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地氟醚预处理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其对多种炎症因子,肝脏氧自由基(reac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并探讨其产生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择择期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氟醚预处理组(干预组)和无地氟醚预处理组(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予静脉顺序诱导后气管插管,外科切皮前开始吸入地氟醚1.0MAC,持续30min后予洗脱10min,其后予异丙酚静脉维持麻醉。对照组予静脉顺序诱导后气管插管,整个手术过程仅由异丙酚静脉维持麻醉。2组患者均在进行肝部分切除时阻断肝门血流15~20min,然后再恢复肝血流。肝脏再灌注后1h获取对侧肝脏组织,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肝组织丙二醛水平。分别在诱导后切皮前、阻断肝门血流10min、恢复肝血流后20min、恢复肝血流后1h及术后第1、第3、第5天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谷氨酰转肽酶(-/一GT)水平。结果:2组患者术后第1、第3、第5天ALT、AsT、TB、cB及rGT水平均较术前呈上升趋势;经地氟醚干预后,干预组ALT、AST、TB、CB及rGT水平上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肝组织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肝切除手术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及炎症细胞对肝组织的浸润,并能减少肝ROS的生成,对肝脏的缺血再灌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术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肝癌行肝脏部分切除术Diprifusor TCI系统的执行情况。方法选择24例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种类的不同分为肝脏手术组(H组)和普通上腹部手术组(C组),每组12例。以芬太尼4μg/kg、TCI丙泊酚3μg/ml诱导,麻醉维持予丙泊酚TCI复合硬膜外阻滞。观察麻醉期间HR、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并抽取动脉血检测丙泊酚的血药浓度。采用执行误差(PE)中位数(MDPE)、PE绝对值中位数(MDAPE)、摆动度(wobble)评价Diprifusor TCI系统执行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期间的HR、MAP、BIS、AAI、PE、MDPE、MDAPE、wobb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ipri-fosor TCI系统总的PE、MDPE、MDAPE、wobble分别为15.43%、11.93%、17.89%、13.09%。结论丙泊酚Diprifusor TCI系统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乳酸林格液(LR)和6%羟乙基淀粉200/0.5(HES 200/0.5)对脓毒症犬进行液体复苏时对氧代谢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为液体选择提供依据。方法30只犬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行假手术后用乳酸林格液作为输注液体,LR组造脓毒症模型后用乳酸林格液作为复苏液体,HS组造脓毒症模型后用羟乙基淀粉200/0.5作为复苏液体。在脓毒症前、脓毒症后1、4、8 h测白蛋白逃离率(AER)、氧耗(VO2)、氧供(DO2)、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血浆容量(PV)、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结果LR、HS组MAP、CO、DO2、SvO2在脓毒症发生后4、8 h较同组基础值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但HS组较LR组高(P<0.05);LR组的VO2在脓毒症发生后8 h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和HS组VO2无明显变化;在脓毒症发生后4、8 h,对照组血浆容量(PV)明显升高,LR组明显降低(P<0.05),而HS组无明显变化;在脓毒症发生后4、8 h,LR、HS组AER较基础值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免缺氧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免28只,随机分为4组(n=7):对照组(C组)、缺氧组(H组)、七氟醚组(S组)和硬膜外复合七氟醚组(ES组)。ES组硬膜外导管首剂注入1%利多卡因3 mg/kg,此后每小时追加该剂量。麻醉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H组、S组和ES组吸入14%的氮氧混合气体,直至PaO2/FiO2<300,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建立,并于自主呼吸(T0),模型建立后15 min、30 min、1 h、2 h和3 h(T1-5)测PaO2。C组始终吸21%的氧气,并于相应时点测PaO2。于T0和T5时抽右颈动脉血5 mI,测血清IL-6、IL-8和IL-10浓度。结果 H组、S组和ES组在缺氧15 min后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H组T5时的IL-6和IL-8分别为(94.1 ± 15.1)和(59.5 ± 14.9)pg/mL,S组此时的IL-6和IL-8分别为(90.2 ± 17.3)和(53.9 ± 8.7)pg/mL,均较T0时显著升高(P<0.05)。两组T5时的IL-10分别为(24.9 ± 17.6)和(25.2 ± 4.9)pg/mL,较T0时显著降低(P<0.05)。ES组T5时的IL-6为(56.2 ± 19.9)pg/mL,显著低于H组和S组(P<0.05),较C组无显著差异(P>0.05),H组和S组该时点的IL-6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可抑制免缺氧性肺损伤时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与进口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进行对比性研究,评价国产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3例,对照组117例,术中输注研究药物或对照药物10 ml·kg-1·h-1,输注时间 2 h,期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与合并用药,比较术前和输注后血常规、血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尿常规指标变化;并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与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BP、HR、SpO2均能维持正常,BP和HR的变化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出入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应用血液制品人数与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注后两组Hct、Hb下降幅度一致,血K+、Na+略低于应用前,血Cl-高于应用前,血糖有升高,PT、APTT时间延长,TT时间略缩短.