离体<6h的供体结膜囊组织,以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HTFs,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继续传代培养,用波形蛋白及角蛋白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取3~6代细胞进行实验.分别将0.01、0.05、0.10 g/L羟喜树碱加入培养基中作用5 min,未加入羟喜树碱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进行比较.用0.10 g/L羟喜树碱处理细胞,继续培养24 h,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JC-1染色检测HTFs线粒体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TFs中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caspase-9及线粒体/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 C)蛋白的表达,对各组中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0、0.01、0.05、0.10 g/L羟喜树碱组的HTFs增生值(A450)分别为0.9716±0.0608、0.8035±0.0346、0.7048±0.0446和0.6265±0.0286,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72,P=0.002),0.01、0.05、0.10 g/L羟喜树碱组HTFs A450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10 g/L羟喜树碱组HTFs A450值最低.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发现,0.10 g/L羟喜树碱组HTFs凋亡率为(18.72±1.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74,P=0.001);0.10 g/L羟喜树碱组HTFs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组.JC-1染色发现,0.10 g/L羟喜树碱处理5 min后细胞质中单体JC-1的绿色荧光明显强于对照组,而线粒体中聚合态JC-1的红色荧光弱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发现,0.10 g/L羟喜树碱组HTFs线粒体中cyt C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0124±0.0016,高于对照组的0.0216±0.0096,雨0.10 g/L羟喜树碱组HTFs细胞质中cyt C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0605士0.0022,低于对照组的0.0301±0.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线粒体:t=4.865,P=0.014;细胞质:t=-11.177,P=0.001).结论 羟喜树碱诱导HTFs凋亡,引起线粒体的稳态破坏,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47.
汤伟  钱朝旭  袁志兰 《眼科》2012,21(4):273-277
【摘要】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青光眼滤过术失败的球结膜下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球结膜下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方法 体外培养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球结膜下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并鉴定。应用不同浓度的HCPT作用于成纤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方法检测HCPT作用下,有或无广谱caspase阻断剂(Z-VAD-FMK)时,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量的变化。主要指标 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量的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检测显示,0.06、0.25、1.0、4.0 mg/l的HCPT作用于成纤维细胞24小时后,其凋亡率分别为0.87%、4.97%、5.76%、33.1%(P<0.05)。RT-PCR法显示,HCPT作用时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量较空白组明显增多,而caspase-8 mRNA的量较空白组减少;加入Z-VAD-FMK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的量均减少。结论 HCPT在体外可诱导青光眼滤过手术球结膜下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该凋亡可能通过caspase-3和caspase-9途径来实现。(眼科,2012,21:273-277)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眼底自发荧光(FAF)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研究自发荧光和OCT表现与CSC的病程及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67例(70眼)CSC患者黄斑部进行自发荧光拍摄和OCT扫描,观察不同病程的患者的病变特征,比较各类表型与病程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CSC患者的自发荧光图像表现各异:①正常型:7眼(10%),自发荧光图像表现正常,对应OCT显示神经上皮层均拱形向上隆起,与RPE带分离,下方有液性暗区,光感受器外节完整平坦,均匀一致.②单纯增强型:32眼(46%).其中28眼(88%)有神经上皮脱离(SRD),自发荧光主要表现为SRD范围内自发荧光增强,OCT显示神经上皮脱离区外节带表面有不均突起;20眼(62%)伴高荧光颗粒,与眼底所见的黄白色小点基本相对应,对应OCT外节带或RPE表面也有高反射颗粒状样突起.③单纯减弱型:9眼(13%),均伴SRD,对应OCT显示外节带完整平坦,均匀一致.④混合改变型:即自发荧光信号高低相间,22眼(31%).其中17眼(77%)表现自发荧光规则,通常表现为低自发荧光围绕高自发荧光,OCT显示神经上皮层拱形隆起,下方液性暗区,低荧光区对应外节带光滑平坦,高荧光区对应外节带高反射颗粒状突起.正常或单纯减弱、单纯增强、混合改变规则、混合改变不规则等对应的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80、-3.791、-3.416、-4.049、-3.309、-3.421,P<0.01).对应的BCVA,除了单纯增强组与混合改变规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Z=-2.012,P<0.05),其余对比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92、-2.676、-2.790、-3.128、-3.311,P<0.01).结论 CSC患者早期可表现为SRD正常自发荧光或低自发荧光.随着病程的延长,自发荧光增强且延续的时间较长,慢性迁延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自发荧光带,对应萎缩病灶或流水带;CSC患者的自发荧光图像改变主要与光感受器外节脱落的盘膜变性及RPE细胞的病理改变有关;病程越长,BCVA越差.  相似文献   
49.
门诊病例一:过量药物致角膜糜烂三周前,退休干部胡爷爷感觉眼睛红肿疼痛、视力下降,就到家门口的诊所去看。医生说他是"巩膜炎",开了激素类眼药膏、眼药水以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等。老人用了几天之后,觉得视力急剧下降,眼睛红肿疼痛更加剧烈,甚至眼睑也水肿起来。赶忙到省人民医院眼科来看。医生给他检查后发现,老人视力右眼只有0.15,左眼0.4。双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糜烂。荧光染  相似文献   
50.
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主要症状为溢泪,甚至流脓,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本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采用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2眼,术后分别行抗生素激素泪道冲洗术、泪道内典必殊眼膏注入或硬膜外导管插入,观察1年以上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