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为小儿常见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特点为发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多见于婴幼儿,可引起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1967年,日本的川崎富作教授首先描述了该病,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先后作了有关KD的报道.本院1998年1月-2007年6月收治11例KD,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真Ⅱ号胶囊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于月经(或黄体酮撤血)第5天开始口服益真Ⅱ号胶囊合大黄(庶虫)虫丸,至下次月经来潮(或黄体酮撤血)停服;要求生育者基础体温上升后停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结论益真Ⅱ号胶囊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特点、抗菌药使用情况,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寻找遏制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别对2003年1月-2004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中的真菌感染病例以及该患者所用抗菌药品种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真菌感染病例301例次,均为念珠菌属,涉及126份病历,共检出真菌7种301株,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197株(65.45%)。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214株(71.10%)。有123人(97.62%)使用抗菌药,平均使用3.91种抗菌药,最多使用16种,最长使用109 d,113人(91.87%)使用超过7 d。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特比奈酚的耐药率最高86.05%,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31%和13.62%。结论:医院内真菌感染耐药性非常普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是造成院内真菌感染及耐药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我院儿科使用病毒唑治疗流行性腮腺炎7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30例,均具有典型的症状和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主要表现:腮腺部位肿痛、发热、全身不适、厌食、头痛、呕吐和肌痛;肿大之腮腺表面不红,边界不清,微热、轻压痛、无波动,腮腺管口红肿;部分患儿合并或仅有颌下腺肿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胸分类增多。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纽,病毒唑治疗组(治疗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年龄3岁  相似文献   
15.
1457例住院患者抗感染药使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抗感染药使用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级医院1998年11月-1999年5月中五天住院患者领药单1457份,对抗感染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院使用抗感染药的患者占36.9%,某些科室患者使用抗感染药比例高达50%以上。抗感染药的联合用药增多,但联合用药目的不明确,用药种类多达3-4种。结论:抗感染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防止抗感染药的滥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抗感染药种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我院自1993年~1997年经临床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现总结如下:18例患者中男6例,女11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岁:病史为1月至十余年不等,全部患者均有多系统脏器损害,急性活动期常有发热、关节疼痛、面色苍白、浮肿、疲乏,心悸症状。化验检查:全血象降低,抗核抗体阳性,狼疮细胞阳性。尿常规异常。慢性稳定期:上述症状体征趋于缓解不典型:使用美国ATL—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超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对在我院经彩超检查的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在溶栓、抗凝、祛聚治疗下,超声观察血栓均由大范围逐渐缩小的消散过程,基本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经济、简便、可重复等诸多优点,能较准确地作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且可以观察血栓在治疗中的动态过程,为临床医师在治疗中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在检测白细胞和红细胞方面的不同。方法对300例尿液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检测,比较其结果。结果300例尿液中,尿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检出白细胞都为阳性占总标本的25%,两法都为阴性占总标本的64%,尿分析仪阳性而尿沉渣镜检阴性占总标本的3.3%,尿分析仪阴性而尿沉渣镜检阳性占总标本的7.7%。两法检出红细胞都为阳性占总标本的28.3%,两法都为阴性占总标本的57%,尿分析仪阳性而尿沉渣镜检阴性或阳性占总标本的10.7%,尿分析仪阴性而尿沉渣镜检阳性占总标本的4%。结论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前后凝血与纤溶指标监测的意义。方法 产后出血组(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212例和正常分娩组235例,检测产前及产后72h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健康体检女性85例作为健康组。结果 产前比较:正常分娩组PT/PT-INR、APTT、TT、PLT、HB低于健康组,FIB、DD高于健康组;产后出血组PT/PT-INR、APTT、TT、DD高于正常分娩组,FIB、PLT低于正常分娩组。产后比较:正常分娩组PT/PT-INR、APTT、TT、DD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高于健康组;产后出血组PT/PT-INR、APTT、TT、DD高于正常分娩组,FIB、PLT、HB低于正常分娩组。结论 产前及产后动态监测各项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袁丽萍  昝霞 《临床医学》1996,16(9):26-27
近几年自抗早孕新药米非司酮问世以来,部分避孕失败妇女免去了人工流产吸引术的痛苦,但由于米非事酮价格昂贵,引致不全流产大失血的较多;需要严密观察;且对孕49天以上者抗早孕效果差,故至今人工流产吸引术仍为避孕失败后终止早孕的主要且有效的措施,由于该手术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大,且可致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本文对人工流产吸引术中扩宫器、吸管和负压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