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鞍上 脚间池肿瘤比较少见 ,手术切除比较困难。作者遇见 4例均经额下 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例中男性 3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5~ 56岁。其中颅咽管瘤 3例 ,脊索瘤 1例。 1例女性病人以停经、泌乳入院 ,3例男性病人均以视力障碍入院。 4例均行CT和MRI检查 ,肿瘤直径 3~ 7cm。CT扫描可见肿瘤为混合密度影 ,边界清楚 ,肿瘤自后床突向后生长 ,直达脚间池。MRI在 3例实体肿瘤可见混合信号 ,1例囊性肿瘤除混合信号外 ,瘤囊的T1为等信号 ,T2为高信号。MRI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和…  相似文献   
42.
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探索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优缺点,并与经翼点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相比较。方法:在眉上顺额部皮纹切开皮肤,长约6cm,达骨膜,切口内侧起于近中线处,外侧达额突外侧1cm,将骨膜向两侧推开,切开颞线后方肌肉1cm。在颞线后颞肌下钻孔1枚,铣刀锯开2.0cm×4.0cm包括眶缘在内的骨瓣。弧形剪开硬膜,手术显微镜下抬起额叶直达同侧视神经,撕开视神经两侧蛛网膜,缓慢放出脑脊液,脑组织塌陷良好后,根据动脉瘤的部位,解剖外侧裂根部,如显露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解剖外侧裂根部1~2cm;或沿大脑前动脉显露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经额下入路对78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实行显微手术,夹闭82个,包裹3个,其中7例在内镜协助下进行动脉瘤夹闭。结果:78例因多发性脑梗赛死亡1例,得到随访的69例(随访时间1~24个月),都健康生存。结论: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切口小,损伤轻,节省手术时间,术后保持容貌完整,是较为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锁孔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 方法 先经DSA确诊为后交通动脉瘤,然后行眉弓上锁孔开颅,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65例. 结果 65例全部夹闭,1例死亡.36例于术后3~6个月进行了随访(CTA、MRA或DSA),未见复发. 结论 锁孔手术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微创治疗技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恰当的选择适应证和显微外科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44.
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4h、48h、72h、1周及2周分别采取肱静脉血测血浆内皮素(ET)含量,检测观察组病人的血压。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1周分别行Glasgow昏迷评分(GCS)。治疗后72h、1周行腰椎穿刺术,检测颅内压力,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T含量和颅内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丹参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Neuroform支架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8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术中支架均顺利到位,放置满意.即刻造影完全栓塞88.9%,次全栓塞6.9%,不全栓塞4.2%.操作相关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9%和1.1%.临床随访87.7%患者预后满意(mRS 0~2分),术后无再出血发生.造影随访总体再通率8.7%.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迟发性并发症包括1例支架内狭窄和1例眼动脉闭塞.结论 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6.
目的动态观察并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的变化及同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升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条件为:伤后6h内入院;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确定无其他部位严重损伤、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重两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15例作为对照组,向患者组家属及对照人员详细解释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于入院第1、3、5、7、11、14天抽取患者组及对照组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用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追踪预后,按照患者预后不同情况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30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数量随病程的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白细胞及CD34+细胞计数越高,预后越差,白细胞升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愈差。外周血CD34+细胞在颅脑损伤后轻、重两组患者,各时间段逐步升高。重症患者自第3天与正常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明显高于轻症组患者,轻、重症两组间比较,在第7、11、14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在伤后迅速升高并逐步下降,同CD34+细胞变化未见正相关。结论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计数增高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结果预后越差,可以作为判断其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7.
病人,男,47岁。间断头痛头晕1个月。病程中无意识障碍,无抽搐。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头部CT及MRI见右额叶4cm×5cm×5cm大小占位性病变,右侧脑室及胼胝体受压变形,增强后呈环形不均匀强化。手术过程: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  相似文献   
48.
听神经瘤切除术,应当完全切除肿瘤,不过多损伤神经,以及保存面神经功能及部分听力。这与肿瘤的大小,肿瘤与面神经的联系以及手术者的经验有关。本文认为手术者有能力在不重伤神经并保存完好面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完整切除听神经瘤。指出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完好取决于面神经解剖与生理的完整。方法是在切除听神经瘤时采取对面神经进行肌电图监控。其作用原理是:以音频诱发的肌电图活动可提示切除听神经瘤时有否损伤面神经的信息,以避免术中对面神经有所损伤。作者们在20个月中,对18例听神经瘤患者(肿瘤大小为1cm~4.5cm)进行了迷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术中均以面神经肌电图监控。7例以Cadwell型5200A双导诱发潜在系统监控,  相似文献   
49.
105例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及合并出血后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105例病人根据脑动静脉畸形的分级、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大小及病人的状况等选择手术、栓塞或栓塞后手术等方法治疗。结果手术组60例,全切除55例,占92%;部分切除5例,占8%。血管内治疗40例,一次全部栓塞的15例,占37%;分次全部栓塞的18例,占45%;部分栓塞的7例,占18%。血管内治疗后手术5例,全切除3例,占60%;部分切除2例,占40%。治愈91例,治愈率为86%;好转6例,占6%;死亡8例,占8%。结论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手术救治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ES评分小于8分,均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挫灭脑组织清除、内减压、去骨瓣减压及相关专科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0例(50.0%);轻度残疾9例(22.5%);重度残疾6例(15.0%);植物生存2例(5.0%);死亡3例(7.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应争分夺秒,有手术指征的急诊手术尽可能地减少副损伤。术后观察、药物治疗及合并伤的治疗可以有助于降低二次脑损害的发生。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脑缺氧及脑水肿,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