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东南沿海解藻酸弧菌伤口感染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解藻酸弧菌的致病性. 方法采用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解藻酸弧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培养,96 h后活杀取脏器和伤肢病理检查. 结果毒力实验:实验组20只鼠中4只(20%)的肝、肺有细菌生长;伤口感染实验: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活杀后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0%;病理学检查伤肢皮下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肌纤维破坏、脓肿形成. 结论自沿海某海域分离出的解藻酸弧菌在106 CFU/ml时,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罕见的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组织发生学。方法 分析1例UTROSCF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的性索成分包括上皮样细胞和大量的泡沫样细胞,未见子宫内膜间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性索(calretinin、Melan A、CD99和inhibin)、平滑肌和上皮标记,还表达vimentin、ER、PR、bcl-2,而CK7、CD10和CD117(-)。结论 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支持UTROSCF是子宫少见的含真正性索成分的多表型性肿瘤,具有不确定的潜在的复发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例MCRCC肿瘤直径均〈4cm。镜下见肿瘤全部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间隔内透明细胞呈巢状分布,Fuhrman分级为Ⅰ~Ⅱ级,囊腔间隔内可见似平滑肌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标记:透明细胞CK(广谱)(+),CD68和Ki-67(-);间隔内梭形细胞SMA(+)。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随访2~26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MCRCC是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肿瘤预后良好,可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4cm的肿瘤,可以施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4.
沿海某地霍利斯弧菌伤口感染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对海洋资源越来越关注,因此有必要对海洋中优势菌的致病能力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感染模型,探讨沿海某地海水中霍利斯弧菌毒力的强弱,以及对伤口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检测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中的多项蛋白指标变化,分析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 min。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愈合过程中多种参与细胞增殖的指标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方法发现实验组在早期的伤口组织内凝血酶受体及核因子-κB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低,创后3~7 d的阳性肌纤维母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发现实验组伤口组织早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myc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低。结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的蛋白早期表达量较低,可能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细菌感染的特点。方法制作兔腹部开放伤动物感染实验模型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致伤后放海水浸泡20 min,对照组致伤后不浸泡。用手工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用微生物动态快速测定系统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全血白细胞数用显微镜计数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12 h后细菌数量显著增加,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中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血内毒素含量和白细胞数显著升高。结论动物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可导致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比单纯腹部开放伤动物感染机会增加,感染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伴有组织细胞样分化的心黏液瘤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伴有组织细胞样分化的心黏液瘤,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6岁。活动后呼吸困难伴心悸。超声发现右心房肿块。镜下肿瘤组织呈短条索状或实性巢样排列,大部分区域缺乏黏液样基质。肿瘤细胞呈组织细胞样,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空泡状,有明显小核仁,缺乏核分裂。免疫组化:瘤细胞vimentin和calretinin(+),SMA、actin(sarcomeric)和S-100灶状(+),desmin、myoglobin、HMB45、melan-A、CDla、CD21、CD23、CD35、F、CD68、CD117、CK(AE1/AE3)、CK5/6、EMA、mesothelial和WT-1(-)。结论伴有组织细胞样分化的心黏液瘤为一种特殊类型,与经典型心黏液瘤相比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需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肝素酶基因(heparanase, HPA)及可能靶向其表达的microRNAs(miRNAs)的表达水平。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根据miRNAs与HPA 3’非翻译区(3’-UTR)序列的结合情况,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可能靶向HPA的miRNAs,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这些miRN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HP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高,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可能结合于HPA的3’-UTR上,抑制其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都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低。结论 HPA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miR-18b、miR-137、miR-502和miR-299-3p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说明这些miRNAs可能靶向HPA从而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9.
兔烧伤合并海水浸泡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兔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的实验模型,观察实验动物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实验动物烧伤后随机分为单纯烧伤组(B组,n=6)和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组(B+I组,n=12)。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组烧伤后置于人工配制的海水中,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直至动物死亡。单纯烧伤组置于干燥处同时监测相同指标。结果 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组血液动力学指标紊乱明显重于单纯烧伤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烧伤组,平均存活时间为6.9h。有严重的体温过低。结论 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引起机体的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重于单纯烧伤组,表明海水浸泡使烧伤休克加重,导致实验动物存活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