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比较研究宽体金线蛭和菲牛蛭的体内外的抗凝、抗血栓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直接滴定法测定不同处理方法的2种水蛭体外抗凝血活性;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脑血栓,角叉菜胶诱导小鼠尾静脉血栓以及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方法,观察不同处理方法的两种水蛭的抗血栓作用。采用毛细管法和剪尾法,观察不同处理方法的两种水蛭的抗凝血作用。结果:菲牛蛭鲜体和干品的体外抗凝活性远优于鲜体及干燥宽体金线蛭;鲜品菲牛蛭、干燥菲牛蛭以及经不同方法处理的宽体金线蛭均具有明显的体内抗凝抗血栓活性,其中以菲牛蛭鲜品的作用最强烈;煎煮后的菲牛蛭几乎无体内外生物活性。结论:菲牛蛭与宽体金线蛭的活性成分有很大区别,且菲牛蛭比目前广泛应用的宽体金线蛭具有更优的药效活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制备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的规格、处方用量及乳糖处方用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优化4-AP凝胶骨架片的处方,并进行批内和批间体外释放度验证试验。采用Origin软件对筛选出的最优处方释放度进行Weibull曲线拟合。考察体外释放条件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优化处方为HPMC规格为K100LV,处方用量为54%,乳糖的处方用量为16%。所制得4-AP凝胶骨架片可持续释药12 h,批内释放均一性及批间重复性均良好。Weibull模型拟合方程得出药物释放符合一级速率过程。体外释放条件考察结果表明,转速对药物的释放有影响,而释放介质的种类和测定装置则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所选4-AP凝胶骨架缓释片制备工艺可行,重复性好,有明显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制备祛斑膏,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祛斑膏中丹参、白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酮ⅡA 进行含量测定, 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水(75:25),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 270 nm,柱温30 ℃.结果 丹参、白芷的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 在 0.021~0.105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 0.37%(n=9).结论 该文所建立的方法 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 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祛斑膏质量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4.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及包衣锅包衣制备盐酸多西环素肠溶微丸,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了盐酸多西环素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L9(34)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和工艺条件,再用包衣锅将微丸包肠溶衣,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及不同包衣增重微丸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肠溶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高。15%包衣增重的微丸在0.1 mol•L 1盐酸释放度<10%,在pH6.8的缓冲液中释放度>80%,体外释放较理想。结论该法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复性好,采用适当的包衣工艺,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肠溶微丸具备较理想的肠溶特征。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制备一种酮洛芬缓释片剂。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酮洛芬微丸,用Eudragit?RS 30D和Eudragit?RL30D包衣。再将包衣微丸与酮洛芬原药压片,最终制成酮洛芬缓释片。结果:体外释放度实验显示,制备的酮洛芬缓释片在2h内能释药30%,剩余70%药物在随后的10 h内缓慢释放。结论:用本方法制备酮洛芬缓释片,工艺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56.
<正>患者,男,44岁,78kg,因"右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16个月",于2014年3月6日14时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行ECG、血流动力学监测,各项指标正常。采用1%利多卡因、0.3%盐酸罗哌卡因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穿刺部位相当于第6颈椎横突,常规消毒,在前中斜角肌之间隙与皮肤垂直作皮内小泡,穿刺针沿肌间沟向内后及下方推进,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