肝功能ALT、AST超过正常值1.5倍的两组各有4例.肾功能BUN、Cr研究组有11例,对照组7例高于正常.结论 国产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用于全麻下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容量治疗扩容效果安全可靠,与进口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为对照,验证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手术中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普外或骨科手术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以15 ml·kg-1·h-1的速度输注500 ml液体后行麻醉诱导,随后以10 ml·kg-1·h-1的速度维持前2 h,最后以8 ml·kg-1·h-1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术前测定受试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指标,术中监测输液前即刻、诱导前即刻、诱导后1 h、2 h……输液结束时即刻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动脉血气、血糖;在手术结束时同样测定受试者的血液实验室指标.结果 通过循环动态维持、尿量维持、血糖控制、血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维持5个方面做出综合评价,试验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9.5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评为安全和大致安全的受试者分别为200例和23例,所占比例分别为89.69%和10.31%.对照组中评为安全和大致安全的受试者分别为193例和1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1.47%和8.53%.两组在安全性分析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中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有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体外循环(CPB)诱发犬心、肺、脾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家犬10只,体重18~24妇,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地塞米松(D)组,每组5只。麻醉诱导前即刻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后建立CPB,测定CPB前、CPB 1h、CPB 2h、停CPB后30min、停CPB后2h时心、肺、脾、PBMC中TLR-4、TNF-α、热休克蛋白(HSP-70)mRNA表达及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浓度。结果CPB可诱发心、肺、脾及PBMC中TLR-4、HSP-70、TNF—α mRNA表达及血浆NO、MDA浓度增加;地塞米松预先给药可减弱CPB诱发的上述改变(脾除外)(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先给药可减弱CPB诱发犬的全身炎性反应,与下调TLR-4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地氟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A/R)损伤的内皮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及钙网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分为三组:A/R组(Ⅰ组)、地氟醚1.0 MAC预处理+A/R组(Ⅱ组)和空白对照组(Ⅲ组).应用Fluo-3/AM荧光探针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游离Ca~(2+)浓度和钙网蛋白水平.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和Ⅱ组细胞中游离Ca~(2+)浓度显著增高(P<0.01),但Ⅱ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细胞中游离Ca~(2+)负载有所增高,但钙网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 地氟醚预处理可通过降低细胞内的钙超载来减轻A/R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低流量七氟醚、异氟醚或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相同脑电双频指数下三种麻醉方法对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ASAI或II级,肝脏右叶部分切除病人,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异氟醚组(I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病人均复合硬膜外阻滞。三组病人分别吸入七氟醚、异氟醚或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维持BIS50±5。记录术前、术后第1、3、5天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指标。结果三组病人术后第1、3、5天肝脏酶显著增高,在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总胆红素术后第3天达高峰,白蛋白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术后第3天和第5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人均无肝功能衰竭。术后肾脏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进行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七氟醚、异氟醚或丙泊酚对肝脏术后肝功能改变无明显区别,术后肾脏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通过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对内毒素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CD11b 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吸入NO治疗ARDS的机制。方法 12条毕格犬静脉输注内毒素达ARDS后,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机械通气组(C组,n=6),机械通气 吸入NO组(NO组,n=6),NO吸入浓度分别为10、20、40、80 ppm,按顺序各吸入1 h后,降至10 ppm吸6 h。无菌条件下取肺组织,提取肺组织总RNA,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NF-α、IL-8、CD11b 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C组肺组织中的TNF-α、IL-8及CD11b mRNA表达水平高于NO组(P<0.05)。结论 NO抑制炎性反应可能是其对ARDS产生治疗作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