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50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85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53篇
  3篇
中国医学   314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考察银杏内酯B前体药物(PGB)的脑靶向性,并探究其靶向机制。方法采用LC-MS/MS考察大鼠尾静脉注射PGB后的脑部药动学规律并评价其脑靶向性;采用伊文斯蓝法观察PGB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小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HPLC法测定PGB在正辛醇-水体系的分配系数(log P);MVD分子对接软件计算PGB与P-糖蛋白(P-gp)的体外结合力;定磷法检测PGB对人P-gp膜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以治疗有效性和靶向指数评价PGB的脑靶向效率达6.87和4.14;PGB预防给药可有效降低不完全性脑缺血小鼠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PGB的log P为1.03,高于GB的0.61;分子对接计算表明PGB与P-gp结合力大于GB,其Mol Dock Score分别为-143.36、-116.40 KJ·mol-1;ATP酶活性分析提示PGB、GB均能提高P-gp ATP酶活性,其Km值分别为237.75、841.24μmol·L-1,PGB与P-gp亲和力高于GB。结论 PGB具有脑靶向性,其靶向性提高一方面得益于其脂溶性提高,PGB在脑部渗透量增加;另一方面可能为PGB明显提高P-gp ATP酶活性,从而抑制P-gp对GB的外排作用。  相似文献   
32.
贾长河  谢毅  袁媛  刘博伟  任颖 《安徽医药》2020,24(2):271-275
目的研究微管相关蛋白样激酶 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6年 5月至 2011年 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267例胃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267例胃癌组织和 13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DCLK1的表达,分析 DCLK1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Cox风险回归模型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 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 DCLK1表达水平病人的 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曲线, Log?rank法比较 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差异。结果 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 71.9%(192/2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26.1%(36/138)。单因素分析显示 DCLK1高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有关( P<0.05)。 Cox回归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病人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DCLK1高表达的胃癌病人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较低( P<0.05)。结论 DCLK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香薰调息疗法缓解分娩产妇疲劳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然分娩足月产妇13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名,两组均接受常规分娩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香薰调息疗法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参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评估疲乏程度,调查干预组产妇对干预措施的主观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疼痛程度VAS评分分别为(7.24±1.09),(6.95±0.85),(5.25±2.1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1,-3.258,-3.122;P<0.05);干预组产妇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疲乏程度VAS评分分别为(5.91±0.85),(6.34±1.60)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9,-2.947;P <0.05);干预组产妇对香薰调息法主观评价总分为(14.18±1.82)分,在增进舒适度、缓解紧张、促进放松、减轻疲劳主观评价平均分均在3分以上。结论香薰调息疗法对缓解分娩疼痛、疲乏效果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及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12月间通过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及 TEE 筛选的行介入封堵(91例)及外科微创封堵(43例)治疗的134例成人(>15岁)单纯继发孔 ASD 患者为研究对象,介入组患者术中行 TTE 监护,外科微创组患者术中行 TEE 监护。对术前 TTE 和 TEE 相关参数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ASD 缺损径的 TEE 测值均显著大于 TTE 测值(P 均<0.01),最大缺损径的 TEE 测值均显著大于 TTE 测值[(19.8±5.2)mm 比(18.7±4.9)mm],P <0.01;最大缺损径的 TTE 测值与封堵器大小间相关性(介入组 r=0.926,外科微创组 r=0.215)均低于 TEE (介入组 r=0.965,外科微创组 r=0.627),P 均<0.01。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的大小评估优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应作为成人房间隔缺损封堵患者术前筛查的常规检查,在外科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中作为实时监测引导、即刻评价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5.
36.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抗凝治疗.近年来,以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及依度沙班为代表的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被批准用于VTE治疗.DOAC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稳定,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DOAC提供了与标准治疗类似的疗效和更好的安全性,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结论.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DOAC的抗凝机制、药理特征、监测手段、疗效及安全性、在特定人群应用,为DOAC在VTE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袁媛  王杨  马静  杨嫚 《护理学杂志》2016,(12):59-60
目的观察创口液体粘合敷料不同用药方法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2例有水疱的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抽吸水疱液体后保留原皮肤,涂抹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即剪去水疱皮肤后外涂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换药次数,治疗时间段局部创口愈合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保留水疱创面皮肤并使用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更适用于Ⅱ期压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